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唯一没杀过功臣的皇帝,统一天下后被人灭族,名字很耳熟
迪丽瓦拉
2025-11-16 00:31:54
0

在《史记》一书中,有一句话叫敌国灭,谋臣亡,意思是当一个国家击败敌人并称帝之后,曾经为他出谋划策的大臣通常会被处决。那些曾经为皇帝征战四方的功臣,往往都没有一个善终。 这种情况自古以来似乎一直存在。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朱元璋,在他建立明朝后,残酷地杀害了蓝玉、李景隆等人。大部分开国皇帝的功臣们,往往只能同皇帝一起共患难,却无法共享荣华富贵。

然而,也有少数例外。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开国皇帝,在自己成功称帝后,没有清除曾经的功臣,但他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在统一天下后,这位皇帝最终被别人灭了全家。我们今天熟知的这位皇帝,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他的暴政,包括焚书坑儒,屠戮大量儒生,给儒家学派带来了灭顶之灾。除此之外,他还大兴土木,修建了万里长城,导致民众疾苦。晚年,他又一心追求长生不老,忽视了政务,导致宦官在朝政中横行,给国家政治带来了巨大混乱。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秦始皇的确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根据《史记·皇帝列传》的记载,秦始皇嬴政在13岁时就成为了秦国的王,到了23岁时,他基本掌握了整个秦国的政权。可以说,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嬴政任用了许多贤能的大臣,李斯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还善于管理,使得许多名将纷纷归顺秦国,并为秦国开疆拓土。这些大臣和将军们忠心耿耿,为嬴政建立强大的秦国贡献了很多力量。最终,嬴政凭借这些功臣的帮助,使秦国在诸侯中脱颖而出,最终完成了大一统。

公元221年,嬴政完成了六国的统一,建立了秦朝,并自命为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从此,封建帝制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也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新时代。 秦始皇在位期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事情。例如,他派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抵御外敌,确保了秦朝北方的长期安定;在南方修建水渠,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他还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便于全国的交流和统一。

秦始皇晚年痴迷于追求长生不老,认为自己还应继续为国家建设努力。因此,他采取了许多错误的做法,导致了后来的种种问题。但他的贡献依然不容忽视,不能因此否定他作为千古一帝的地位。毕竟,他刚登上帝位时,做了许多后人无法超越的伟大成就。 秦始皇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像许多开国皇帝那样,在功成名就后清除曾经的功臣,反而一直尊重和重用他们。他与自己的大将们同甘共苦,而当他成为皇帝后,依然给与他们很高的待遇。这使得许多曾经辅佐他建立秦朝的大臣都得到了善终。

例如,秦朝的开国大将王翦,在嬴政尚未称帝时,就跟随他征战四方,为嬴政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军事建议。王翦的忠诚与能力,显然得到了嬴政的高度评价。在《史记》中记载,王翦曾指出,若想彻底灭掉楚国,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然而,嬴政的另一位将领李信自信满满,认为只需二十万兵力就能解决楚国问题。最终,嬴政听从了李信的意见,结果导致了秦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面对这一惨败,嬴政并没有追究李信的责任,反而意识到自己没有采纳王翦的建议,于是亲自去王翦家中请他出山,再次出征。 嬴政不仅给王翦调集了六十万大军,而且还答应了王翦的一些条件。王翦带着六十万兵力重新出征,最终成功攻占楚国,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嬴政在建立秦朝后,依然没有因李信的失误而惩罚他,反而继续给予他高官厚禄,同时也让蒙恬负责率领秦国的大军北击匈奴。

对于王翦的过失,秦始皇并没有追究,依旧对他给予重任。其他文臣如李斯等,在帮助嬴政打下江山后,也都得到了重用,享受了胜利果实。秦始皇的宽容大度,在历史上也十分罕见。 然而,尽管秦始皇如此宽厚待人,他最终的结局却并不理想。秦始皇晚年因贪图长生不老,过度服用了丹药,导致身体虚弱,最终去世。他的儿子秦二世继位,但秦二世治国无能,重用宦官赵高,导致朝政腐化,民众疾苦,百姓怨声载道。

秦二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残忍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并且清除异己。大臣们对秦二世的暴政不满,但也无人敢反抗。在赵高的支持下,秦二世进一步加强了对朝廷的控制,最终将曾经为秦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臣们一一杀害。李斯被赵高设计腰斩,蒙恬等戍边大将也被秦二世处死。由于暴政导致民怨四起,最终各地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起义成为了最著名的事件,而刘邦、项羽等人也纷纷起义。 最终,秦朝因秦二世的暴政而崩溃。秦二世死后,秦朝彻底灭亡,秦始皇的家族也因其子嗣的暴行而被满门抄斩。 秦始皇嬴政的确是一位年轻有为、才智过人的帝王。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并为中国历史作出了难以超越的贡献。最重要的是,他始终将曾经为他出生入死的功臣当作兄弟,未曾因自己的成功而陷害他们。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儿子秦二世不仅毁了父亲的声誉,还导致了整个家族的灭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良和韩信,这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分别以智谋和勇武著称。张良以无与伦比的智慧策马前行,韩信则以一腔...
原创 唐... 在唐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两位人物的命运如同落花流水,最终都未能逃过命运的捉弄。他们一个是武则天时代的...
原创 功... 许多时候,那些功劳巨大、地位显赫的大将和功臣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尤其是在历代朝代更替的过程中,伴随皇...
原创 宋... 《——·前言·——》 几百名士兵竟然能够让数十万大军陷入困境,宋武帝刘裕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么惊人...
原创 古...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也正式确立了“皇帝”这一称谓。而与此...
原创 朱... 一、选朱棣还是朱允炆? 朱元璋在晚年的一大困扰,或许是他一生中最为痛苦的抉择——在太子朱标去世后...
原创 秦... 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成功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华大地的统治者。他不仅在...
原创 北... 人类起源的问题一直是全球科学家们共同关注的课题,大家都在探索人类这一物种究竟是如何演化和发展的。除了...
原创 司... 三国末期,司马家族凭借着巧妙的谋略,成功从曹魏手中接管了政权,他们的成功不可小觑。然而,令人不解的是...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这位实现了大一统的帝王,以他的勇气和智慧,将六国的纷争统一,开创了中国封建历...
原创 古... 在《史记》一书中,有一句话叫敌国灭,谋臣亡,意思是当一个国家击败敌人并称帝之后,曾经为他出谋划策的大...
被《三国演义》美化的六大历史人...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然而文学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往往存在...
原创 明...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存在了三百年,期间一直备受历史学者的争议。除了清朝是由少数...
原创 原... 一、五夷山 在古代中国,用来指代戎狄等非汉民族的贬义词,代表着华夏与夷狄之间的差异。封神演义中提到的...
原创 亚... 在西方人眼中,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个与拿破仑、汉尼拔、凯撒等并肩的传奇帝王。16岁时,他便开始统治马其顿...
在韩国,盲人高考卷的是体力?试... 2025年11月13日,也就是今天,是韩国高考(全称韩国大学修学能力考试)的日子,韩国全国共有84个...
原创 雍...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出自《木兰辞》的千古名句,传颂至今,仿佛让我们在古老的战场上看到将军和士...
原创 1... 1949年,蒋介石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战局时,决定带着亲信和随身的财富逃往台湾。然而,1954年,他竟...
原创 刘... 前言 在三国时期,刘备周围汇聚了许多英才,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按理说这应该是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
原创 宋...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深宫起步:从普通姬妾到龙德宫妃 北宋元符三年(1100 年),17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