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京大屠杀中并不存在朝鲜编队日军,当时的半岛人,还“没资格”被征兵
迪丽瓦拉
2025-09-27 11:02:35
0

趁着电影的热度,一个老话题又被网民拎出来讨论——

朝鲜/韩国人,是否参与过南京大屠杀。

在之前的一段岁月中,总有这么一种说法,大致上是:朝鲜籍日军参与了南京大屠杀,比日本人表现的还要凶残。

相关文章甚至还做了细节描述,说这些朝鲜人,均来自日军第十五师团朝鲜联队。

只是,如果细检索一下你就会发现,1937年攻入南京的侵华日军,是第六,九,十六和一一四师团。

其中的六,九,十六师团,主要兵源分别来自熊本、鹿儿岛、京都。

熊本和鹿儿岛素来属于日本民风最彪悍野蛮的地区,就算没有军国主义洗脑的古代,流窜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烧杀抢掠的倭寇也多是这帮野蛮人。

南京大屠杀百人斩的其中之一的刽子手野田毅,就来自鹿儿岛。

而京都这个地方则盛行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在“武士道精神”+“军国主义教育”的双重作用下,他们非常残暴,毫无人性。

好了,咱们接着说的这个被认为有朝鲜编队的“日军第十五师团”。

如果你再仔细检索一下,就又会发现,1937年的侵华日军当中,根本就不存在15师团这个番号。

因为第15师团已经在1925年宇垣裁军中裁撤,直到1938年4月才重建。

而且,在1937年的日军中,也不存在单独成编制的朝鲜作战部队。只有一些被强征的韩国劳工。

这个群体的后代,至今还在向日本政府索赔。

因为,侵华战争早期,日本本土兵源尚可,而半岛作为日占殖民地,普通朝鲜人属于“二等公民”,没资格当兵。

1938年之前,日军中只有极少量的朝鲜人,而且全都是中层及以上的军官,不存在朝鲜士兵。

这帮朝籍日本军官,全是日本军校毕业的朝鲜亲王和两班贵族。

例如,日本陆军中将洪思翊,朝鲜大贵族,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一个无比坚定的精神日本人,军国主义分子,双手沾满了中国人和朝鲜同胞的鲜血。日本战败后,洪思翊被定为战犯,处以绞刑。

当然,洪思翊这样的“完全的精神日本人”在殖民时代的朝鲜并不多见。

即便日本人一直在强行推广所谓的“皇民化运动”,运用暴力、精神洗脑和物质利诱等各种手段,无孔不入的试图改变朝鲜人的民族认同,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日本人的奴役,做二等公民。

但无论怎么着,日本殖民者终究是不怎么放心朝鲜人的,打心底里,也瞧不上朝鲜人。

因此,日本的暴力机构对朝鲜人最开始是完全拒绝的。

渐渐的,在日本占领区的暴力机构中,朝鲜人被允许担任维持秩序的警察,但军队系统是从不向普通朝鲜人开放的。

因为,侵华战争初期,日军打的顺风顺水。尤其是在日本这种军国主义国家,当兵是特权,根本轮不着他们眼中的“劣等民族”上阵。

直到进入1938年4月,随着战线的扩大,侵华日军兵源愈发吃紧,日本这才开始在朝鲜设立“特別志愿兵”制度,宣布“效忠皇国、身体健壮”的“朝籍皇民”均可报名,但必须要经过专门的“背景调查”,以确保家族里面没有民族主义者、共产主义者。

不过,除了1939年成立的间岛特设队和1943年成立的半岛高射炮部队,日军招募的朝鲜人大多并未单独列队成编,而是被分散式编入了日军的各个师团。

无论是单独成编还是混编,这些朝鲜籍日军的活动范围主要都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少部分被派到了太平洋战场。

比如电影《登陆之日》里面的男主被日军强行抓去当关东军,遭到日本人各种欺凌,并参加了1939年对苏联的诺门坎战役的经历,还算比较符合历史情况。

还有刚刚说的那个“间岛特设队”,也在中国东北,专门围剿抗联。累计杀害抗联战士 172 人,抓捕 139 人,每个人的手上都沾满了中国军民的鲜血。

再看这位写下血书要“报效皇国”的关东军中尉——高木正雄。

1945年8月15日以后,他叫——朴正熙。

1945年8月,日本战败之际,朴正熙所在的第八步兵联队曾拒绝投降,甚至直接枪杀了过来劝降的苏联联络员和日语翻译。

这个第八兵联队的下层官兵,很多老家都是朝鲜半岛的。

不过,高木正雄中尉还是很惜命的。趁乱,他和另外几名半岛籍关东军一起乔装成朝鲜劳工,逃出了齐齐哈尔,并用尽了各种法子,最终回到了老家。

再后来,随着东亚局势的变化,韩国军队开放了对前朝鲜籍日本军官的招募,高木正雄,不,应该是朴正熙,又加入了大韩民国陆军,并遇到了自己的“贵人”——时任韩国陆军本部人事局局长金钟五(下图这位)。

