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征途中毛主席病重,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张闻天请来一人
迪丽瓦拉
2025-09-23 16:04:41
0

在红军长征途中,有一次毛主席不幸高烧至41度,如果不及时服药治疗,生命将面临极大危险。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一位男子提着药箱赶到了主席身边。

经过数日的精心治疗,毛主席终于转危为安。那么,这位救命恩人究竟是谁呢?

他就是被誉为“红色华佗”的傅连暲医生。傅连暲不仅挽救过毛主席的生命,也为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等多位重要红军领导治愈过疾病。

“华佗”这样的大医者,在各个时代都有,而傅连暲正是红军时期的杰出代表。

1934年某一天,由于战局不利,我党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就在这时,毛主席重新被重用,党内派人去请他参加中央会议。

毕生无私为党奉献,是毛主席的坚定信念。他迅速与引路人一道赶往会议地点。

会上,毛主席详细分析了这次失利的原因,指出只有转移阵地才能解决困局。

虽然已确定转战方向,但具体路线如何选择,仍然是个难题。

当时环境极其恶劣,国民党军队紧追不舍,时不时还有敌机在头顶盘旋。

在这种危险环境下,毛主席毫不懈怠,下定决心制定一条安全的转移路线,确保全军安全。

那几天,主席忙得顾不上吃饭,时常一边吃一边工作,经常陷入沉思,忘了身边的饭菜。

有一次,中午警卫员送饭时发现,上午的饭菜竟然几乎未动。

虽吃得少,主席的精神却依旧饱满,干劲十足。

他一坐就是一整天,夜深人静时仍灯火通明,继续伏案工作。

因为开会那天淋着大雨,加上连续几日不吃不喝、熬夜劳累,主席的身体吃不消了,竟然发起了高烧。

体温一路飙升,直接烧到41度。

大家使尽各种方法,却始终无法帮主席退烧。

就在这时,有人想起了医生傅连暲,便赶紧通过电话请他过来救治。拨电话的正是地位同样显赫的张闻天。

听闻主席病重,傅连暲顾不上休息,连夜奔赴红军驻地。

到达后,傅连暲诊断出主席并非普通感冒发烧,而是感染了疟疾。

明确病因后,傅连暲立刻针对疟疾进行治疗。

傅医生始终守在毛主席床边,不眠不休地照料着他。

第一个夜晚过去后,主席的体温终于开始缓慢下降。

到了第四天早晨,傅连暲醒来时,看到主席已经在屋内做起了简单锻炼。

“主席,您没事了?”傅连暲满怀关切地问。

“基本没大碍了,多亏了傅医生您及时救治,不然我恐怕早已成了烈士。”毛主席半开玩笑地说道。

“您痊愈了就好,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您太客气了!”傅连暲谦逊地回应。

病情稍见好转后,主席依旧坚持高强度工作,傅连暲劝他一定要休息。

“不能停啊傅医生,现在我军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若松懈,整个军队可能覆没。”毛主席坚决说道。

傅连暲无奈,只得尊重主席的意愿。毕竟,他深知主席是个责任感极强的伟大战士,很难让他放下手头的工作。

为了确保主席的安全,防止疟疾复发,傅连暲决定暂时留在军中,直到主席完全康复后才返回医院。

除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傅连暲还为陈赓将军等人治病。

毕业后,傅连暲在长汀福音医院工作,后来更担任院长。

南昌起义后,起义军经过长汀等地,得知大军即将路过,傅连暲积极准备免费接收伤员。

当时共有三百多名伤员,其中就有陈赓将军。

在傅连暲和其他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伤员们恢复迅速。

此后多年,陈赓每逢新年都会专门向傅连暲致意,傅连暲生日时陈赓亦回礼。

若无傅医生帮助,大家恐怕只能拖着伤腿继续行军。

陈赓临终前嘱咐家人,每年新年必须替他向傅连暲祝贺。

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之间深厚的情谊,英雄之间相互敬重、相互扶持。

在为起义军治疗伤员期间,傅连暲开始接触并认同我党的先进思想。

后来,他曾与周恩来总理长谈,总理给他详细讲述了党的理念和革命道路,这是傅连暲第一次深入了解红色思想,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率领红军也曾到过长汀,傅连暲同样做好了接收伤员的准备。

