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末男,日本二战时期的陆军军官,生于1900年12月21日,出生地是当今爱知县丰桥市的向山町。他是陆军宪兵队少佐池田笔吉的第五个儿子。池田末男的早年经历表明了他对军事的浓厚兴趣与执着。他先后就读于爱知县立丰桥中学,并进入中央陆军少年学校的预备班和本部课程,之后进入了陆军士官学校深造。
1922年7月28日,池田末男顺利毕业,成为一名骑兵军官。在其职业生涯初期,池田末男担任了骑兵团连长,之后进入了各种军事教育机构工作。1941年11月,池田末男被派往满洲公主岭陆军坦克学校担任教员,随后在1942年,陆军坦克学校迁至四平,池田末男于1944年7月15日出任该校代理校长。12月,他被任命为第11坦克团团长,驻扎在占守岛的北端。由于敌方潜艇的威胁,池田末男的部队从满洲到占守岛的途中历时数日。
1945年1月22日,池田末男终于到达了幌筵岛的柏原港,出席第91师团长堤深草中将的指挥。很快,他便赶往了长崎的诸岛,受到了代理团长池田吉代少佐等人的热烈欢迎,并前往千岁台的团部。到1945年8月,第11坦克团的规模已经扩大,拥有764名成员、6个坦克连和1个维修连。所装备的坦克包括19辆一式中型坦克、20辆九七式中型坦克和25辆九五式轻型坦克,总计64辆坦克。
随着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1945年8月7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废除了日苏中立条约。苏军凭借压倒性的力量迅速占领了满洲和朝鲜北部,并计划继续向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南部推进。这些地区曾是日本占领的领土,但对苏联来说,却是被日俄战争夺去的失土。随着日本在接受《波茨坦公告》后,局势更加复杂。8月15日,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投降,但池田末男所在的第11坦克团并未立即解除武装。
8月18日凌晨1点30分,苏军发起了登陆进攻,目标是千岛群岛的国端崎,日军在此布置了防线并挖掘了坚固的地下阵地。池田末男接到命令后,立即指挥第11坦克团向国端崎进发,力图消灭苏军。即便面对苏军强大的反坦克力量,池田末男依然决定展开进攻。他在心中清楚地知道,单靠坦克是无法战胜敌人,缺乏步兵和工兵的支援让这场进攻变得更加艰难。
池田末男在出征前,发表了激昂的讲话,号召士兵们为了国家的荣誉英勇作战。他提到,“我们全心全意地致力于结束战争,心中怀着服从天皇诏书、返回家园的那一天。但我们已经到了这一步,除了挥动斩妖剑之外,别无选择。”他提出让士兵们选择,是成为赤穗浪士忍辱负重,还是成为誓死捍卫国家的白虎队。士兵们的回应声震天,大家齐声举手,愿意跟随池田末男前行。
在战斗的早晨,池田末男率领部队迎向苏军主力。尽管只有25辆坦克和临时的工兵支援,池田末男依旧带领部队展开了猛烈反击。池田末男亲自指挥,甚至在一辆坦克炮塔上赤裸上身,挥舞着日本国旗,带头冲锋。他的英勇行为深深鼓舞了士兵们。在激烈的交火中,池田末男不幸中弹,坦克被击中起火,他的遗体被烧焦,几乎无法辨认出来。
尽管池田末男英勇牺牲,他的部队并未放弃,继任的指挥官继续发起攻击。最终,第11坦克团成功夺回了阵地,给苏军造成了重大损失。日军原计划于下午4点结束战斗,并与苏方进行停火谈判。通过几天的谈判,双方最终在8月21日达成了停火协议,日军于8月23日正式解除武装。
池田末男的死震撼了整个部队,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在战斗结束后,池田末男的遗体在新峰山战场被发现,遗体的悲惨状况也为他英勇牺牲的故事增添了无尽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