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巴哈纳:祖为努尔哈赤从叔,妻为靖南王之女,入仕40余年入阁拜相
迪丽瓦拉
2025-09-27 07:32:39
0

康熙八年五月,康熙终于将心腹大患鳌拜活捉并将其幽禁,自此康熙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大清的实权,真正的亲政。鳌拜刚被抓不久,康熙的族叔巴什便向康熙诉苦:自己的父亲巴哈纳从17岁开始为朝廷效力,兢兢业业40多年的时间,却因为同辅政大臣鳌拜、遏必隆二人不合,在去世后没有赠与谥号,也没有立碑。

康熙随即便下旨,给与巴哈纳祭葬,并且追赠其为少师兼太子太师,赠与其谥号“敏壮”。

若是按照辈分的话,巴哈纳应当是康熙皇帝的族堂伯祖,也是一位历经天聪、崇德、顺治、康熙四朝的开国功臣。但实际上在一开始,巴哈纳的祖父、叔祖与伯祖们与康熙的曾祖父并不和,甚至是兵刀相向,但巴哈纳怎么就成了历经四朝的开国功臣了呢?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看一下巴哈纳在满清初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01

巴哈纳与康熙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先——兴祖直皇帝爱新觉罗.福满,巴哈纳是直皇帝福满的四世孙,而康熙是直皇帝福满的六世孙。若是按照辈分的话,福满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祖父。

福满曾任建州左卫都督,太宗皇帝登基称帝的时候,将高祖父追封为庆王,顺治帝在顺治五年的时候将天祖父追封为兴祖直皇帝。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被称为“宁古塔六贝勒”,也称“清前六祖”。

其中福满第三子索长阿,便是巴哈纳的曾祖父,福满第四子觉昌安,便是努尔哈赤的祖父。

在福满六子中,最为足智多谋、处事果断的便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所以虽然觉昌安是第四子,但是福满对觉昌安最为满意,不仅让其掌家,而且家中有重要的事情也是找觉昌安商议对策,所以家中很多重要的决策都是觉昌安的主意。

比如栋鄂部多次劫掠爱新觉罗家族的财物,势单力薄的福满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觉昌安便提出让三哥索长阿,同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联姻,此时的海西女真中哈达部的势力最为强盛,而此时哈达部在位的酋长是王台。就这样,索长阿的次子务泰便娶了王台的女儿哈达纳喇氏为妻。

女真分为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与海西女真;
努尔哈赤便属于建州女真
而海西女真又称之为“扈伦四部”,由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与叶赫部组成

在此之后,索长阿便同四弟觉昌安频繁地来往于哈达部,同王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王台的帮助下,索长阿与觉昌安兄弟六人劫掠栋鄂部满载而归,一时间在女真部声名大振。

而后来为了缓和与栋鄂部之间的矛盾,觉昌安又想到了联姻,在觉昌安的撮合下,索长阿的孙子威准娶了与栋鄂部相邻的沙济富察部酋长莽塞杜诸古的小女儿富察.衮代(后被努尔哈赤所娶,为努尔哈赤第二位大妃)为妻。

同沙济富察部联姻后,福满家族便无需再担心栋鄂部的侵扰。

可以说,索长阿同四弟觉昌安之间,要比同其他的兄弟来往更为频繁;而且索长阿在年轻的时候,跟四弟觉昌安长期出入辽东的马市,积累了不少财富。

而建州右卫王杲的崛起,让觉昌安有些始料未及,如此一来觉昌安家族在建州女真的统治地位便衰落下来。觉昌安原本打算通过联姻的方式让王杲为自己所用,所以便将孙女(长子礼敦的女儿)嫁给了王杲之子阿台,但是觉昌安失算了,王杲颇有野心又怎么会甘心屈居觉昌安之下呢?

不过自称都督的王杲,很快便被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将王杲除掉了,想要为为父报仇的阿台也成为李成梁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而觉昌安与儿子塔克世(努尔哈赤的父亲)为了救出自己的孙女(阿台的妻子),而被明军误杀。就这样,努尔哈赤一下子失去了祖父与父亲。

随后努尔哈赤便以十三副甲胄起兵打算为父祖报仇,但努尔哈赤的起兵引起了族中大部分人的反对,族人都担心努尔哈赤的起兵会引起明廷的不满,明廷不仅要除掉努尔哈赤,还会殃及池鱼。

