原创 长沙妹子15岁报名去新疆,四代人扎根,离家70年“湘”音未改
迪丽瓦拉
2025-09-21 23:03:10
0

湘疆绽芳华

八千湘女口述史专题报道

72年前,第一批大规模进疆的湖南女兵踏上了天山南北的广袤大地,她们经历了风雪的洗礼、战乱的困扰,一路跋涉,最终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开始了属于她们的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正是她们无私的奉献与坚守,打破了“屯垦戍边,一代而终”的历史局限,为新疆和祖国的边疆保卫做出了卓越贡献。她们的坚毅和奉献,让这片曾经险峻的边疆大地渐渐迎来了安宁与繁荣。

时光匆匆,岁月的流转让曾经青春年少的她们变得苍老,而她们的芳华依旧在新疆大地上闪烁不息。无论岁月如何更替,她们那颗忠诚祖国、扎根边疆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她们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用自己的坚守诠释了大爱情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湘水悠悠,湘女石与天山遥相呼应,而在那片远离家乡的新疆土地上,湘女们的情怀与梦想,早已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脉搏中,留下了浓浓的情意。

胡爱群口述

“我却‘湘’音未改”

文/陈晨

我是地道的长沙姑娘,家住在长沙市的解放路上。作为家中排行老三的孩子,我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家里有13个兄弟姐妹。每当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孩子们总是嬉闹打闹,父母忙碌着做饭,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小小的我。我依稀记得,1951年那年,我默默决定参军,成为“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一员。那时,年仅15岁,体重不符合标准,我便偷偷在口袋里塞入几块石头来增加重量,瞒过了体检。

就这样,我离开了长沙,踏上了通往新疆的漫长旅程。在西安,我们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新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训结束后,我们便在几辆大卡车上,开始了跋涉戈壁滩的旅程。32人挤上一辆车,几辆大卡车载着我们,经过艰难的跋涉,一路从西安驶往乌鲁木齐。期间,途经甘肃与新疆交界的星星峡时,突然遭遇土匪袭扰,队伍不得不紧急转移。长途跋涉一个月,身心疲惫,虽然食物匮乏,我们只能吃黑面馍馍勉强充饥。而我,晕车严重,感觉要将内脏都吐出来。

一路上,我们吃住都在车上,晚上只能相互依偎着休息。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我们从未放弃,依旧咬牙坚持。我的家乡长沙曾让我读过高小,而在部队,我接受了包括工业学校、公安学校、卫生学校等多方面的培训,逐渐成了队伍里的“全能人才”。从1952年参军开始,到1996年正式退休,我先后在新疆的多个岗位上工作过,做过报务员、绿化员、调度员,甚至在偏远地区担任过接生员。

1958年,我调往霍城县邮电局,随后又转至轮台县和托克逊县的运输站工作。那时的运输站承担了为过路司机和旅客提供吃、住、售票等一系列后勤保障任务,工作繁杂且艰巨。生活条件简陋,住的房子没有窗户,水质又苦又涩,但我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1960年冬天,我在轮台县的运输站经历了一次特别艰难的任务。当时,车站的煤炭储备几乎耗尽,而在寒风刺骨的冬季,若没有煤炭,后勤工作就无法继续。由于站长出差,大家都束手无策。于是,我带着一名男同志和车队的司机,冒着严寒去外地采购煤炭。在回程时,我们的车在戈壁滩上抛锚了。同行的两位男士焦急万分,眼见车辆无法启动,我便坚定地指示司机留在车上继续坚守,而自己带着另一个同志徒步寻找帮助。

在漫天风雪中,我们的双腿已经冻僵,棉裤也结了冰,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维吾尔族的村民家。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得以休息,天亮后又找到了修车的工程队,顺利解决了问题,成功将煤炭送回站里。那一夜的坚持与勇气,至今让我感慨万千。

在新疆的日子里,我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与我并肩工作了20年的祖培牙·胡加合买提是我在运输站的同事。刚开始工作时,她由于一时疏忽丢失了300元的公共汽车票,而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才18元。面对如此巨额的赔偿,她焦急得几乎要晕过去。我不忍心看到她如此痛苦,便安慰她:“不要急,我们一起想办法找。”经过一番努力,票终于找到了。事后,祖培牙感激地对我说:“这一件事,我会感动一辈子。”

