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吕不韦算是忠臣吗?嬴政只是下令将他流放,他为何要自尽?
迪丽瓦拉
2025-09-26 14:06:06
0

两千多年前的咸阳宫深处,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曾经权势煊赫的秦国相邦吕不韦,被年轻气盛的秦王嬴政一纸诏书逐出权力中心,远徙蜀地。可令人不解的是,这位权倾一时的巨贾并未踏上流放之路,而是选择了饮鸩自尽。嬴政明明给了他一条生路,吕不韦为何要自绝?他又算得上是秦国的忠臣吗?

商贾的“奇货”:从投资到掌舵

吕不韦的崛起堪称传奇。他以商人的敏锐眼光,视在赵国为质的落魄王孙异人为“奇货可居”,倾尽家财运作,终将异人扶上秦国王位(即秦庄襄王)。他本人也由此步入权力巅峰,官拜相邦,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嬴政少年继位后,吕不韦更以“仲父”之尊摄政,权柄熏天。

若论功绩,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1. 富国强兵之策:他延续商鞅之法,推动耕战,积蓄国力。
  2. 文化统合之功:他召集门客编撰旷世巨著《吕氏春秋》,试图融合百家思想,为统一后的治理提供蓝图。这部书悬挂咸阳城门,悬赏能改动一字者,足见其自信与抱负。
  3. 稳定政局:在嬴政年幼时,他有效地维持了秦国内部的相对稳定,为后续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吕不韦确实为秦国的霸业倾注了巨大心血,其政治作为称得上“尽忠职守”。

暗流涌动:“忠臣”背后的致命裂痕

然而,吕不韦的“忠诚”并非无瑕,其权力之路暗藏着他自己埋下的祸根:

  1. 权欲的阴影:长期摄政,权势过大,尤其与太后赵姬(秦始皇生母)关系暧昧不清,其影响力已深深威胁到逐渐成年的嬴政的王权独尊。
  2. 嫪毐之乱的引信:为脱身与太后的关系,他将门客嫪毐假扮宦官送入宫中,最终酿成嫪毐发动叛乱的惊天丑闻。此事极大触怒了嬴政,也彻底玷污了吕不韦的政治声誉,成为他倒台最直接的导火索。
  3. 商贾的本质?:其行事逻辑深处,或许仍带有商人“投资-回报”的色彩。扶植异人、掌控朝纲,很难说其中没有夹杂巨大的个人野心和对权力回报的算计。这种夹杂着私欲的忠诚,在雄主嬴政眼中,本身就是一种不纯与威胁。

流放非生路:饮鸩背后的绝望与保全

嫪毐被诛后,嬴政对吕不韦的怒火并未立刻爆发。直至次年(前237年),嬴政才正式下令免去其相邦之职,命其离开咸阳,迁居河南封地。又过了一年,嬴政再次下诏,命其举家迁往更偏远的蜀地。请注意,这时的处置仍是“就国河南”与“徙处蜀”,并非立即处死。

然而,吕不韦却在这流放途中选择了自尽。原因何在?

  1. 帝王的寒意:嬴政的两道诏书,步步紧逼,从剥夺实权到驱逐远徙,其传递的信号绝非宽恕,而是刻骨的厌恶和绝不回头的决绝。嬴政的刚戾性格,吕不韦比谁都清楚。流放蜀地绝非终点,很可能是更大灾祸的前奏。 联想到嫪毐被车裂灭族的惨烈下场,吕不韦岂能不惧?《史记·吕不韦列传》明言:“恐诛”,一个“恐”字道尽了他对嬴政最终会举起屠刀的深深恐惧。
  2. 尊严的崩塌:从权倾天下的“仲父”沦为人人避之不及的流放犯,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其万念俱灰。政治生命已死,现实尊严荡然无存,余生只是屈辱的苟活。
  3. 为家族计:或许,主动结束生命,是吕不韦能想到的最后止损方式。以死谢罪,或可平息嬴政的部分怒火,换取嬴政对吕氏门客和族人的最后一点“宽容”,避免更大的株连。他的死,在绝望中暗含着一丝卑微的保全之意。

历史的余烬:复杂面孔下的时代暗影

吕不韦是忠臣吗?他确为秦国统一大业立下过不世功勋;但他亦是权臣,其膨胀的私欲、与宫廷的纠葛及引发的巨大政治灾难,最终触碰了王权的绝对红线,被嬴政视为必须清除的障碍。他的忠诚,带着商人投资的精明与权力索求的杂色。

至于他的自尽,绝非仅仅因为流放本身的苦楚。那是洞悉嬴政杀心后的绝望选择,是维护最后一丝尊严的悲壮退场,亦可能是在滔天权力风暴中为身后之人争取一线生机的无奈之举。嬴政的诏书虽未明言赐死,字里行间却已写满了不容回旋的结局。

当权力场上的博弈走到尽头,吕不韦的结局早已注定。他那杯鸩酒里,混合着权谋的苦果、帝王的冷酷和一个时代更迭时个体的渺小与无奈。历史的车轮碾过,留给后人的,是对权力本质的永恒思索——在帝国的巨网中,个人的忠诚与野心,终究不过是时代棋盘上的一枚卒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一)事不见传,难掩其锋 由于蜀汉的历史资料相对匮乏,很多蜀汉人物的事迹未能被充分记录下来,使得...
原创 他...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刘备领导下的蜀汉初期,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五虎上将:关...
原创 南...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浔城记忆 | 11月11日 浔城记忆 11月 11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日... 日本右翼代表高市早苗近期陷入尴尬境地,原本的算盘彻底落空。此前,高市早苗发表不当言论后选择闭嘴,试图...
原创 朱... 沈万三,元朝末年一位极其富有的商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戏剧性。沈万三的原名是沈富,出生于浙江,年轻...
原创 为...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刘备在临终时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并特别嘱咐刘...
原创 算... 1.书名:《赘婿》 作者:愤怒的香蕉 标签:架空历史、商战、家国 字数:500万+ 故事背景:武朝末...
京气神儿丨影像里的中轴记忆 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 7.8 公里,串联起永定门城楼、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
原创 中... 姓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家族文化的传承。由于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且延续...
原创 成... 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的统治在蒙古人到来之前就已经显得十分脆弱。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征...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被烧?—... 2025年11月14日 谣 言江苏张家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被烧? 真相:近日,江苏苏州张家港...
原创 岳... 岳飞,字鹏举,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精神,被后人尊称为民族英雄和抗金第一...
原创 军... 1948年11月1日清晨,东北人民解放军开始对沈阳发起全面进攻。然而,在沈阳周围,他们遭遇了蒋军第2...
原创 为...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的去世,令人深感遗憾。他的死,至少带来了三个无法...
原创 张...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出生于河南颍川城父(今河南宝丰),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和大臣...
原创 他... 开皇十二年(592年)的一天,一封来自怀州(今河南沁阳)的奏报传到隋文帝杨坚的手中,报告称刺史李德林...
原创 李...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含风殿内充斥着哀痛的哭声,宫外的大臣们跪地不敢起身,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不安,整...
原创 三... 在国际关系这出大戏里,国家之间的恩怨情仇,那叫一个瞬息万变,跟咱看电视里头演的宫斗剧差不多。 不过,...
原创 张... 韩信与张良是汉朝初期两位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大汉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各自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