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难解之谜——郑和究竟有没有下过西洋?
迪丽瓦拉
2025-09-24 06:02:46
0

如果说元朝的最难解之谜在“马可波罗有无到过中国”,那明朝就是郑和下西洋。因为他差一步就实现“地理大发现”了,结果却什么都没捞着,甚至一点正向意义都难看到。这就有点像我们今天,本来下一秒就可以接通外星文明电话了,却由于耐心不够,主动挂了电话。

生活没有“假如”,但历史最有趣之处正在这个“假如”。按当代历史学界的共识,当年郑和是完全有环球远游能力的,他的船队那强悍无匹的远洋能力,也完全可以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甚至直抵太平洋,因为日后的哥伦布与麦哲伦他们的船只实在要落后很多。包括航海的大量技术疑难,郑和队伍都能巧妙解决。比如直到近100年后,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海队都对远航中长期缺乏新鲜蔬菜而导致的败血症束手无策,郑和队伍就没有这个问题,据传是郑和船队在船上自己生产豆芽从而规避了,不知是否真实。但不管怎么样,郑和船队的畅行无阻,都在说明他们的硬件、技术以及经验,包括导航、调度、维修、补给、医疗等等都毫无问题。

至今有问题的,还是郑和为何下西洋。史学界一直以来的说法,说是朱棣为了追查朱允炆下落,可以从此彻底睡安稳觉,非要找到朱允炆不可,总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是比较认同的。实际上,朱允炆下落不明后,朱棣就是“上穷黄泉下碧落”下令搜寻的,明的暗的手段都用遍,只是全无结果。在西南深山寻觅无果后,他瞄准东南海外也有道理。因为当初支持朱允炆的主力,正是江浙人,这一片熟悉大海的人也多,朱允炆若见势不妙,与人逃匿到海上也很符合逻辑。再加上,彼时的东南沿海,海盗问题已经很严重,更有方国珍张士诚旧部都盘踞其中,朱允炆若真要谋求东山再起,往这个方向奔逃也最合情理。所以,朱棣要委派最信任的亲信郑和南下,以“宣扬国威”的幌子行搜捕朱允炆之实。

如果不是从这个理由去思考,是无法理解朱棣何以要费尽代价去做这个事的。实际上,郑和几次下西洋的成本,对于大明王朝来说,都不仅不算低,还很是不堪重负。按沪上史学家程念祺先生说法,明朝建国之初,财政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据有人粗略统计,郑和七次航行总花费约600万两,约等于国库年收入的两倍,而累计赏赐支出更是高达3000万两,天文数字。朱棣登基前后,刚休养生息都没多少年,接着靖难之役又打了四年,而后又要迁都营造北京城,又要开通南北运河,几个大工程同时行进,差不多都要掏空国库家底了。所以彼时尚是太子的朱高炽有一年从南京回北京,一进入北方地界时,就发现饥民遍野,老百姓几乎家家锅底朝天,日子过得非常惨。江南被搜刮的尤其厉害,赋税都极其重,导致连最富庶的苏州都一度欠赋百万石。郑和他们出去,单单白银就带出了700多万两,导致朱棣在任时,朝廷都发不出工资了,曾不得已愣是用胡椒之类抵官员俸禄。

靠这些数据,我们由此可大体推测到,朱棣是在举全国之力,让郑和下西洋的。如果不是出于搜查朱允炆这种干系大位的最高等级目的,纯粹就是耍威风要面子找玩好,那是说不通的。朱棣本人并没有这么憨。而这也才能解释,为何郑和眼睛还没闭呢,官方就要急着将所有航海档案销毁。也正因为郑和船队的真实目的,只是找人,顺带着联络下“绝域殊方”诸国的感情,再趁机快递一些奇珍异宝回去给老爷们玩玩,他们对于什么“地理大发现”,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也注定不可能有任何突破了。最可惜最遗憾的后果,就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正式分野,以及国力诸端的差距,从这里拉开。借助大航海,洋人从此看到了世界,野心勃勃锐不可挡,而中国人的眼光却越来越狭窄,对外界越来越忽视,此后差不多就与大海绝缘了。本来是多么值得惊喜的“偶然”,不止是不进则退彻底落空了,还让对手先发制人抢先一步,反过来受制约受压迫,如此历史去哪说理去?

正是目的上的差异,郑和下西洋,本可以在真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地理大发现”中占尽先机的,就差临门一脚了,可就是没能踢破那一块薄薄幕布。最终结果呢,居然除了劳民伤财之外,几乎毫无所获,委实让后世的人们不知道说啥好了。我本人,对所谓“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评价很低的。

往期热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自古以来,凡是有政权的地方,就会有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的规模大小都无数,...
原创 俄... 近日,有观点重提历史文件《开罗宣言》,引发各界对地区局势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该宣言作为二战期间的重要国...
原创 老... 一组三四十年代苏联集体农庄老照片,农民的脸上满是幸福。无疑这是一组集体农庄的宣传照。 集体农庄,是苏...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许多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而在这段历史中,三国时期...
京都的宋元佛画展,其实可以说更... 之所以十月又计划去京都,主要原因是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宋元佛画——东渡日本的诸佛》,而且我特意选在了换...
原创 光... 光绪皇帝的死亡原因一直以来都引起了历史学者的广泛讨论,特别是关于他是否被慈禧太后毒死的问题。光绪皇帝...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其中各方谋士所展现的智慧与计谋,常常让人拍案叫绝...
原创 为... 从古至今,人们对《三国演义》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对于其中武将的排名问题,更是千百年来争论不断。三...
原创 清... 1912年,清朝的衰败已经无法逆转,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走向了历史的终点。然而,随着这个大帝国的灭亡,...
从首相妄言看日本侵略历史:叫嚣... 日本首相近期在国会妄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番嚣张言论背后,折射出一个历史顽疾:日本为何在历史...
原创 三... 看完了三国,经历了刀光剑影,从三分天下到一统晋朝,这段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的英雄人物,而其中魏、蜀...
新手友好到爆!这款三国SLG你... 各位SLG老哥们,在玩SLG游戏的过程中,相信大家都遇到过不少问题,比如新手期一脸懵圈,不知道该干啥...
原创 成... 《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这样评价成吉思汗:“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并不是因为兵力众多,...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刘备以仁义和爱才著称,但最终他只能在蜀汉称帝,未能实现全国的统一。即便后来诸葛亮、姜维继续...
原创 李...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标志着大明王朝的灭亡,改朝换代的时刻已经到来。然而,李自成并没有在北京停留太久,他...
原创 亚... 亚历山大原本是马其顿这个欧洲小国的国王,却通过一系列壮丽的征战,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他征服...
原创 曹... 司马懿的威名备受崇敬,尤其是他与诸葛亮的对抗,使他声名远扬。其实,司马懿不仅具有出色的智慧,还有深厚...
原创 鸿... 鸿门宴是刘邦一生中最危险的一次经历,差点丧命。如果不是项伯的全力保护,项庄的剑很可能会刺穿刘邦的胸膛...
原创 把... 唐朝最出色的皇帝当属李世民,他在位时带领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然而,李世民的登基过程却常常被视为一段污...
原创 古...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虽然在近代中国曾落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