在“宁古塔六贝勒”中,除了五祖包朗阿率先归附努尔哈赤外,另外四祖:长祖、次祖、三祖与六祖全都反对努尔哈赤,而且这四祖的子孙一起起誓除掉努尔哈赤。

而索长阿第四子龙敦,是最为反对努尔哈赤起兵的,换句话,族人中反对努尔哈赤起兵的这一派是以龙敦为首。而龙敦,便是巴哈纳的祖父。

龙敦等人不仅想要除掉努尔哈赤,还想尽各种办法除掉帮助努尔哈赤一起起兵的伙伴。

如努尔哈赤的妹夫、开国功臣额亦都的表弟、嘉木湖城主伊尔根觉罗.嘎哈善,便是在龙敦的唆使下,才被努尔哈赤的庶母弟萨木占谋害的。

而龙敦的三哥绰齐阿珠古,则是联合哈达部一起出兵,在龙敦长兄履泰的带领下劫掠了属于努尔哈赤的瑚棘寨。盛怒之下的努尔哈赤,便率兵征伐龙敦长兄履泰所在的兆佳城,将履泰俘获。

虽然履泰兄弟几人,将努尔哈赤视为仇敌,但是努尔哈赤颇有胸襟并没有处死履泰。

正因为如此,从此时开始索长阿子孙全部归附努尔哈赤,跟随努尔哈赤一起建功立业。

而这其中,便包括巴哈纳的祖父龙敦,与父亲卦尔察。

02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努尔哈赤的发妻哈哈纳扎青出身佟佳氏族,而哈哈纳扎青的母族是辽东的巨富,努尔哈赤起兵后哈哈纳扎青的娘家给与了极大的支持。

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哈纳的父亲卦尔察娶一位出身佟佳氏族的女子并不足为奇,巴哈纳的生母是佟季新的女儿佟佳氏。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巴哈纳出生,此时太祖皇帝努尔哈赤还没有正式称大汗,建立后金。

若是按照辈分的话,巴哈纳要称呼努尔哈赤为族叔。

1623年(天命八年),努尔哈赤已经建立后金8年的时间,而巴哈纳也已经长大成人,可以上战场杀敌立功,而巴哈纳则是跟随贝勒皇太极身边一起出征。

从1623年到1634年,巴哈纳虽然多次上战场杀敌立功,但还是比较默默无闻的,并没有在史料中留下什么痕迹。可见这个时间段,是巴哈纳在战场上历练的过程。

但作为堂兄,皇太极也没有委屈了堂弟巴哈纳,在1634年(天聪八年)授予巴哈马骑都尉的世职。并且在天聪九年时,为巴哈纳分设佐领。

崇德三年时,巴哈纳被授予正五品刑部理事官一职;

崇德四年(1639年)时,巴哈纳被擢升为正三品刑部参政,并且兼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入仕16年的时间,巴哈纳终于可以称得上是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也可见最起码这一年的时间,皇太极对堂弟巴哈纳的能力还是认可的,但是崇德七年时因巴哈纳对一件案子审理不公,而被皇太极革去了世职。

崇德八年,皇太极病逝,新帝顺治帝即位。

睿亲王多尔衮在顺治元年的时候,不仅收服了明平西伯吴三桂,将其直接封为平西王,帮助吴三桂大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守住了山海关;而且在吴三桂的帮助下,清军得以入关,并且将李自成的农民军赶出了京城,多尔衮率部占领北京城,并奏请顺治帝迁都。

在满清入关的过程中,巴哈纳终于再次有了上战场杀敌立功的机会:

巴哈纳被擢升为正蓝旗蒙古都统(后改为满洲都统),同都统石廷柱一起攻克了霸州、德州等四地;这年七月开始巴哈纳同石廷柱一起先后在山西招降了明总督李化熙、在平阳招降三位副将、在黑龙关招降明守备三人,前前后后总共六千多人。巴哈纳凭战功,而得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顺治三年,巴哈纳跟随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一起前往四川平定张献忠,在四川巴哈纳先后平定遵义、茂州等地,招降数千人。

顺治五年时,巴哈纳的世职降为骑都尉,但是没多久便被擢升为户部尚书,成为朝廷重臣。

03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顺治帝年仅6岁登基,尚且年幼自然不能直接亲政;所以便由睿亲王多尔衮与庄亲王济尔哈朗一起辅佐顺治帝,直到顺治帝长大成人能够亲政。

但是多尔衮是一个极有野心的人,虽然在太宗皇帝病逝后争夺皇位失败,“不得不”扶持年幼的顺治帝登基;但是这不过是多尔衮“以退为进”的策略而已,多尔衮至死都没有放弃争夺皇位。

