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清时期吐蕃蒙古为何辉煌不在 因为坑公主坑活人的铠甲真心玩不起
迪丽瓦拉
2025-11-19 16:32:33
0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几次进攻北京城郊的战绩,但在八旗军的对抗下,蒙古军队屡屡失败,特别是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领导下,蒙军吃了不少亏,完全失去了成吉思汗时期的雄风。而吐蕃的战力更为薄弱,不仅被几千蒙古骑兵两度侵入西藏,而且还遭到了廓尔喀的欺凌,这样的战绩足以让松赞干布气愤得从坟墓里跳出来。蒙古人与吐蕃人这些令人羞愧的战绩与他们的武器装备密切相关,尤其是与那些坑蒙拐骗的铠甲息息相关。

铠甲在冷兵器时代的战斗中至关重要。一副优秀的铠甲能大大增强士兵的防御力,穿铠甲和不穿铠甲的战斗力差距非常大。在蒙古和吐蕃的鼎盛时期,他们并不缺乏铠甲。蒙古大军曾所向披靡,绝对不缺铠甲。不仅如此,蒙古人还会大量使用缴获的武器和铠甲,并把征服地区的工匠变成匠户,专门为他们生产武器和铠甲。当蒙古大军征战山西时,得到了许多出色的工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威父子。孙威曾献上以意大利制蹄筋翎根铠,成吉思汗亲自用弓箭射击都不能射穿。孙威的儿子孙亮还每年为忽必烈提供铠甲,有些铠甲能够承受七支箭而不穿透。元朝的铠甲专家三代同堂,几乎贯穿了整个元朝时期。蒙古人甚至在山西地区设立了多个铠甲生产机构,如丰州甲局、应州甲局等。元朝时期,蒙古可汗的统治范围涵盖了中亚、中东和东欧地区,当地的蒙古骑兵使用的铠甲和装备几乎遍布各地,披甲率达到60%以上,重骑兵的数量远远超过同期的欧洲。

吐蕃人也不甘落后,他们继承了中亚的锁子甲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制造出了人马俱甲,这种装备连唐朝的军队也为之艳羡。吐蕃的锁子甲非常精致,覆盖全身,仅留两只眼睛孔,非强弓利刃无法伤害。吐蕃还专门生产铠甲出口到中亚,这些铠甲在阿拉伯帝国也享有盛誉,甚至在阿拉伯史书中记载了吐蕃铠甲的强大防护能力。比如当苏禄的箭正中吐蕃铠甲的面部时,这一箭竟然没有造成伤害。

然而,到明清时期,蒙古人失去了中原的手工业基地,导致鞑靼人的装备开始大幅落后。最初,明朝时期的鞑靼人仍能依靠从中亚进口铠甲进行自我装备,但随着瓦剌人的崛起,这条供应链被彻底切断,鞑靼人的披甲比例明显低于瓦剌人,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瓦剌人屡次进攻中亚,取得过对察合台汗国的多次大胜,他们的骑兵普遍穿着全身札甲,内里是锁子甲和布面铁甲,部分重骑兵还配备了板甲构件,如板札腿甲、护臂甲和胫甲。瓦剌的战马也配有突厥风格的金属铠甲,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瓦剌骑兵的战斗力。

进入明清时期,蒙古部落的铠甲变得非常昂贵。在17世纪初,蒙古人中一顶头盔就相当于9头骆驼或其他牲畜,一对腕甲的价值相当于5头牲畜,而一副全套铠甲甚至可以换取90头牲畜。对于蒙古牧民来说,100头牲畜才是基本的生活保障,200头则代表着蒙古中产的标准。因此,购买一副铠甲意味着一个普通蒙古人要付出几乎一半的家产,就连准噶尔蒙古人也要九户人家才能凑够一副铠甲。而蒙古公主的嫁妆也能反映出铠甲的昂贵价值,迎娶一位蒙古公主需要150匹马和400只羊,这相当于两到三副铠甲的价值。

在明清时期,吐蕃的盔甲价格更加惊人,甚至是以人命来衡量的。西藏的传统叙事诗中提到,一件完整的札甲可以交换100个农奴,而即便是不完整的札甲,也能换取30个农奴。按照1951年西藏人口为115万的统计来看,即使把所有农奴都卖掉,西藏的贵族奴隶主也只能换取1万件完整的铠甲。进入近代后,这种以人命换武器的现象仍在继续。那时,西藏一个农奴的价值仅为4个银元,几百个农奴也换不来一挺机枪,西藏的武器装备已经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战斗民族,强大的战力源于人和武器的完美配合。如果连最基本的武器都没有了,那么所谓的战斗民族,也只能沦为“战五渣”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广泛认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为人称道,大...
原创 关... 云长的威名震慑华夏,孟起的名字则传遍关中。马超自有吕布的勇气,曾与“万人敌”张飞激战,势均力敌,难分...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 新华社香港11月18日电(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重磅特展“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18...
原创 项... 当你完成了一项任务,感到十分得意,甚至略带自豪地大喊“还有谁?”时,可能并不知道,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
原创 西... 西周初期,周武王、周公和周成王通过封建制度来稳定政权,给亲戚们分封土地,以此来防守和巩固周朝的统治。...
原创 关...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完全准确。虽然黄忠已经是年纪偏大,但依然体力充沛,表现出不输年轻人的英勇。然而,庞德...
原创 有...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满洲入关并建立大清王朝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明朝或许还会继续存在,历史上也就没有“...
原创 诸... 一部《三国演义》里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许多经典桥段也常成为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作为一个三国铁粉...
原创 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封建社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百姓...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年少时经历了流浪和困苦的生活。他对民间经济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即位后...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超一流猛将、一流猛将、二流武将、三流武将和不入...
原创 赵...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深夜,公元976年11月14日,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宋史》对赵匡胤的死...
原创 历...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因此常常被各方评价和...
原创 井... 相对于地方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组织上要更为规范一些。那个时候,共产党还...
原创 她...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任皇帝,虽然他只在位了24年,但他的名字和一段至今被传颂的爱情故事,依然让人...
原创 “... 公元前180年,西汉朝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刘邦的嫡系后代不再继承皇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庶长子刘恒。当...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