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的毙鹰事件,比《雍正王朝》里的更阴险,但这不是真相
迪丽瓦拉
2024-11-14 22:29:29
0

原标题:《清实录》的毙鹰事件,比《雍正王朝》里的更阴险,但这不是真相

《雍正王朝》里的“毙鹰事件”,是老八胤禩(祀)死鹰换陨石坑弟的阴谋诡计。

历史上,记载的“毙鹰事件”,却不是精明的老八害人,而是高人害老八,这一事件把八贤王打成了万劫不复。在此基础上,我细究事件真相,高人的骚操作,让人忍不住大呼精彩!

真相里的“毙鹰事件”,经过我对文献的梳理、分析和研究,才得出“毙鹰事件“原来就是个“莫须有”!

第一、《雍正王朝》里的“毙鹰事件”,康熙对老八很无奈。

在《雍正王朝》19集19分19秒,康熙皇帝过68大寿,他刚收下由胤禛转呈胤祥多年用血写成的《孝经》,坏坏的八阿哥就献礼了。然后,镜头一闪,精彩部分出现。老十四大将军王出征在外,鄂伦岱代表他献礼。康熙充满期待,也充满欣慰,明知故问地问:“是你们大将军王送来的寿礼?”得到肯定答复,康熙皇帝很好奇,问是什么宝贝。鄂伦岱表示,这是一块神奇的流星天石,上面有与生俱来的寿字。他还转述大将军对这块奇石寓意的说明,这是对皇帝增福增寿的吉兆,是天上特意的安排。

文武大臣、后宫嫔妃交头称赞,纷纷称奇。既然是上天的赏赐,上天的贺喜,康熙决定亲自接受礼物。康熙让大太监李德全打开礼物宝箱,在场官员、嫔妃、未来的乾隆皇帝等翘首以盼。只见老十对着老九诡异一笑,很阴险的那种。李德全一打开,顿时吓住了,我去,一只死鹰,慌忙盖上。

康熙问其故,大太监惊慌失措,尴尬地说,一块石头,有啥看头。康熙知道他撒谎了,连声呵斥打开,大家也议论纷纷,李德全呆住了,康熙烦躁地一掀,猛地一盖,礼物宝盒落地摔坏,怒目圆睁的死鹰甩出。嫔妃们惊吓喊出声,大家惊呼死鹰,议论纷纷!

康熙的这个生日,允祥的礼物带血,让康熙又心疼又别扭,但毕竟是孩子难得的孝心。到了十四阿哥的那里,就从带血的字变成了死鹰。这老人过大寿最忌讳死啊什么的!更何况向前还不断渲染增福增寿,上天安排,一下出了个死鹰,前后落差增大,在众目睽睽之下,康熙的老脸丢尽了,而且这分明就是诅咒他该死了。

我们知道清朝是满人的天下,他们的老家就在东北那个屯,那里老鹰比较多,他们称之为海东青。海东青是他们的图腾,他们的圣物,这就相当于汉人看到龙一样的感觉。在70大寿上送一只死老鹰,不仅侮辱极强,伤害也很大。主要是古人迷信,特别信这个。

在骚乱中,老八眼语并频繁肘语了一下老十,老十立即喊图里琛抓人,并喊来隆科多,现场警戒,听凭皇帝发落。康熙则说乱不了,乱不了。鄂伦岱大呼冤枉,康熙要放了他,老九老十喊着这是谋逆。康熙直接怼回去,有罪的,没罪的,天知道,我也知道。康熙悲伤地走了几步就晕了过去,众人就喊来了太医。

康熙对此事的处理,不再设立太子,把嚷着立太子的王掞(shan)撵回老家。把老四雍亲王、老八廉亲王祀、张廷玉、马齐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不力,老四、老八停职,革去张廷玉、马齐的大学士职衔,暂留上书房行走。康熙的处理结果,真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事儿明明都怪十四阿哥,为什么不说老十四的事呢?

邬思道分析到,死鹰的事是个大事,这么大的事不查,说明他心中理想的接班人不是老八也不是老十四。雍正问为什么?邬思道给出的结论是,如果说老十四的事,胤祯手握重兵,他会回来清君侧的,老八不会束手被擒,会造成大乱的。

再说康熙也知道,这死鹰就是老八搞得鬼,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说老八的事呢?说老八的事,老八装可怜,礼物又是老十四的,老九、老十吹风点火,纠结党羽,康熙贸然出击,担心连第二个李渊都做不了,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赵匡胤。

乱对老八有利,稳对老四有利,老十四在外则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呢!隆科多看到老四、老八找自己,请教他六叔佟国维,佟国维让他听皇帝的。在皇帝的支持下,隆科多支持老四,老四又紧紧联合老十三,最终胤禛得胜。