在托克逊县,我还曾亲手帮助了3名少数民族产妇顺利接生了20多个婴儿。尤其有一位维吾尔族小朋友因为烧伤,我几乎毫不犹豫地将家庭里唯一的食用油都用来为他治疗。经过我细心的护理,小朋友的伤口渐渐愈合,至此我们成了亲如姐妹的邻居。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不求回报,只愿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正因为如此,我曾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表彰,作为“优秀职工”受到肯定。

即便退休后,我依然“退休不褪色”,依旧在新疆各族人民中撒播着民族团结的种子。2010年,我的老伴因病住院,在病房里我结识了一个来自艾丁湖乡的维吾尔族老人,了解到他的家庭困境后,我主动送去一些钱和食物,帮助他度过了难关。后来,我还为他找到了工作,这个老人的女儿也成了我的“女儿”,我们互相帮助,亲如一家。

如今,尽管年事已高,但我依然每天与我的维吾尔族邻居古丽孜热·阿不都力木提一起分享美食。她总说:“有好东西不和你一起吃,我就觉得没味道。”而她也会在每个节日到我家探望我,问候我。她在我心中,已经是亲人。

回望家乡,心潮澎湃

2021年6月,我回到了家乡长沙,看到这座昔日的古城已然焕然一新: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道路宽敞整洁,鲜花在路旁盛开。变化之大,让我都感到有些迷茫。然而,随着我回忆起从前每次回家只能通过长途火车跋涉五天五夜才能到达,想到现在可以坐飞机,四个小时便能抵达,内心不禁充满了自豪。

已在新疆生活了近70年的我,见证了四代人扎根这片热土。从未离开过的祖国边疆,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的四个子女中有六位党员,我也常告诫他们:“我走后,你们仍要为国家做贡献。”我的孙子们也一样,我要求他们继续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每一朵雪莲能够绽放在雪域高原,每一棵胡杨树能够扎根在荒漠戈壁,八千湘女也在祖国的边疆找到了自己的根。

在吐鲁番市,我特意去拜访了一位仍然健在的“八千湘女”,她就是胡爱群。虽然她身材不高,已年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
原创 若...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名言,是水镜先生随口对刘备说的一句话,却成了整个...
原创 梁... 南朝的南齐与梁朝是由同一家族建立的,这个家族就是南兰陵萧氏。南齐政权由萧道成在479年建立,后来,萧...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蜀地宝藏上新了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漫步在四川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与田...
原创 清... 导读: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清宫举行了道光帝继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两位美丽的十四岁少女成功...
一份至真至纯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
原创 古... 庞贝古城的妓院装饰着描绘色情和异国情调场景的壁画:但现实要残酷和平凡得多。托马斯·沙汉/维基共享资源...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
彭玉麟:中法战争的“操盘手”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中法战争图画 脚穿草鞋、手握钢刀的67岁老将冯子材。 同...
原创 清... 清朝末期,军阀割据,战火四起,这时候出现了一支崭新的武装力量——太平天国。最初,太平天国宣扬的口号是...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成就,赢得了“女版成吉思汗”的称号。她的传...
原创 美... 中国有句老话:“大水冲了龙王庙”,意思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社区的邻居们因...
原创 华... 在介绍龙脉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与龙脉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涉及秦始皇,还与龙脉的传说息息相关。...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位于溧阳市的鲍家遗址初露峥嵘,这处现存2...
原创 清... 咸丰皇帝去世后,朝政完全由慈禧掌控,他的儿子光绪和溥仪成了她的傀儡。鸦片战争后,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但...
原创 原... 宋朝一直以“弱”著称,尤其是南宋,它只控制了中国的半壁江山。然而,尽管面对蒙古这种横扫欧亚的强大力量...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之战...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孤立。就在这场围困将近尾声的夜里,知府李芾悄悄吩咐家人全体灌醉。他一言未发...
吉鸿昌:铁骨铮铮,恨不抗日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叫吉鸿昌。他的故事,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
原创 清... 标题:清朝一小官员,因为值夜班,被皇帝发现,连升几级到两广总督。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有一位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