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骞被匈奴扣留 13 年,如何坚守使命?
迪丽瓦拉
2025-09-26 16:32:45
0

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历史上特了不起的一个人物 —— 张骞。你们知道不,张骞被匈奴扣留了 13 年,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他愣是没忘自己的使命。这 13 年,可不是个短时间啊,那他到底是靠啥坚持下来的呢?今天咱就一起来唠唠。

话说汉武帝那时候,汉朝和匈奴关系特别紧张。匈奴老是在边境捣乱,烧杀抢掠,汉朝百姓可遭了不少罪。汉武帝就琢磨着,得想个办法治治匈奴。正好这时候,有匈奴的降兵说,匈奴以前打败过月氏国,还把月氏王的脑袋做成了酒杯,月氏人一直记恨着匈奴呢,就想找机会报仇,可他们人少,又没帮手。汉武帝一听,嘿,这是个好机会啊,要是能联合月氏,从两边夹击匈奴,那匈奴不就没辙了嘛。于是,汉武帝就决定派人去联络月氏。

这时候,张骞站了出来。他当时就是个普通的郎官,可一听要出使西域,去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他啥都没犹豫,立马就应募了。你想啊,那时候西域是啥情况,谁都不清楚,路上还得经过匈奴的地盘,危险重重啊。但张骞就是有这股子勇气,他带着一百多号人,其中有个匈奴人堂邑父给他当向导,就从陇西出发了。

结果呢,刚走到半路,就被匈奴给抓住了。匈奴把他们带到单于那儿,单于一听张骞要去月氏,就不高兴了,说:“月氏在我北边,汉朝凭啥派人过去?这就好比我匈奴派人穿过汉朝去南边的越国,你们能答应吗?” 得,张骞他们就这么被扣留了。

匈奴为了让张骞投降,那可是想尽了办法。又是威逼,又是利诱,还给他找了个匈奴女子当老婆,后来还生了儿子。这日子一长,一般人可能就动摇了,在这儿有老婆孩子,生活也还算安稳,就不想再冒险去完成啥使命了。可张骞不一样啊,他心里一直装着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始终记得自己是汉朝的使者。他每天都把汉朝的旌节带在身边,哪怕被匈奴扣留了十年,这旌节都没离过手。你说,这得是多坚定的信念啊!

在匈奴的日子里,张骞肯定也不好过。他心里肯定特别着急,想着得赶紧逃出去,去完成使命。可匈奴看得紧,一直没机会。终于,有一天,匈奴对他们的看管放松了些,张骞瞅准这个机会,带着堂邑父,还有几个随从,就偷偷跑了。这一跑,就是十几天啊,一路上风餐露宿,没吃没喝的,那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但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一直往西走。

他们先到了大宛国。大宛国早就听说汉朝特别富有,一直想和汉朝通使,可没机会。这下见到张骞,高兴坏了,还派人给他们当向导,送他们去康居,然后又到了大月氏。可到了大月氏才发现,大月氏现在日子过得挺舒服,新占领了一块土地,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早就没了当初要报复匈奴的心思。张骞在大月氏待了一年多,磨破了嘴皮子,也没能说服大月氏和汉朝联盟。

没办法,张骞只能往回走。回去的路上也不顺利,又被匈奴给抓住了,这一扣又是一年。后来匈奴单于去世,国内乱成一团,张骞这才带着老婆孩子,还有堂邑父,趁机逃了出来,回到了汉朝。你瞧瞧,这一趟出使西域,前前后后十三年,出发的时候一百多人,回来就剩他和堂邑父两个人了,这得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啊!