第二、历史上的,康熙碾压老八嫌疑最大。

《步步惊心》里的“毙鹰事件”更接近历史记载,老八被人玩了,我们一起看看历史文献对“毙鹰事件”记载吧。

上巡幸塞外。命皇十子多罗敦郡王允、皇十二子固山贝子允祹、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皇十七子允礼随驾。是日,自畅春园启行。驻跸南苑。

谕诸皇子胤禩因伊母二周年往祭。事毕、理应趋赴行在。乃胤禩于朕驻跸遥亭之次日。以将毙鹰二架、遣太监一名、亲随人一名、来请朕安。言伊在汤泉等候回京。

——《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二百六十一》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廿六日,康熙皇帝带着老十罗敦郡王胤,老十二固山贝子胤祹,十五阿哥允禑、十六阿哥允禄、十七阿哥允礼等王公大臣,陪着康熙爷搞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康熙本来也是叫老八去的,可老八却请了个假。原来,康熙爷组团旅游时,正赶上胤祀老妈的忌日,胤祀只能先祭祀了。老八很会来事,为了表示没能陪着老八一起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地派手下给皇帝爸爸送了一份礼物,表示歉意。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份礼物把八阿哥变成了BUG,进入了他的噩梦之旅。康熙爷逍遥自在地在跸遥亭看着江山如此多娇,却有人禀报,八阿哥给他送礼了。康熙皇帝很开心,这老八就是懂事,老八得太监,接过老八亲随的礼物,递给了李德全。康熙示意李德全打开,当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时,立即盖住并跪下!老八的太监、亲随也慌忙跪下。康熙皇帝再次打开后,一看是死鹰,而且还是两只。一把就摔到地上,立即召开家庭会议。

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自此朕与允禩、父子之恩绝矣”……二阿哥悖逆、屡失人心。允禩则屡结人心。此人之险、实百倍于二阿哥也”——《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二百六十一》

康熙爷当着众皇子的面,咆哮地辱骂八阿哥,说老八是辛者库的下贱女人生的,从小就野心大还阴险。被一个装神弄鬼的神汉张明德忽悠,妄图夺嫡,企图谋害二阿哥,这事谁不知道?从今天开始,我跟老八断绝父子关系。二阿哥胤礽是真小人的作恶,这老八却伪君子的作恶,一百个胤礽都不如他阴险毒恶。康熙这么重的恶评,老八必定永无翻身的机会了。自然而言,老八得太监、亲随雅齐布也被处死了。

老八就这样彻底黄了,这谁干的呢?本着谁最受益谁最有嫌疑的原则,老四的嫌疑最大,老二、老三、老十四都有嫌疑。我为你分析分析:

老二胤礽没机会,因为1714年十一月份,他被囚禁了,虽然其党羽不敢,但他们也不敢招惹老八。

老三胤祉没时间,这年的十一月份,他和他的团队,正在玩命地完成康熙交办的任务——交付《律历渊源》一书。

十四阿哥没有必要,胤祯是老八的人,是老八的铁杆们,他不可能对老八捅刀子。他的亲哥哥老四胤禛继承皇位后,他还不服,还是老八一句话胤祯才下跪称臣了。在他眼里老八才是他的哥哥,他也最服老八。

老四胤禛可能性不大,老四虽然野心很大,但他非常低调,他不可能对老八搞这么大的动作的。胤禛比胤祉都低调,在废太子过程中,胤祉还举报胤褆对太子不够好,可胤禛跟没事人一样。

既然都没可能,那就可能是康熙爷自编自导的大戏了。这种说法看起来非常有道理。在九王夺嫡的过程中,表现最为积极,势力最强的不是胤禛而是老八胤祀。皇子里有三人支持他,分别是老九、老十、老十四;大臣里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甚至连佟国维、马齐都强烈拥戴他;老八人缘非常好,朝中更是有很多人支持他。

当初,康熙爷最爱的皇子,皇太子胤礽权力有点过剩时,康熙就非常不满,硬是把他给废了,而且还废了两次。而老八势头更胜过胤礽数倍,这就更让康熙被动和生气,康熙除了打压老八外,不排除用这样的死鹰事件,让老八永远不能翻身。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并非是真相,真相就是这些胤禛搞得鬼,而且还是莫须有,也可以叫无中生有。

第三、我所分析的“死鹰事件”真相。

我认为死鹰事件真相就是压根没有的事,它是用来抹黑老八的工具。

文献里记载的人物、时间、地点矛盾地方太多了。就是雍正年间的文献,就存在了时间矛盾。康熙五十三年发生的毙鹰事件是良妃三周年而不是两周年,良妃可是康熙五十年去世的。《清圣祖实录》说老八是在康熙爷去热河的途中,在遥亭送了两只老鹰。而《雍正汉文上谕》说的是从热河回来送的。

