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后刘备回镇荆州,,不太可能,于情于理都不太现实,这个假设实在是太脱离实际了。
注意,我们要聊的是史实,不是《三国演义》。
刘备在史实上,是基本不太可能救出关羽的。
我们要抓住两个时间点——
第一:汉中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汉中之战发生在建安二十二年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7-219年),终结于建安二十四年的五月。同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
第二:关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荆州之战?
关羽北伐始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即刘备汉中之战结束两个月之后。到十二月关羽就败亡了,与持续两年的汉中之战不同,荆州之战进行的相当快,是高烈度的战争而并非消耗战。而且直到当年十月,关羽都保持着极大的优势,把曹军打的大败亏输,勉强支撑。中原地区的起义军纷纷来投奔关羽。
从东吴偷袭荆州,到关羽败死,只有一个多月的窗口期。
那么,刘备有没有可能拯救关羽呢?
答案是几乎不可能。
谈到这个,我们就要聊聊汉中之战了。
汉中之战是刘备集团历史上打的最漂亮的一仗,也是刘备一生中唯一一次靠自己正面击败了曹操。
刘备的一辈子,基本是被曹操撵着打的一辈子,直到赤壁之战。不过赤壁之战是东吴为主,真正让刘备击败曹操,还是汉中之战。
此战,刘备集团完全竭尽全力,动员了除荆州兵团以外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总兵力应该在七八万人以上。而曹操集团人数更多,仅仅本地的夏侯渊守军就达到五万人,曹操本人率领的援军更多,《诸葛亮集》中说曹军达到了几十万人,几十万人可能没有,但一二十万人是有的。
可以看出,刘备处于很大的劣势,可是即使这样,刘备还是打赢了这场仗。
此战中,刘备集团倾巢而出。除关羽外,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吴兰、黄权等将领全部参战,重要文官除诸葛亮外,如许靖、法正等都上了前线。可以说是拼尽全力了。
曹操也下了血本,曹军将领中,除了要防守合肥的张辽集团和防守襄阳的曹仁集团外,能调来的人都用上了。夏侯渊、曹真、曹洪、曹休、张郃、徐晃等人倾巢出动。
这场战争耗时两年,几乎拼尽了刘备集团所有的血本。战争后期,刘备命令诸葛亮把成都方向最后一点力量也押上时,诸葛亮犹豫了。手下大臣杨洪说:
“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男人全部上了前线,女人负责辎重运输,这在古代,属于将人力压榨到极限的地步了。
而且刘备刚刚占领益州不久,就发动了这场大战。对于人心未稳的蜀中来说,究竟有多大的危机在里头大家可以想见,如果刘备此战失利,则从此必然万劫不复。
好在刘备赢了,不过战争打赢之后,刘备集团精疲力竭,士兵损失经济损失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承受的程度。
这种损失究竟有多大呢?
关羽死后,刘备怒不可遏,就算历史上关于桃园三结义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刘关张情同手足是有很多体现的。刘备对于东吴的这种行为恨的咬牙切齿,不然不会孤注一掷发动东征。
但是即使刘备恨成这样,也是在关羽死后足足两年才发动了夷陵之战,为什么呢?
因为实在是没有力量了,必须休整内部,汉中之战打的刘备山穷水尽。发动夷陵之战时,刘备仅仅出动了四万军队,不到汉中之战时的一半兵力,甚至还不得不派马良收买蛮夷来帮自己打仗。
就这样,已经是刘备的全部力量了,可见他当时究竟窘迫到什么程度。
所以,汉中之战后,刘备是绝不可能有力量再率大军支援关羽的。
另一方面,刘备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啊!
关羽的荆州北伐,打的相当顺利。他只有三万人,居然围着五万魏军打,还消灭了于禁的援军,威震华夏啊!
从荆州传来的都是捷报,为什么要援助关羽?
你说防备东吴?
在东吴偷袭之前,刘备集团没没有任何人想到东吴可能会背盟,刘关张和诸葛亮中任何一个都没有想到东吴宁可破坏联盟也要荆州。如果想到了,就不会让关羽这么大意。
而关羽由于被人背后捅刀,败亡实在是太快了,仅仅一个多月。在古代交通通信极度落后的情况下,荆州的军情告知成都都需要一段时间,等成都反应过来,关羽已经死了。
而且就算关羽死了,像我们所说的,刘备也等待了两年才有足够的力量东征。
整个局面中,刘备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上庸地区派一个靠谱的守将,刘封孟达的背叛对关羽极为不利。像其他答主说的,如果上庸守将是张飞,那么荆州也许丢,但是关羽可能不会死。
当然,这都是根据史实的推理。如果你一定说刘备能预知未来,在汉中之战后就已经预测到东吴的投资,拼了命也要救我二弟的话,那就没啥可说的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