单从多尔衮的称呼上便可以看出:

顺治四年时,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已经被多尔衮挤出辅政叔王之列,而多尔衮的同母弟、战功赫赫的豫亲王多铎则是被尊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在大清的地位仅次于多尔衮。

而顺治五年时,多尔衮已经成为皇父摄政王,距离皇位仅一步之遥。而且这一年,皇太极最年长的儿子、顺治帝的长兄豪格,被多尔衮陷害入狱,被幽禁而死。

虽然此时的大清,在位的皇帝是福临,但是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多尔衮。

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哈纳为了仕途依附了多尔衮。

但多尔衮并没有“嚣张”太长时间,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便去世了,而顺治帝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除掉了多尔衮的残余势力,真正地将大清的实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虽然这一年顺治帝仅14岁

而巴哈纳,因为曾依附多尔衮而被弹劾,部议巴哈纳应当被处死、并籍没其家产;

但顺治帝对巴哈纳还是很宽容的,并没有直接处死巴哈纳,只是罢免其官职以及世职,籍没了其家产的三分之二。作为曾经依附多尔衮的巴哈纳,能够得此结局已经很不错了。

而巴哈纳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不仅很快便再次复起,而且还入阁拜相。

顺治九年十月,顺治帝授予巴哈纳刑部尚书一职,在太宗皇帝在位时巴哈纳便在刑部任职多年,对于巴哈纳而言任刑部尚书一职也算是轻车熟路。

重新复起的巴哈纳,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唯有兢兢业业才能对得起顺治帝对自己的厚爱。

而顺治帝也确实“不计前嫌”,不仅让巴哈纳建功立业,而且为其加官进爵:

顺治十一年,巴哈纳被晋为太子太保;

顺治十二年,巴哈纳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这年五月,巴哈纳晋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并且被授予弘文院大学士。

内三院(弘文院、秘书院与国史院)是清朝内阁的前身,能够被授予弘文院大学士便是真正地入阁拜相、位极人臣。可见巴哈纳确实有才能,而顺治帝对其也是十分倚重。

顺治十五年,顺治帝曾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巴哈纳被改授为保和殿大学士;

但是顺治十八年时,顺治帝恢复了内三院,巴哈纳被授予秘书院大学士。

但不管是保和殿大学士还是秘书院大学士,还是弘文院大学士,巴哈纳都是名副其实的“入阁拜相”,在朝中的地位极高。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病逝,年仅8岁的康熙帝病逝。

康熙尚且年幼,自然跟自己的父皇一样也不能亲政,需要臣子辅佐。

但此次辅佐康熙的并非辅政叔王,而是四位异姓辅政大臣,孝庄与顺治帝此举就是为了防止下一个“多尔衮”的出现。所以康熙在亲政之前,为四辅政大臣时期,也可以称之为鳌拜辅政时期。

孝庄与顺治帝之所以会挑选赫舍里索尼、瓜尔佳鳌拜、钮祜禄遏必隆、叶赫那拉苏克萨哈四位为辅政大臣,其实考虑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索尼、鳌拜与遏必隆是两黄旗大臣,不仅坚决拥护顺治帝登基,而且在多尔衮柄权期间,不管多尔衮如何为难都没有依附多尔衮;

而苏克萨哈虽然以前是多尔衮的人,但是多尔衮去世后苏克萨哈率先揭发多尔衮以及一些两白旗大臣的罪行,让顺治帝能够顺利除掉多尔衮的残余势力,也正因为如此苏克萨哈得到了顺治帝的器重与信任。

也就是说,四辅政大臣中最起码三位视多尔衮为仇敌,对那些曾经依附多尔衮的臣子自然也是不满;苏克萨哈虽然也是辅政大臣,但因为曾是多尔衮的人,而不被另外三位辅政大臣看得起,最终也没有善终。

苏克萨哈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巴哈纳呢?

