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军长征时,毛主席的人都被留在了苏区,他们最后是什么结局?
迪丽瓦拉
2025-09-27 01:33:13
0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时,苏区的部分人被留下打游击。很多人认为长征的艰苦使得留在苏区的人处境更为安全,然而事实上,留守者的处境反而更加危险。首先,缺乏核心领导的游击队就像一盘散沙,随时面临敌人的围剿;其次,红军的大部队放弃了苏区,这意味着该地区不再是根据地,长期处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生存的空间极为有限。问题随之而来:为何并非所有人都选择离开,偏偏有一些人决定留下呢?这就需要从当时的战略决策来探讨。

长征的爆发,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事实上,李德与博古的错误指挥是长征发生的重要原因,这导致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按照当时的计划,主力部队将北上,留下部分人马在苏区策应。若长征最终失败,留下的人员能及时回到苏区,确保根据地不至于完全丧失。因此,剩下的3万人中,有一部分人必须留在苏区,这也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

然而,历史上留下来的人,大多与毛主席有深厚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毛主席没有留在苏区,反而选择与大部队一同长征呢?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首先,三人团——李德、博古、周恩来——掌握了红军的决策权。毛主席的许多建议常常被忽视,尤其是博古始终认为毛主席是“碍事”的存在,最终导致了湘江一战的惨重损失。至于谁走谁留,完全由三人团决定。尽管周恩来是三人团成员,但他并未参与具体的人员名单制定,他只知道大致人数,名单的具体内容则由李德与博古商定。

留在苏区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伤病员,因身体状况不适合长途跋涉。例如,陈毅因重伤而未能参加长征,醒来后大部队已经出发,因此他选择留在苏区,进行长达三年的游击战,成为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未曾参与长征的人;二是反对博古、李德“左”倾路线的干部,这些人多数被留下;三是曾公开质疑李德军事指挥错误的将领,如彭德怀、刘伯承。尽管周恩来曾多次向博古劝说,认为彭、刘是红军中的军事人才,最终博古才勉强同意他们参加长征。

对于毛主席而言,博古显然是最希望将其留下的人。博古一直坚持自己对红军战略的见解,认为毛主席过于推崇游击战术,这显得有些“失面子”。因此,毛主席的亲信和家人,如陈毅、毛泽覃、何叔衡等人,被特别安排留在苏区。毛主席多次写信表示,自己愿意留在苏区,并且希望中央能够重回苏区继续开展工作,但周恩来多次劝说他随大部队出发,认为毛主席具备较强的军事能力,能为红军提供宝贵的意见。

最终,毛主席还是决定与大部队一同前往长征。遗憾的是,留在苏区的人们确实面临了极为艰难的局面。翟秋白、何叔衡、刘伯坚等人,在三年的游击战中,用生命掩护主力军的突围。方志敏、瞿秋白等伟大的革命先烈,最终被敌人俘虏,遭遇不幸。毛泽覃在苏区的牺牲,更加令人痛惜。纵使如此,留在苏区的同志们依然用血与火证明了他们的忠诚与勇敢。

反观三人团的领导错误,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到遵义会议后,三人团被撤销,博古被罢免,毛主席才接掌了红军的指挥大权。经过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红军终于成功转危为安,避免了长征的彻底失败。

中国革命的道路极为艰难,然而毛主席的智慧与坚持,为党和红军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岛知久平,二战时期日本的海军军官,生于1884年1月1日,出生地为群马县新田郡的大岛村押。他是农民...
原创 北... 公元565年,北齐的朝堂上,发生了一项令人震惊的重大决策。这一决定不仅令朝臣们深感意外,也深刻影响了...
原创 朱...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统一与分裂的命运总是与政治智慧和民族凝聚力紧密相连。这一历史命题时常引发人们...
原创 中... 在中国的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皇帝的姓氏变幻莫测,今天可能是刘姓,明天又换成李姓。然而,与之形成鲜明...
瓷器鉴定绝学: 看完记得收藏 人们搞收藏都想买到真正的老物件,可现在古玩市场里,仿造的太多,鱼目混珠难辨真假,不管是古玉器还是老瓷...
原创 老... 蒋军的失败和其领导层的错乱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一百多万国民党大军的溃败,几乎成为...
原创 雍... 雍正皇帝以严厉著称,他的用人风格在清朝历史上十分独特。许多人认为大臣必须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然而,雍...
三国杀:吴国又来阴间?濒死就能...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每当我们提起阴间级别的武将,相信大家的脑海当中想到的都是吴国类型的...
原创 深... 在三国时代,蜀汉的命运在丧失荆州后发生了剧变。关羽之死与荆州的失去,标志着蜀汉一统天下的机会的彻底消...
原创 沙... 清朝的疆域在地图上看似辽阔,然而当真正发生战斗时,这片大地却迅速丧失。进入19世纪,面对强大的沙俄这...
原创 池... 池田末男,日本二战时期的陆军军官,生于1900年12月21日,出生地是当今爱知县丰桥市的向山町。他是...
原创 蒋... “他们绝对不能姓蒋!就跟着母亲的姓吧!”在蒋介石的客厅里,他正对着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大发雷霆。蒋经国此...
史学大家许倬云去世 据澎湃新闻8月4日消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 许倬云1930年9...
原创 春... 嘿,朋友们!今天咱一起穿越回春秋时期,聊聊管仲相齐时那令人拍案叫绝的经济战,尤其是他搞的 “盐铁专营...
陈济棠的真相(6—2) ——《广东十虎陈济棠》勘误拾遗(2)—2 c,蒋光鼐1923年就跟陈济棠任营长了的,余汉谋1923年...
原创 刘... 《——·前言·——》 薄姬的命运似乎与众不同,但如果追溯到她的起点,却充满了偶然与无奈。正如她自己...
原创 上... 2022年初春,纽约的街头寒风凛冽。一个华裔老人蜷缩在一顶破旧的帐篷里,苍老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吸引...
历史大揭秘:哥伦布如何改变世界... 每天带你穿越时空,解锁尘封的精彩瞬间! 晨雾中的三艘帆船驶向未知,哥伦布的航行改变世界,带来荣耀...
原创 溥... 溥仪,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人生的跌宕起伏,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通常来说,皇帝们的后宫充满了美女和佳...
破译战国典籍中的文化密码(文化... 图①:已经出版的14辑清华简整理报告。 图②:清华简《系年》(局部)。 图③:清华简《算表》(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