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赓曾反对百团大战,战史编写组要写彭总责任时,他大骂落井下石
迪丽瓦拉
2025-09-23 14:32:09
0

您可以点击关注,在下方留言分享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每一份支持都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创作出更具价值的内容。希望您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的努力得到您的认可。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主要目的是总结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并纠正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在此次会议期间,彭德怀因先前前往湖南湘潭等地进行视察,深知现实情况,心中满是忧虑。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在会上提出了对经济建设中一系列问题的批评和指责。彭德怀的意见锋利而直言不讳,显示出他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深切关注。

然而,彭德怀未能与毛主席面对面沟通,因此,他决定写信向毛主席表达自己对当前经济政策的担忧。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封信竟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彭德怀因此遭受严厉批判,并被解除所有职务,最终被迫赋闲在家。

进入六十年代,军委战史编写组开始整理百团大战的相关史料。为了准确了解当年战况,编写组工作人员逐一与参与战斗的战士和指挥员取得联系,其中就包括陈赓。值得注意的是,陈赓在百团大战之前明确表示反对参战,甚至有开国中将周希汉曾经提到过:“陈赓最初坚决反对发动百团大战,因为他认为这会耗尽我们最宝贵的力量。”因此,在第一阶段的战斗中,上级决定由周希汉临时指挥太岳部队。

尽管陈赓对百团大战持保留意见,但他依然坚决服从上级的命令,亲自率领部队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这正是他严格遵守纪律、始终执行命令的表现。战史编写组在采访陈赓时,专门提到他当年反对百团大战的事情,并试图诱导他说:“我们是否可以在史书中提到彭总在此事中的责任?”陈赓听后一愣,随即愤怒拍桌反驳:“你们这是落井下石,我要求你们做到实事求是!”

接着,陈赓详细回顾了当年的种种情况:“当时我确实是反对百团大战的,但不可否认,百团大战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升了抗战士气。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决策上仍有可改进之处,但不能因此就将所有责任都推到彭老总头上。”在经过一番严词教诲后,陈赓让采访组离开了。

那么,为什么陈赓当年反对百团大战?他与彭德怀之间因此是否疏远了呢?陈赓反对百团大战的立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当时敌我力量差距悬殊,发动百团大战会导致八路军的力量遭到巨大的消耗,甚至把积攒下来的力量一举挥霍掉。

最初,百团大战计划是进行破袭战,但很快局势发生了变化,战斗逐渐升级为严酷的阵地战,尤其在关家垴战斗中,双方损失惨重。随着战斗进入第二阶段,陈赓再次提出应该停止进攻,他甚至提出疑问:“如果这是最后的决战,那就该拼死一搏;如果不是,就不必继续。”然而,他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反而收到了继续作战的命令。就这样,陈赓带领386旅与日军展开了更加激烈的对抗。

其次,陈赓也深知,日本侵略者小心眼、报复心强,百团大战的发动必定会激怒日军,引发更为残酷的报复。他认为八路军善于游击战,机动性强,能够有效避免与敌军正面接触,但问题在于当地无辜百姓的安全。果然,日军在遭到初期损失后,迅速发起了“扫荡”行动,造成了极为惨痛的后果。日军除了继续迫害八路军,还对无辜民众展开了屠杀、抢掠、纵火等暴行,实施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

最终,百团大战的战斗,除了对敌军造成一定打击外,还让蒋介石坐收渔翁之利。由于他对这场战斗毫不干预,国民党军队的压力反而得以减轻。百团大战结束后,日军将更多的兵力调向八路军,这不仅消耗了我军的有生力量,也让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尽管陈赓在百团大战中曾明确表达反对,但百团大战无疑对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在我国抗日历史上,这一战无疑是一笔光辉的篇章。

那么,为什么百团大战仍然必须打下去呢?从国际局势来看,1940年4月到5月,德国在欧洲战场连连获胜,这使得日本加速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旨在为日后控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军对中国施加了强大压力,甚至切断了中国的外部援助,使得蒋介石政权在军事上陷入困境。

从国内情况来看,1939年冬,日军已经开始在正太铁路沿线构筑坚固防线,这使得八路军的通信联系受到严重威胁,并且为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铺平道路。同时,国民党对八路军展开的军事打压也使得我军处境愈发困难。面对这种局面,八路军决定联手破袭正太铁路,以打击日军的战略部署。

因此,百团大战的爆发显得尤为重要。从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1月24日,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对我军的封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尽管百团大战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从长远来看,极大地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军事实力,并为后续抗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当有人问陈赓是否应该将彭总的责任写进去时,陈赓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种做法,他坚持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反映历史。这不仅是对彭德怀的责任,也是对历史的真正尊重和敬畏。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个“关注”,成为我的铁粉,第一时间接收更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崇...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曾被外族侵占,有些朝代甚至连皇帝也被外族俘虏。这些历史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软...
著名清史专家冯佐哲病逝 冯佐哲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发布讣告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原清史研...
原创 杀...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发生在公元219年。故事讲述了东吴将领吕蒙带领军队...
原创 上... 上海街头,转角就是一家拉面店,招牌写着日文,服务员讲着日语,老板是地道的东京人。可这不是旅游区,而是...
原创 五... 五代十国:杨光远贪利噬人,契丹改元号大辽 杨光远益加专恣,随时上表,尚指斥宰辅不已。晋主见他跋扈恐...
串联简牍文化发展史 观众参观“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战国曾侯乙墓竹简。 本报记者 田豆...
原创 西... 陈敏(?—307年),字令通,庐江(治今安徽庐江)人,西晋官吏。陈敏少有才干,初以郡吏之职补任尚书仓...
原创 日... 近日,国际社会对历史文件的关注再度升温,1943年签署的《开罗宣言》成为焦点。该宣言以国际法形式明确...
135件(套)18至19世纪中... 原标题: 中国制造 欧洲风尚 135件(套)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亮相副中心 11月17日,“帆海...
原创 不... 高顺是个怎样的人呢?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吕布手下有一位名叫高顺的猛将。高顺不仅统领着...
原创 穿... 1. 《宰执天下》 作者: cuslaa 标签: 北宋、改革、权谋 字数: 约730万 故...
为什么有人说民国名人胡适是美帝... 胡适被有的人指为美帝国主义走狗,主要源于其政治立场、学术主张及关键历史事件中的表现。 一、政治立场:...
原创 蜀... 一、蜀汉五虎将中三个半成神 “蜀汉五虎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里,在正史中并没有这个专有的...
原创 成... 成吉思汗手下有四位杰出将领和四位忠诚的追随者,其中的四杰分别是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和赤老温(齐拉衮...
原创 清... 古人常说“高处不胜寒”,在历代王朝中,出生在皇家、衣食无忧的公主们,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过得幸福快乐...
隋文帝上午刚死,36岁太子杨广...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捅... 琉球旧案重提,日本吞并难掩 先说琉球,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直戳痛处,提起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这...
原创 明... 明朝不仅是最具骨气的王朝,也是最令人畏惧的王朝。如果没有明朝的存在,可能会对人类文明带来无法挽回的灾...
原创 司... 大家好,我是「历史解码者」!千年历史烟云,多少秘密被时光掩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历史...
原创 原...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羽人生中的最后一战——樊城之战。这场战役在三国时期非常著名,而且极为重要。对关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