巴哈纳虽然已经在顺治朝中后期,成为顺治帝倚重的重臣,但其曾依附多尔衮的经历是抹不去的;自然便不会受到鳌拜等人的待见。

巴哈纳虽然安稳渡过了康熙朝初期,并且在康熙五年病逝;但是因为与鳌拜、遏必隆两位辅政大臣不和,去世后不仅没有谥号,也没有立碑。

直到康熙帝除掉鳌拜后,巴哈纳的儿子巴什才就父亲的身后事请求康熙帝。如此便有了开头的一幕,康熙跟顺治帝一样,对巴哈纳还是极为厚爱的,不仅给与其祭葬,还赠与其谥号“敏壮”,如此便是肯定了巴哈纳的一生。

结语

其实巴哈纳还是很幸运的,虽然他的祖父龙敦曾坚决反对太祖皇帝努尔哈赤起兵,甚至他的伯祖联合哈达部一起故意为难太祖皇帝;但太祖并没有将龙敦等人视为仇敌,反而不计前嫌,给索长阿的子孙后代建功立业的机会。

正是因为太祖与太宗皇帝的大度,巴哈纳才有机会入仕、并且跟随清军一起入关;

而巴哈纳的第二大幸运便是,虽然曾依附多尔衮,被顺治帝革职;但是顺治帝不计前嫌,不仅让巴哈纳重新复起,甚至还入阁拜相、位极人臣。

巴哈纳的第三大幸运是,虽然巴哈纳因为得罪了鳌拜与遏必隆去世后没有谥号、没有立碑,但是在康熙除掉鳌拜后,给了巴哈纳身后尊荣。

可以说,巴哈纳一生中的三大幸运,确实跟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位皇帝的大度有分不开的关系;正是这四位皇帝,成就了巴哈纳位极人臣、善始善终的一生。

而巴哈纳的继妻耿氏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耿氏的父亲耿仲明原本是明总兵官,天聪七年(1633年)时归顺了后金,皇太极将其封为怀顺王;顺治六年时顺治帝将改封为靖南王,靖南王同平西王、平南王并称“三藩”。而耿仲明便是大清第一位靖南王,为了让这些归降后金的明朝降将对后金(大清)更加忠心耿耿,联姻便是最好的办法。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哈纳娶了耿仲明的女儿为继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张闾琳站在祖父张作霖的墓前时,周围的人并未认出他是谁。他的声音充满情感,嘶哑而急促,尽管言辞略显不准...
原创 难... 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大致可分为三界——神、妖、人。每一界都有一位掌管者。在这些界限中,...
原创 唐... 最近有一个问题在网络上热议,直到现在它的热度才稍微有所下降,所以小编才鼓起勇气,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
原创 隋... 隋炀帝,这位皇帝一直以来都被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他几乎没有受到过正面的赞扬,反而成...
原创 西... 在三国时期,蜀汉在公元263年就已经被司马昭灭掉了,但直到17年后的公元280年,西晋才最终消灭东吴...
原创 太... 前言 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其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其...
原创 如... 历史的发展常常是必然的,很多人对这一点没有深刻理解,他们往往会把历史事件归结为某个个人的功劳,而忽视...
原创 守... 提到“首富”这个话题,我们常常会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现代的中国企业家马云、王健林,当然还有全...
原创 项... 要弄清楚鸿门宴后项羽为什么没有杀项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项伯究竟是谁。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他与项羽的父...
原创 韩...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冬季,韩宋王朝的君主韩林儿去世。普遍认为,韩林儿的死与朱元璋的谋...
景德镇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成... 近日,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高倩在 2025 科普中国说·江西专场带来演讲《火之炼金术士——窑炉...
原创 刘... 前言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与变数。刘备曾三次亲自拜访诸葛亮,最终得到了他这样的智者辅助,但即便如此,...
原创 吏... 自从隋唐时期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以后,这种官制形式就一直沿用至后代。在这个制度中,尚书省是负责中央行政事...
原创 她... 熟悉清代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清朝皇室与外戚在日常交流中必须避免直接提及皇帝的名字。例如,雍正皇帝在登...
原创 彭... 1949年6月10日,刚刚划归第一野战军的18兵团181师,根据既定的作战计划,顺利到达了西安东郊。...
刘火:第一次殷墟发掘有李济吗? 不意翻出《考古》15辑。 2004年,为纪念殷墟考古七十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考古学集刊》第15辑...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充满了英雄豪杰,其中许多武将的英勇和潇洒让无数男人为之倾倒与钦佩。然而,在这群英勇的男性中...
古代的一百两银子到底值现在多少... 旅游人笔记:古代社会,普通人100两银子, 有多大购买力,对标多少钱?。 那块沉甸甸的银锭,能撑起...
原创 清... 一组1900年前后的北京老照片,见证了大清灭亡前的残阳夕照。 照片拍摄者叫詹姆斯·威尔科克斯·卡拉尔...
原创 刘... 刘邓大军有42万人,而挺进大别山的队伍只有七万,为什么会有如此悬殊的差距呢?虽然我军频频获胜,但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