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民族关系思想,是在吸取前代经验教训基础上,在几十年的执政和处理民族关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丰富起来的。要了解其思想,我们就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唐末藩镇割据以来,分裂的局面长达三四百年之久;长年的战争和动乱使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痛苦不堪。饱经战乱的各族人民都热切期盼着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局面,期盼着一个统一的强盛国家。
蒙古蒙元政权虽说统一中国,但是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除了蒙古人,其他民族的穷苦百姓生活潦倒,备受压迫。最终激起民愤,被朱元璋为首的农民大起义所推翻,退居漠北。这个时候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必然成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明成祖的民族关系思想中的“华夷一家”、“控四夷制天下”正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另一方面,尽管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在各个时期都存在着,民族间的隔阂与差异也一刻没有消失,但是这并没有阻断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尽管各个民族政权在政治上分立不统一,但在经济文化上却始终相依相存、脉络相通,这是元朝也是其他任何朝代能够实现统一的基础。因而,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和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朱棣是一个有远见的杰出帝王,对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趋势,他能够很好地洞察。如果说朱元璋的功劳在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蒙元的残暴统治,那么朱棣的重点则在于“控四夷制天下”。
朱棣少年时,就“之藩北平”,长期的军旅生涯使朱棣产生了“华夷一家”和“控四夷制天下”的思想,这既与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相符合,也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
思想是行动的源泉,同时思想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得到贯彻,朱棣正是在这样的民族关系思想指导下,完成了统一。
首先,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和纷争,并为元代以后的历史发展和统一主流奠定了基础;
第二,明朝的统一推翻了残暴的蒙古族贵族统治,促进了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明朝的统一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第四,明朝的统一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交通。所以,明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朱棣“控四夷制天下”和“华夷一家”的思想符合了时代的需要,值得充分肯定。
同样,朱棣“以夷制夷,恩威并施”的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两点思想更多地是朱棣在执政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虽然朱棣“以夷制夷”的思想在贯彻中有利用各民族上层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而“恩威并施”的思想和实践,更多地也是为了安抚各族民众以便于更好地统治,但是两者基本上都符合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于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面对国内众多的民族和复杂的民族关系,朱棣能够重视边疆地区的不同民族、以及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在“以夷制夷”思想的指导下,继承和发展了土官制度和土司制度。
朱棣即位后,做了很多实际的事情来缓解当时的社会和民族矛盾,它们构成了“恩威并用”思想中“恩”的主要方面,这对于久经战乱后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另外,朱棣“恩威并施”的思想对周边国家的历史进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朱棣在位二十多年间,曾多次与周边国家发生过战争关系,服从明朝领导的国家就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环境,否则换来的就是明朝朝军队的征伐。
总而言之,朱棣对于民族关系的认识和看法中,大部分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它们基本上符合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趋势,而且对之后的历代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也产生了较多的积极影响。
而个人和时代的局限性,又决定了他民族关系思想中,不可避免地会包含一些消极的内容,虽然相对于整体来说是次要方面,但它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个清醒和客观的认识。明朝在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二百八十六年,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却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能够不断向前发展,除了历史自身的规律以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后人能够不断总结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然后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新的历史。
最有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的时代距今已经很久,但他民族关系思想中的积极内容,对当代我们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仍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