对了,这个金钟五年轻时也当了一阵子日本皇军,因为在太平洋战场上立了战功,还得过一枚日本勋章。

好了,咱们还是说回话题。

按照史料记载,南京大屠杀朝鲜籍日军应该没有参与过,但东北和华北的暴行,还真不好说。特别是日本关东军,更属于一个朝鲜人扎堆的地方。

在那段岁月里,中国老百姓都叫他们“二鬼子”。

另外,讲到这个话题,自然也不得不再多说点,即,那些来自中国台湾省的台籍日军。

在吴子牛导演的《南京1937》中,就有这样的情节。

电影中塑造了一个亲历南京大屠杀的台湾兵形象。但注意了,这只是一种艺术加工,与真实历史并不相符。

跟朝鲜半岛的情况差不多,被殖民的台湾人是“二等国民”,再顺从的“皇民”,也没资格去当日本兵。

电影中的这个来自台湾的重藤支队,是1937年9月,日本参谋本部紧急抽调的台湾守备队。

他们只是驻防台湾的日本兵,并非是来自台湾省的兵!

该部在淞沪会战后,又参与了对常熟和无锡的侵略战争,但并未参加南京作战,1937年12月7日,就整编返回台湾了。

好了,咱们接着说台湾籍日军。

跟朝鲜的境遇类似,日据台湾初期,面对台湾民众风起云涌的武装反抗,日当局实行了残酷的高压统治。

同时又疯狂开展了所谓的“皇民化运动”,试图从精神、文化层面同化台湾人,将台湾视为日本本土的海外延伸,要台湾民众“效忠”天皇,接受日本人的奴役,放弃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认知。

常见的手段有,疯狂推广日语和军国主义教育、刻意贬低中华文化、教科书里用“东亚史”来代替中国史(这个似曾相识吧),鼓励“表现好”的台湾学生去日本留学等等;

此外,还大搞“创氏改名运动”,要求每个台湾人对公必须都有日本名字,各种跟政府打交道的活动,像上学、就业、办证件和执照等等都要用那个日本名字。

从1938年起,日本开始在台湾男性青年中征募“军夫”,作为预备役进行军事训练。

1942年,台湾总督府颁布《陆军志愿兵训练所生徒募集纲要》,日本这才开始“允许”中国台湾居民加入日军。

那些台湾人当中,既有真的被洗脑自愿加入的,也有半忽悠半强征的“壮丁”。

比如,有个叫作岩里正男的“皇民”,他的哥哥叫岩里武则,就自愿参加了日军,后来死在菲律宾。这个岩里武则,还被日本供到了靖国神社里面。

对了,这哥俩的中国名字叫做李登辉和李登钦。

不过,虽然确实有李家兄弟这种接受了全面洗脑的台湾人,但大多数台湾籍日军,都属于战争后期,被日本人半忽悠半强征的“壮丁”。

而且,日本对台湾人的戒备心,还是明显高于朝鲜人的。

毕竟,海峡两岸,那都是同文同种的中华民族。

在整个侵华战争中,台湾籍日本兵主要被派往太平洋战场上作战,对付的是美国人。

此外,跟朝鲜人能做到中高层不同,台湾籍日军当中几乎没有军官,都是被送去当炮灰的大头兵。

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在东南亚陆续俘虏了一些台湾籍日本兵。但考虑到他们人数不太多,还基本全是最低等级的士兵;

