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任皇帝,虽然他只在位了24年,但他的名字和一段至今被传颂的爱情故事,依然让人们记忆深刻。提到顺治皇帝,大家往往会想起两个人,一个是董鄂妃,另一位则是他的生母——孝庄太后。董鄂妃的真实身份在历史上并未详细记载,关于她和顺治的爱情,也一直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下。而孝庄太后则经历了五朝,辅佐了三位皇帝,凭借她的智慧和能力,在清朝初建时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确保清朝政权的稳固,尤其是为了能够控制远方的局势,清朝政府采取了联姻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于是,年仅14岁的顺治皇帝就迎娶了太后的侄女,也就是他的表妹为皇后。然而,顺治并不是一个甘于接受别人安排的皇帝,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婚姻完全由他人决定。可是,尽管他心中不满,却没有任何实权来掌控自己的婚姻安排。因此,顺治对新迎娶的皇后没有太多的感情,反而频繁宠幸其他妃子,借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于是,后宫里开始流传着各种关于皇后使得皇帝与太后关系不和的传言。事实上,除了联姻的原因,这位皇后本身也并不讨喜,因为她日常生活奢侈且嫉妒心强。
顺治与太后之间的不和,并非空穴来风。顺治的两任皇后都来自蒙古,一个是表妹,另一个则是表侄女。而其他一些较为知名的妃子,也几乎都是蒙古人。更有意思的是,从顺治的子女情况来看,几乎所有有名有份的皇子、皇女,都出自一些地位较低的庶妃。只有董鄂妃所生的孩子才是地位较高的后宫子嗣,这或许反映出顺治对蒙古来的皇后冷淡,也可以理解为他对太后的某种无声抗议。
那么,这位被顺治皇帝用来对付太后的可怜妃子究竟是谁呢?她就是庶妃巴氏。巴氏在顺治14岁大婚的那年为皇帝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皇长子。巴氏原本是顺治身边的一名侍女,婚后才被封为庶妃(据说,巴氏应该是顺治皇帝的第一个女人,那个时候的大清皇子在婚前通常会有几个丫鬟侍奉,而成婚后则会将她们收进后宫,成为庶福晋,后来制度改进后称为庶妃)。为了报复太后,顺治经常召巴氏入宫侍寝。巴氏为皇帝生了第一个儿子后,接着又陆续生下了两个女儿。
按理说,既然巴氏得宠并为顺治生下了多个孩子,应该在后宫中颇受宠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令人奇怪的是,巴氏所生的孩子几乎都在十岁左右夭折,导致她根本无法通过子女来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而且,一般妃子在生育皇子或首次侍寝后,都会得到晋升或名分的提升,但巴氏却从未享有过这样的待遇。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皇宫并非充满温情,巴氏不过是顺治用来对抗太后的工具。满腔怒火的太后,很可能将责任归咎于巴氏身上,因此可以想象巴氏的命运有多么凄凉。作为为皇帝多次生育的女人,巴氏却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历史记载中,也仅是匆匆一笔带过,实在让人感到同情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