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死后,刘邦赐给萧何500卫兵,一瓜农上门提醒:你大难临头了
迪丽瓦拉
2025-09-23 20:06:56
0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名言指的就是韩信与萧何的复杂关系。韩信的升迁与最终的惨死,和萧何的角色密切相关。韩信从一名无名小卒,逐步成为大将军,但最终却在长乐宫丧命,而这背后的推手,正是萧何。

韩信死后,萧何的地位显著提升,刘邦甚至特意赐予他五百名卫兵作为护卫。一位年长的老者听闻此事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大难临头了。”这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这五百卫兵是用来防范萧何的刺客?

提到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段故事让人既感动又佩服。萧何仅仅与韩信交谈了两天,便意识到韩信的非凡才华,简直就像是慧眼识珠。韩信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有了萧何这个知己的支持。萧何的眼光和判断力,成就了韩信的辉煌,也让他成为了历史上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伯乐”。

如果从出生背景来看,韩信的命运堪称波澜壮阔。他刚刚登场时不过是一个贫困潦倒的青年,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这样一个贫困的青年,带着一把剑和大志,世人往往会觉得他不过是异想天开。然而,正是动荡不安的时代给了韩信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他也因此获得了实现伟大抱负的舞台。而他的知己萧何,正是他走上历史巅峰的关键。

令人惊讶的是,韩信从一个仅仅负责管粮的小官,迅速晋升为大将军。相比那些早早就跟随刘邦征战沙场的将领们,韩信似乎没有付出太多代价就达到了他们无法企及的位置。对于这些资深的将领们来说,韩信的快速升迁不仅仅是意外,更是让他们深感不满。因此,韩信必须通过自己的军事才能来证明自己,才能让这些不满者闭嘴。

韩信被誉为“兵仙”,刘邦的江山几乎一半的功劳都得归功于韩信的军事才能。他的指挥能力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但遗憾的是,韩信缺乏政治眼光。随着时间推移,韩信逐渐变得骄傲自大,甚至开始瞧不起许多人,包括刘邦和樊哙。

记得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当时韩信的地位略高于樊哙。樊哙见到他后,满怀敬意地说道:“大王光临寒舍,臣下万分感激。”话虽客气,韩信却心生轻蔑,拜访结束后,他冷笑着说:“我竟然和这种人同列一位侯。”那时韩信已经是淮阴侯,他看不起那些与自己同列的侯爵,甚至认为自己和樊哙这样的将领相提并论,简直是一种侮辱。

更让人吃惊的是,韩信甚至开始对刘邦产生轻视。有一次,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适合统帅多少兵马?”韩信冷笑着回答:“我认为最多也就十万。”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得意地说道:“那当然是越多越好。”他完全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认为自己无疑比刘邦强大得多。这时候,刘邦已经称帝,听到这样的回答,内心的怒火是可想而知的。

实际上,韩信的叛变也并非毫无准备,他非常聪明地将刘邦大军引向外地,准备趁机除掉吕后和刘邦的子嗣。然而,这个计划被吕后察觉后,立即找来了萧何商讨对策。萧何果断地站在了刘邦这一边,尽管他知道韩信曾是他的知己。最终,在萧何的引导下,韩信来到了长乐宫,并在那里走向了死路。

萧何在韩信死后高升,刘邦为此给予了他丰厚的赏赐,包括五百卫兵,这些卫兵看似是为了保护萧何的人身安全。然而,年长的邵平却在听到这一消息后,赶来警告萧何。他一脸凝重地问:“这些卫兵是做什么的?”萧何不禁感到疑惑,于是他询问邵平:“天下已定,敌人都在外面,为什么还需要卫兵保护?”邵平一语道破真相:“这是刘邦对你的监视,绝非保护。”