“康熙五十三年皇考自热河回銮驻跸遥亭,胤禩遣人以将毙二鹰上进皇考”——《雍正汉文上谕》这事老四根本就没有随驾,康熙又怎么下谕所有皇子开家庭会议——老八批斗会呢?更有趣的是老八根本就不知道。并且把老八骂的啥都不是,说老八的老妈“下贱女人”,说老八“心高阴险”,“此人(老八)之险、实百倍于二阿哥也”翻老账说他“觅人谋杀二阿哥”,说废老二时,老八“以贝勒、存此越分之想、探试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要与老八“恩绝父子”。而实际情况却很震惊,是在雍正四年时,由三五七阿哥参奏老八的。兹大臣等(即马齐和鄂伦岱二个)参奏允禩一摺。曾与诚亲王、恒亲王、淳亲王(三五七)阅看。——《清世宗实录》卷之十八

问题是三五七当时也没有随行,康熙就是当时下旨开家庭会,他们也不知道啊!马齐和鄂伦岱告发老八,还要三五七过目,就是看着“回忆录”有常识错误吗?

靠“回忆”实际是加工甚至无中生有难免漏洞很多。既然开批斗会,被批斗的人怎么没到场?没有随行的阿哥怎么没到场?马齐等人参奏老八时,为什么不让随行的老十胤,老十二胤祹,十五阿哥允禑、十六阿哥允禄、十七阿哥允礼全部作证。道理很简单,老十是见证人,而且还是老八死党,他才不会做伪证的。

老八在康熙朝深孚众望,遭到康熙的“妒忌”,到雍正朝这种“嫉妒”就变成了“憎恶”,除了严厉打击外就是抹黑了。他借着康熙之口,连老八他母亲都给骂了,就知道雍正有多么允祀。说到时,“死鹰事件”我认为就是认为制造出恶心老八的事件,通过想象加工全面抹黑和打击老八,为进一步惩处和逼死老八做舆论准备。

#文史知千年#的话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汉字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又是世界上使用人数、传播范围最广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 最早是古...
原创 中... 文/玉箫苒 编辑/玉箫苒 前言 俄乌之间的冲突已经过去十几个月了,俄罗斯是否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 这...
原创 全... 随着二战的过去,世界各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国家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于是世界上发生大规模战...
原创 民... 民国名媛何其多,但有一个名媛则与众不同,被誉为“民国第一名媛”。她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是骨子里透...
原创 故...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贪图享乐大兴土木,给百姓带去了极为沉重地徭役,没过几年,隋朝就被弄得民不聊生,忍...
原创 清... 今以国朝公主之适外藩者,谨依玉牒诠次其諡号,而以外藩福晋、郡主之荷册封者,貂冠毳袜之伦,缀於后为一表...
原创 北... 北宋灭亡后,所有貌美的公主,都被带到这个地方,结局大都很惨 在很多人眼中,能能当一个公主,在这样的家...
原创 三... #头条中国史# 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吴国名将数量不少。吴将的特点是能力平均、攻守平衡,虽勇猛不足,...
原创 两... 关于总督和巡抚的文章我写过很多,关于两江总督的和江苏巡抚的我也写过,为了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我来讲讲...
原创 忽... 忽必烈之前,蒙古汗国的人,“满世界”抢地盘。但自从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蒙古人就开始专心内斗。然而,内斗...
原创 封... 一部《封神演义》对很多人来说应该还是比较熟知的,其中我们是看到了姜子牙的个人传奇,而对于商纣王的昏晕...
原创 隋... 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不在少数,乱世时期就存在很多短命王朝。比如说五胡乱华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这些...
原创 蒙... #蒙古人为何要杀光金国皇室而善待宋朝皇室# 西元1234年,蒙古灭亡金朝。金朝宗室惨遭蒙古军队的杀戮...
原创 古... 鲁迅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 “拆屋效应” ,他认为人总是对自己在谈判时所看到、听到的条件习惯性地讨价还价...
原创 他... 在古代当中,有许多人,只要见闻能带给自己知识的人,那么他就会拜他为师。在当时的历代中,这种方式也是非...
原创 冠... 很简单,霍去病就是病死的。 只要是稍微熟悉点历史的人,差不多都听过霍去病这个名字,作为汉朝时最璀璨...
原创 原... 提到春秋战国秦国的商鞅变法,大家都把目光锁定在商鞅身上,都认为这次变革的成与败与商鞅有关,却忽视了一...
原创 1...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战争第一天就成功突入了苏联国境线,并迅速对边境地段的...
原创 俄... 引言: 公元6世纪时的罗马史学家普罗科皮乌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第一次用希腊语写下:Sklaboi。 这...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北伐军并不算强,为什么北洋军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