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前,大喊了3个字,如今却成为年轻人酒桌上的口头禅
迪丽瓦拉
2025-09-24 10:33:22
0

酒桌上年轻人喊得最凶的“我不服”,你知道源自谁的临终怒吼吗?这位叱咤风云的常胜将军,手握刘邦亲赐的“三不杀”免死金牌,最后却被好友骗进皇宫砍了头,临死前这三个字道尽无尽悲凉。那么韩信临死前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一起来看。

早年的韩信是个不折不扣的混不吝,家里穷得叮当响,却整天挎着把剑瞎溜达,街坊邻居没少嘲笑他。

可这小子偏有股犟脾气,别人说他游手好闲,他就当耳旁风,每天该蹭饭蹭饭该晃悠晃悠,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对老妈还算孝顺。

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穷小子,后来能成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人物。

真正让韩信脱胎换骨的,还得是“胯下之辱”。那天他正走在街上,当地一个屠夫带着一群地痞拦住去路,指着鼻子骂他是软蛋,还撂下狠话:“有种你就捅我一刀,没种就从老子裤裆底下钻过去!”

围观的人全在起哄,韩信攥着剑柄的手青筋暴起,可看看屠夫那身横肉和手里的杀猪刀,再想想自己还没实现的抱负,愣是咬着牙趴在地上,从人家裤裆下爬了过去。

这一爬可把血性爬出来了,从那天起,混小子眼里有了光,心里憋着股劲,总有一天要让这些人高攀不起!

韩信先投了项羽阵营,在楚营混了好几年,最多也就当个站岗的小兵,提的建议全被当成耳旁风。眼瞅着没出路,他干脆跳槽到刘邦麾下,没想到刚开始更惨,差点因为部下犯错连坐砍头。

临刑前他对着监斩官大喊:“汉王要夺天下,为啥要杀壮士?”夏侯婴觉得这小子有胆识,赶紧推荐给萧何,这才有了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名场面。

得到重用的韩信简直像开了挂,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垓下之围,打得项羽节节败退。可这战功越显赫,刘邦心里越犯嘀咕。

韩信也不傻,瞅看着刘邦阴沉的脸,赶紧求赐“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刘邦嘴上答应得痛快,心里却早把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果然汉朝一建立,韩信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刘邦先是把他从齐王改封楚王,后来干脆召回京城封了个“淮阴侯”,听着光鲜,实则跟软禁没啥区别。

这时候的韩信要是能夹起尾巴做人,或许还能善终,可他偏不!仗着自己是开国功臣,整天喝酒骂街,抱怨刘邦不够意思,完全没搞懂“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真正把他推向绝路的是陈豨叛乱,陈豨本是韩信老部下,俩人常凑一起喝酒吐槽。韩信也就是发发牢骚,说些“刘邦这老小子不够意思”的醉话,没想到陈豨当真了,拉着队伍就反了。

刘邦御驾亲征,京城里吕雉可没闲着,她早就看韩信不顺眼,赶紧找萧何商量:“这韩信留着是祸害,得赶紧除了!”

萧何也是没办法,毕竟是自己举荐的人,可皇后发话了不敢不从。他亲自跑到韩信府上,连哄带骗:“陛下打了胜仗,满朝文武都去庆贺,你这开国功臣咋能缺席?”

韩信脑子一热就跟着进了宫,刚踏进长乐宫宫门,就被埋伏好的武士按倒在地。他还傻乎乎喊着“三不杀”,吕雉冷笑一声:“好办!”让人用黑布把他裹得严严实实,吊在房梁上,用竹签活活扎死。既不见天,也不着地,更没用到铁器,刘邦的承诺算是“完美兑现”了。

临死前的韩信终于明白过来,自己这辈子征战沙场从没输过,最后却栽在了最信任的人和最荒唐的理由上。他拼尽全力喊出三个字:“我不服!”

这声怒吼里,有对刘邦背信弃义的怨恨,有对萧何卖友求荣的失望,更有对自己不懂急流勇退的悔恨。

职场如此,人生亦然,不懂藏锋露拙的人,就算拿到“免死金牌”,也躲不过现实的暗箭伤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宸... 在中国古代,后宫有一个非常特殊且独具象征意义的封号——“宸妃”。其中的“宸”字,来源于北极星。北极星...
原创 元... 元清非中国论最早源于1904年,由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提出。他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日本在东北和蒙...
原创 西... 在风云激荡的1949年,西北大地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盘踞此地数十年的马家军,已然走到了历史的尾...
原创 他... 在谈论历史时,往往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不同皇帝的能力和贡献。特别是当我们提到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时,朱元...
原创 一... 1937年,全面抗战全面爆发后,以红军主力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八路军迅速开赴华北战场。除留下部分部队守卫...
原创 北... 北宋时期,主要的军事力量是禁军。然而,随着民众与战斗环境的变化,禁军的战斗能力逐渐下降,尽管兵员数量...
原创 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您第一时间接收到新的文章,同时也方便大家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
原创 大... 我认为,欧洲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塑造了今天的欧洲面貌。四个显著的时期,其中大航...
原创 李... 小说中的瓦岗英雄一直被描绘成英勇无畏,令人敬仰的存在,历史上他们也的确有着真实的原型。比如《贾家楼四...
窦建德兴兵诛逆贼,萧皇后无奈奔... 李渊除掉李密后,正准备出兵东征。忽然从幽州送来降表,原来是罗艺带着整个幽州投降了。 李渊看完降表,立...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布情况通报 关于在南京明故宫遗址 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的情况通报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展示工...
我国藏学界持续推动构建藏学自主...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记者唐健辉)记者从24日在京举行的第七次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上了解到,我国藏学...
原创 史... “状元”这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随着近年来高考人数的不断攀升以及考试难度的逐年增加,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原创 大...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王爷,他曾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但命运的波折让他瞬间陷入了极度贫困,最终竟然沦落到变卖...
让抗战故事照亮精神长河 七十余载岁月流转,卢沟桥的硝烟早已散尽,平型关的号角仍在历史深处回响。那些镌刻在山河间的抗战故事,不...
原创 纣... 商朝是中国历史中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考证的朝代。商朝的统治持续了超过5...
原创 女... 她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谢团长”,也是与群众亲如一家的“谢同志”。 在党员干部的眼中,她是一位兢兢业...
原创 苻... 375年六月,前秦丞相王猛病重,他在临终时劝诫苻坚不要对东晋发动战争。王猛的忠告是基于他对当时局势的...
原创 关... “弟兄情深结义桃园,共赴虎牢关三度鏖战吕布。斩杀颜良、诛除文丑,明月之下挥刀斩貂蝉。” 这是京剧《...
原创 李...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开始,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一漫长的时期涵盖了原始社会、奴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