老者的话让萧何感到心头一紧,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成为刘邦眼中的威胁。尽管萧何目前的地位高涨,但刘邦的疑心始终存在。为了保命,萧何按照邵平的建议,迅速退回赏赐,并捐出一笔军费,以此表明自己对刘邦的忠诚。刘邦看到这一举动,心中稍有释然,暂时没有进一步行动,但他的警觉并未消失。

当刘邦出征时,他始终没有放下对萧何的戒心。尽管萧何为民所做的善举似乎表面上是济贫,但刘邦却将其视为威胁。他认为,作为一名大臣,萧何的行为已经偏离了自己的本分,开始暗中积累民心,这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布局。

在那个充满猜疑和权力斗争的时代,萧何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尽管他在民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皇帝的心思却是复杂且多变的。最终,萧何通过巧妙的手段将自己从皇帝的怀疑中解脱了出来,避免了被清除的命运。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萧何的聪明与谨慎是他能够在权力的风云中生存下来的关键。就像后来的汤和一样,能够与皇帝保持良好的关系,适时让步,最终才能够获得善终。而那些在权力中越走越远的大臣,最终往往难以善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末...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如流星般短暂却璀璨,他们的名字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刘春霖,这个名字...
《富锦杭州知青史》新书发行座谈... 近日,一场承载着深厚历史情感与时代记忆的新书发行座谈会在杭州举行。黑龙江省富锦市委代表团跨越千里,与...
原创 毒... 当赵高亲手将剧毒灌入秦二世胡亥喉咙的那一刻,整个咸阳宫似乎都屏住了呼吸。胡亥的挣扎与绝望终结于章台宫...
原创 明... 顺治七年,1650年,在这一年,明朝的降将定南王孔有德率领大军攻入了桂林,并且围困了靖江王府。此时的...
原创 历...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些事件以其神秘莫测和巧合之处深深震撼着后世人们的心灵。三次令人称奇的巧合,就如...
原创 周... 多数人对于分封制的理解,往往认为秦始皇以后,分封制就没了。古代史官也认为,秦以后,“封建变郡县”(这...
原创 刘... 前言 史书的长卷中,总有那么几页,墨迹仿佛都浸透了天意,字里行间跳动着凡人无法理解的脉搏。 刘秀,...
原创 嫡... 在清朝宫廷那幽深壮丽的深宫大院中,一场围绕权力与地位的无声较量悄然展开。紫禁城,这座既庄严又神秘的皇...
原创 解...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争夺这场胜利的成果,毫不犹豫地调转枪口,向我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最终酿成了同...
原创 北...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
原创 袁... 将时间追溯到明朝末期,那个时期的大明帝国正面临着多重危机。除了来自努尔哈赤的威胁,西方列强也逐渐把目...
原创 西... 在评选西晋时期的十大名将时,我们应当综合考量他们的军事才能、实际战功、战略影响以及对西晋统一及稳定的...
埃及曾是阿拉伯世界的大哥,为何... 阿拉伯世界由22个阿拉伯人占绝对主体、通用阿拉伯语的国家组成,生活着超过4亿阿拉伯人。 但这22个阿...
这场历史名人讲座 用图片解码“... 7月19日,由成都规划馆主办的“成都规划馆·说”专题讲坛第31期《图解成都历史名人系列讲座》第三讲《...
原创 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您能持续接收到此类文章的推送,同时也能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
原创 戈... (一) 若想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历代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史,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地理概念你必须掌握,那...
原创 他... 在1948年,随着对廖耀湘兵团的围歼任务圆满完成,第二纵队接到了命令,立刻投入沈阳的战斗。尽管部队在...
原创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为净化革命队伍、打击腐败资本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波澜壮阔的“三反五反”运动。...
原创 黄... 在后来的历史评价中,提到的“五虎上将”总是让人印象深刻。这五位将领中,有一些是名声显赫的英雄人物,而...
原创 朱... 纳哈出的命运与忠诚 纳哈出,这位曾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的英雄,在被明军俘虏之后,原本注定要迎来一个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