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蜀汉五虎将中三个半成神
“蜀汉五虎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里,在正史中并没有这个专有的称呼。实际上,在《三国志》当中,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和赵云这五人是分别列传的,并没有统一归为“蜀汉五虎将”。不过,这个概念深入人心,大家对这五位将军的崇拜至今未曾减退,甚至有三个半的将领在死后被封为神明,或者在民间成为神祇。
其中,关羽无疑是最受崇拜的三国将领之一。他在死后地位不断提升,最终甚至挤掉了姜子牙,成为“武圣”,与孔子的“文圣”并列,享有很高的地位。更令人惊讶的是,关羽不仅被封为“武圣”,他还成为了民间的“财神”,有了取代正牌财神赵公明的趋势。
张飞虽与关羽同为蜀汉的著名将领,在生前也以“万人敌”自称,但他死后的待遇无法与关羽相比。虽然民间也祭祀张飞,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及关羽,仅限于阆中一带。更有趣的是,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张飞的地位被大幅提升,成为了能够巡回阴阳的神祇。
马超的成神之路则较为独特。作为蜀汉阵营中的一员,马超虽然官职较高,但始终缺乏实权和真正的影响力。他在蜀汉的地位和许靖差不多,属于那种高高在上但几乎没有实际作用的人物。然而,他在西凉时的英勇事迹为他带来了名声,因此死后被道教封为“马超元帅护羌神”。
至于赵云,他的“成神”之路并非因为历史上的重大功绩,而是源自民间对他的热爱。赵云一生无败绩,被称为“完美将军”,但他的影响力在蜀汉五虎将中最为特殊,因为他并未得到刘备的重用,且后期还被魏延超越。他的神格更多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属于半个成神的角色。
二、实力对比
相较于成神的三位将领,“先登勇士”黄忠则没有获得神位。黄忠在蜀汉中的功绩非常显赫,尤其是在定军山力斩夏侯渊,为刘备赢得汉中之战的胜利,这一战功足以与关羽、张飞等人相提并论。然而,黄忠由于加入蜀汉较晚,且年事已高,再加上关羽曾对他有所轻视,种种原因导致他成为了蜀汉五虎将中最为低调的存在,死后未能被封为神,也成为了唯一的例外。
也许读者会为黄忠感到遗憾,但其实三国时期,不仅仅有蜀汉,还有更为强大的曹魏。在曹魏阵营中,有一支被正史确认的精英部队——“五子良将”。相比于蜀汉五虎将,五子良将的历史地位更高,因为他们的成就和声誉被正史所记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五子良将死后竟然没有一位被封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三、三点原因导致五子良将无一封神
首先,刘备与曹操的背景差异。刘备是三国三雄主中最典型的草根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颠沛流离,经历了多次失败,这使得他的势力更具草根性。例如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都是草根出身。相比之下,曹操的势力则多来自于其家族背景,他的部队中有许多来自曹家和门阀士族的将领,如曹仁、曹洪、夏侯敦等。因此,曹魏的将领地位很难超越曹家和士族背景的成员。而刘备的阵营中,关羽和张飞等人虽出自草根,但他们的地位高于任何门阀士族成员,这也使得蜀汉五虎将的地位在历史上占据了上风。
其次,民间对于草根英雄的喜爱更为深厚。历史虽然是由英雄们推动的,但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是广大民众的力量。而老百姓常常更喜欢那些草根出身的英雄,因为他们能够代表普通百姓的心声。因此,蜀汉五虎将作为辅佐草根帝王刘备的武将,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而曹魏的“五子良将”则在曹丕称帝后,民间的影响力逐渐下滑,导致与蜀汉五虎将的差距越拉越大。
最后,蜀汉五虎将与五子良将之间的“带头大哥”之战也决定了两者的差距。在襄樊之战中,关羽与五子良将中的代表人物于禁交锋,最终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惨败,被俘。这场战斗的结果自然决定了蜀汉五虎将的胜利地位。而历史总是偏袒胜者,《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因此被捧上神坛。正因如此,五子良将的地位始终无法与蜀汉五虎将相提并论。
因此,五子良将虽有过硬的战绩,却因为历史和文化的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