随着与红军接触增多,傅连暲对党的感情越发深厚。

当时,天花在各地流行肆虐,傅连暲向朱德建议,为全军士兵接种疫苗。

朱德采纳了建议,整个红军都进行了疫苗接种。

当国民党军因天花病情严重而苦不堪言时,红军却安然无恙。

傅连暲逐渐开始秘密帮助党组织,利用看病机会获取国民党军官的秘密情报。

时机成熟时,他便将情报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党组织。

有一次,他冒着极大风险带来一箱军用地图和最新出版的报纸。

对于毛主席来说,报纸犹如精神粮食,缺少它甚至比缺粮食更难受。

长征开始后,傅连暲随红军一同跋涉,途中救治了大量伤员,保住了我党的重要骨干。

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毛主席提议傅连暲加入共产党,傅连暲欣然同意。

最终,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傅连暲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就这样,傅连暲陪伴党和红军一路走过艰难岁月,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

亲眼见证祖国站立起来的那一刻,傅连暲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激动和自豪。

1955年授衔时,傅连暲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我党唯一一位从未握枪的将军。

这位伟大的医生,卓越的将领——傅老前辈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2001年,谢尔格·贝利亚在其著作中揭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这一爆炸性内容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原创 宗... 宗庆后这个弟弟真不简单呀,感觉他比杜建英还要急,三番五次跳出来写小作文引导舆论,添加猛料。 远在美国...
原创 正... 瓦岗起义军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农民起义军之一。在隋朝末年,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瓦岗军逐渐崛起,成...
为什么每一个朝代都名将如云,唯... 在还未出现枪支弹药这些热武器的时候,冷兵器的战争是非常的残酷的,这个时候,一个合格的将领就会表现的非...
原创 清... 洪秀全堪称清末农民起义中最为强悍的一位领袖。在他和太平天国势力达到巅峰时,几乎能与清王朝平分秋色,力...
原创 苏... 苏联解体后,那个庞大的国家分裂成了多个独立国家,乌克兰便是其中之一。乌克兰掌握了一些高度机密的文件,...
原创 张... 在遥远的华夏大地上,流传着无数英雄豪杰的传说,其中有一段传奇始终激发着后人无尽的猜测和争论——那就是...
原创 东... 在那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那三国鼎立的局面。无论历史如何翻篇,那个充满纷争和智慧的时代...
原创 将... “朕不会杀你的,你留下就好。”秦始皇对身边一位重要将领如此保证。这话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深意呢?原来,...
原创 炊... 朱老总的一生简朴且充实。回望他的一生,无论在艰难的战时年代,还是在解放后的平静岁月,他总是与战士们一...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 在清代地方“省、府、县”三级行政系统的设置中,县作为基层行政单位,乃系皇权向基层民众延伸的最直接、最...
揭开“魔鬼”支队的隐秘罪行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162支队遗址。 □文/摄 本报记者 刘晓云 张雪地 近日,记者在林口县博物馆工...
原创 都... 前言 人们总爱说,每个成功男人身后,都站着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 这话搁刘邦身上,怕是只讲了冰山一角...
为什么安徽省会安庆会被合肥取代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六日,一道圣旨从北京紫禁城发出: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迁至安庆。自此,安庆...
数智海丝看泉州|百年侨乡古村落... 红砖古厝与南洋番仔楼在梧林村并肩而立,诉说着百年风雨与赤子归心。7月21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
“85后”刘寅任浙江大学历史学... 据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2日下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召开干部任免宣布会。浙江大学副校长...
人类社会中的“不把人当人”问题... 如何定义“人”?在哲学层面,对这个抽象问题的回答无疑可以列举众多理论和学说。当我们转向日常生活会发现...
原创 上... 上海的这座史诗建筑,曾经是公共租界工部局、民国上海市政府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经过近两个月的...
原创 五... 刘备在其鼎盛时期,拥有着三国最顶尖的文武力量。他同时拥有诸葛亮和法正这两位杰出的谋士,而在法正的辅佐...
原创 国... 很多人认为,胡适始终站在蒋介石一方,支持国民党,视其为“正统”,并对共产党持不以为然的态度。然而,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