那张骞到底靠啥坚持下来的呢?我觉着啊,首先是他对国家的忠诚和使命感。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汉武帝的重托,要为汉朝找到对抗匈奴的办法。这种使命感,就像一盏明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一直给他照亮前行的路。不管匈奴怎么威逼利诱,他心里的信念都没动摇过。

其次,张骞肯定也是个意志特别坚定的人。被匈奴扣留十年,这十年里,他得面对多少诱惑,又得忍受多少孤独和寂寞啊。换做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他没有,他一直想着要逃出去,要完成使命。就像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意志不坚定,很容易就被困难打倒了。可张骞不一样,他就像一棵扎根在岩石缝里的松树,不管风多大,雨多猛,都屹立不倒。

还有一点,我觉得和他的性格也有关系。张骞这个人,性格开朗,富有冒险精神。他要是个胆小怕事,安于现状的人,当初就不会主动应募去出使西域。这种冒险精神,让他在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困难时,不会轻易退缩。就好比我们现在有些人,喜欢挑战极限运动,他们不怕危险,就喜欢那种探索未知的感觉。张骞也是这样,他对西域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和冒险精神,也支撑着他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

朋友们,张骞的故事真的特别励志。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他都能坚守自己的使命,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希望大家能从张骞的故事里,汲取到力量,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像张骞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好啦,今天关于张骞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啦。如果觉得我的分享有意思,别忘了点赞关注哦,祝大家都能发大财,生活顺顺利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立...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有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特别 “敢”,一边跟俄罗斯各种叫...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权臣”这一称谓一直被赋予了复杂的意义,它在历史学者和大众眼中既有褒有贬,未曾有...
原创 杂... 杂牌军在历史的长河中向来备受轻视,常常成为讽刺和嘲笑的对象,然而今天我要讲述的这支所谓的“杂牌军”却...
原创 四... 魏国的大司马与“诅咒” 在魏国的历史长河中,身为大司马的命运似乎被一种无形的“诅咒”所掌控。这个职...
原创 解... 1952年,解秀梅回到祖国,成为了无数人关注的焦点。她不仅仅是因为获得了志愿军一等功的荣誉,更因为她...
原创 山... 一、引言 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将领在战场上创下赫赫战功,其中不乏一些巾帼英雄,如花木兰和秦良玉等...
原创 朱...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命已然走到尽头。躺在床上的他,显得异常疲惫,但依然有一丝心事未解,他勉...
原创 朱... 朱亮祖,一个曾经在战场上赫赫有名的英雄,最终却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最为悲剧的功臣之一。他不仅是朱元璋的得...
原创 从... 嘿,朋友们!咱今天聊聊历史上一位超牛的人物 —— 班超。他本是个舞文弄墨的书生,整日和笔砚打交道,可...
原创 皇... 《——·前言·——》 有一位清朝的公主,她的命运极为悲惨。她曾被皇宫囚禁长达八年,孤独终老,直到她...
原创 立... 编辑/小风 前言 立陶宛,坐落于波罗的海沿岸,在地理上并不显眼的小国,人口不到300万,国土面积和...
原创 官... 细心的人们或许会发现,三国时代的众多战役中,火攻的身影屡屡闪现。诸如官渡之战中,曹操如火如荼地放火烧...
原创 李... 李渊晚年退位后的隐患与处理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史称“玄武门之变”的政变,将父亲李渊逼退,正...
原创 清... 《前言》 他是清朝末年最后的武状元,身手非凡,名声在武林中几乎与霍元甲相提并论。关于他的传奇,有一...
原创 彭...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主席唯一在诗歌中称赞的将领,而这个英雄人物正是彭德怀。作为中国...
原创 老... 1949年12月,随着广西解放,刘震作为13兵团副司令兼39军军长因健康原因离开并前往武汉。 39...
原创 最... 1936年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极为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对于红军的身份和定位的转变。那一年12月12日,张...
原址旁的“时空穿越”!街坊沉浸... “作为省港大罢工参与者的后人,看完这场红色舞台剧,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舞台上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斗争...
原创 苏...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次大规模国家解体: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分崩离析...
原创 1... 1967年,海风轻拂,海浪拍打着礁石,年轻的朴槿惠站在海岸线上,凝视着远方。那时,她年仅15岁,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