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地方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组织上要更为规范一些。那个时候,共产党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但已经有超过二十名共产党员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职务,而且这些党员大多被授予了少将以上的军衔。
其中,军衔最高的是朱德和刘伯承,他们都已经是军级官员,获得的军衔是“中将加上将衔”。所谓“中将加上将衔”,是延续了晚清和北洋政府的一个加衔制度。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指,虽然已经符合晋升上将的条件,但由于上将的名额有限,暂时无法晋升为上将,所以只能先授予“准上将”的称号,待名额空出时,再择优正式晋升。此期间,虽然并未正式成为上将,但可以佩戴上将军衔并享受上将待遇,相当于比中将高一个等级,可以看作是一种“准上将”的身份。
在国共分裂之前,共产党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枪杆子的力量,党内对于掌握军事权力的重视还不够。因此,在国民革命军中,共产党员的军事干部并不多,大部分的职务都是政治干部。即使是朱德和刘伯承这两个“准上将”,其中刘伯承实际上并未担任实际职务,而朱德在授衔时,仍然是军党代表兼代理政治部主任,而并非直接担任军事主官。
从中将到少将,除了叶挺,他是唯一一位真正掌握军权的师长,并被授予中将外,其它人几乎都属于政治干部。比如周恩来、李富春、林伯渠、刘伯坚等人,当时虽然已经担任了军级职务并被授予中将,但他们的职务多为党代表或政治部主任,实际上并未真正参与军事指挥。
到了大革命后期,由于当时共产党的领导层误认为政治工作可以完全代替军事工作,因此没有集中精力抓住军队的控制权,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此时,共产党终于认识到需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因此相继爆发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随后也成立了工农革命军,并最终正式定名为红军。随着这一转变,国民革命军中的大多数共产党员以及一些进步的军官放弃了原有的职位和军衔,彻底投身红色阵营。
红军在创建和发展的初期,主张摒弃旧军队中的所有不良制度和陋习,包括军衔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待遇。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的干部和普通战士都享受一样的待遇,吃同样的饭菜,穿同样的衣服,甚至有一次,红军没收了一个地主的鸡蛋,这些鸡蛋最后也由士兵委员会统一分配。朱德曾经为此写了一副对联:“白军中,将校尉薪饷各有不同;红军里,官兵伕待遇完全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