并且,根据《波茨坦公告》等相关国际声明,台湾就是中国的一个省。

所以,这些台湾籍日本兵当了一阵子战俘后,居然就稀里糊涂的从“战败国军人”,变成了“战胜国公民”。

战后,台湾籍日本兵大多被盟军直接送还老家,做回了中国人。

相比之下,朝鲜籍日军就比较复杂了,他们中既有普通大头兵,也有洪思翊这种官至中将的高级军官;更不乏朴正熙、金钟五这类的尉官级别的底层军官。

他们当中,有的以战犯身份接受了审判并处以极刑(洪思翊);剩下那些侥幸脱罪的,也都一度顶着“韩奸”的帽子,备受歧视。

然而,正如前面讲到的那样,随着东亚局势的变化,特别是后来朝鲜战争爆发,那些曾经的“韩奸”不仅借机会直接成功洗白了身世,居然还在韩国军政界顺利的扎下了根。

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美军搭建的物质基础上,现代韩国军队的一些传统作风,更像是从日本殖民时期发展而来的。比如,军中等级森严、霸凌严重,上级长官可以随意打骂、侮辱和惩罚士兵。长官对下属,可以像“皇帝一般”进行“统治”等等。

还有朴正熙时代定下的韩国陆军高呼“忠诚”的敬礼口号,甚至可以追溯到伪满时期关东军的训练口号:

这是1943年1月11日的《朝鲜总督府日报》的描述:

清晨,部队士兵在起床号声中起床,迅速列队,先参拜建国神庙和皇居祭宫,再前往小溪边进行洗漱,然后开始一天的训练。军纪是最值得骄傲的一点,每当行军礼时,士兵们都会高喊 "忠诚",并做出坚定有力的动作...

只是,到了韩军嘴上,因为发音接近汉语,以至于让很多中国人误以为韩国陆军喊的是——“葱-葱”。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五... 刘备从一个地摊小贩一路成长为开国皇帝,这一过程中的成就,离不开他身边那些谋士和武将的鼎力相助。在谋士...
原创 突... 作为一名深受历史吸引的爱好者,每次翻阅《贞观政要》,我都会被李世民应对突厥的智慧和策略所折服。突厥当...
触目惊心,这本相册上写了一个“...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纪念馆 藏有多本由侵华日军官兵 拍摄的相册 这些已经泛黄的历史影像 清晰...
原创 明... 在民间对明朝的评价中,主要存在三个负面的看法: 首先,明朝常常被描述为一个黑暗的时代。这一时期被许...
原创 努... 满洲八旗军服的历史演变 清太祖努尔哈赤几乎是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崛起,历经三十余年的艰苦奋斗,他创立了...
原创 他... 在古代,许多人对相面这一技艺颇有研究,巧妙地运用这一能力使得他们能够预测他人的成就与未来。靠着这些占...
原创 为...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的身份分别被描述为卖枣的和杀猪的,而刘备则是卖草鞋的。这些设定似乎是罗贯...
原创 此... 陈老师在《趣说历史》第一百九十四讲中提到,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每一位似乎都有一个死对头,他们之间的竞...
原创 唐... 道士爱上和尚,这种情节往往出现在武侠小说中,似乎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然而,唐朝时期却确实发生过类似的...
原创 晚... 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她不仅是当时最美的公主之一,且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尤为特殊。她的名字叫德...
原创 李... 因为有了李世民这位杰出的皇帝儿子,唐高祖李渊似乎在历史上的光芒就显得略微黯淡。李世民的成就和伟业无疑...
原创 三... 在三国那个风起云涌的历史时代,除了智勇双全如诸葛亮、司马懿之类的杰出谋士,还有吕布、关羽等冷酷无情的...
原创 临... 东汉末年,朝堂动荡,国家危机四伏,许多人都试图借机谋取权力。在这片乱世之中,董卓的名字赫然屹立,尽管...
原创 张... 我国的文学历史悠久而丰富,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类小说数不胜数。这些文学作品中,许多涉及军事、权谋等题材,...
原创 东... 东汉末年,汉室逐渐衰弱,社会动荡不安,群雄割据,局势堪比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众多势力互相争斗,形...
原创 秦... 各位朋友,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皇帝,但唯独秦始皇却没有留下一位皇后。这一现象引发了无数历史爱好者的...
原创 孙... 说起“生子当如孙仲谋”,大家第一反应便是辛弃疾在夸孙权的英明,但如果你听到“猘儿难与争锋也”这句话,...
原创 为... 《三国演义》这部经典的电视剧深深扎根于广大观众的心中,许多人对其中的角色和情节津津乐道。剧中,刘备所...
原创 曹... 在曹操的军事生涯中,有两个姓氏在他建立霸业的过程中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力量,那就是他的本姓曹以及夏侯姓氏...
原创 中... 有位德国专家曾经提出,中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部分原因是没有一个覆盖全民的宗教。这一观点听起来似乎别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