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震撼战局的渡江战役。尽管解放军的渡江工具主要是简陋的木帆船,但士兵们士气高昂,个个精神焕发。在如此情况下,国民党防守坚固的长江防线瞬间土崩瓦解,解放军一举突破,顺利渡过长江,随即展开了迅猛的城市攻坚战,成功进军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很快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正当渡江战役全面展开的前一天,23军军长陶勇却因一时的激烈反应,犯下了不可忽视的错误。
事情的起因是在渡江前夕,我军发布了声明,明确告知所有外国军舰,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的军舰,必须在4月20日前离开长江水域,否则将视为敌对行为并进行炮击。然而,英国的紫石英号军舰似乎并不将我方的通告放在眼里,它肆意驶入了我方划定的禁区。
当我军发出警告后,紫石英号不仅无视警告,反而愣头愣脑地转动舰炮,向我方二十三军六十八师和六十九师的部队开火。由于我军并未做好相关防御准备,这次炮击造成了我方一名团长和超过200名官兵的伤亡。消息迅速传到了陶勇的耳中,陶勇心头怒火中烧,立刻下令炮火还击。局势一度变得复杂,因为这一行为可能引发国际争端,很多人提醒陶勇应向上级报告,并担心英国的报复会影响解放战争的大局。
陶勇在听到这些声音后,毫不犹豫地拍桌怒斥:“这是侵略,必须坚决反击!如果出事,我自愿承担后果!”他的决定果断而坚决。随即,我军炮火如雨点般轰向紫石英号。由于我军的炮火异常猛烈,紫石英号舰在短短时间内无法抵抗,舰员急忙求援,伴侣号舰赶来支援。没想到,伴侣号在面对我军的猛烈炮火时也被吓得仓皇而逃,紫石英号则因损毁严重最终搁浅。
然而,这并非结束。下午,英军再次派出伦敦号重巡洋舰和黑天鹅号护卫舰进入我方渡江区域,并再次无视我方警告。陶勇再度下令,我军火力再次覆盖,结果这两艘英舰也没能抵挡住猛烈的攻势,不得不匆忙撤离。
这次与英军舰交火的报告迅速传到了西柏坡的中央。那时,党中央正在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对此十分重视,立即召集周恩来总理商讨应对措施。陈毅司令员与政委此时面色凝重,担心陶勇的行为会引发中央的不满,尤其是先斩后奏的决策可能会让毛主席心生不满。
毛主席听到这些担忧后,突然走到陈毅面前,淡然一笑,开口说道:“既然他那么喜欢打军舰,那就让他去做海军吧。”这一句话立刻让在场的所有人松了口气,显然,毛主席是认可陶勇这次的果断反击的。
毛主席继续说道:“第一,打了英国军舰就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第二,陶勇的先斩后奏做得好,不能处罚,反而要表扬;第三,中央要重用陶勇,让他去海军一展身手。”毛主席的话不仅为陶勇的行为定调,也为日后的军事战略做了指引。
接着,毛主席交代周总理一定要密切关注英国国内的反应,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同时,他还指示起草一份正式声明,严厉谴责英国军舰的暴行,并对陶勇的果断反击表示充分肯定。
4月30日,毛主席亲自起草并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声明,严厉谴责英国紫石英号军舰在长江水域的侵略行为,并表示陶勇的反击是正义的行动,得到了充分肯定。与此同时,英国国内议会却因为这一事件掀起了轩然大波。议员们纷纷要求派遣航母进行报复性打击,但最终并未付诸实践。
随着时间的推移,1952年11月,陶勇从朝鲜战场凯旋归来,立即上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开启了他在海军领域的辉煌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