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一女道士爱慕一僧人,大胆表白被拒绝后,写下一首诗流传千古
迪丽瓦拉
2025-09-27 14:32:25
0

道士爱上和尚,这种情节往往出现在武侠小说中,似乎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然而,唐朝时期却确实发生过类似的故事:一位女道士爱上了邻近寺庙的和尚,并勇敢地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然而,这个和尚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的心意……

在唐朝,涌现了大量的诗人,其中不乏女性诗人。经过后人的整理,出现了“唐代四大女诗人”这一称号,她们分别是李冶、薛涛、鱼玄机和刘采春。这四位女诗人都以其卓越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也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在这四位杰出的女性中,李冶无疑最为出色,她被誉为“女中诗豪”。她的诗才令人惊艳,而她那波澜壮阔的一生,更是让人们对她充满了好奇和敬仰。

李冶就是那个爱上和尚的女道士。作为一名女性,为什么她会选择成为道士呢?难道她真的对道教有着深厚的兴趣?实际上,李冶并非出于自愿加入道观,而是她的父亲为了她的未来,强迫她走上了这条道路,而这一切的缘由,还得追溯到李冶创作的那首诗。

李冶自幼便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诗才。年仅六岁,她便写下了《咏蔷薇》这首诗,而这首诗的出现,也成为了她一生故事的开端。诗中的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实际上是在描写蔷薇花的成长过程。蔷薇需要搭上花架才能生长得更加整齐美观,否则它的藤蔓就会乱伸。李冶借此描写蔷薇的混乱,却不料被她的父亲误解,认为诗中的“架却”应是“嫁却”,以为女儿在暗示自己心中有些许焦虑和混乱,甚至疑心她已经在情感上早熟,可能有些不合常规的心思。于是,李冶的父亲决定将她送进山中的道观,期望她能远离尘世烦恼,修身养性。

李冶被送入道观的事,其实并非完全出于父亲对她的不满或担忧。唐朝时期,正值皇帝唐玄宗的“道教热”,许多人投身道教,甚至包括皇帝本身。唐玄宗一度迷恋道教,沉迷于《道德经》的注解,并要求全国人民学习道教经典,使得道观遍地开花,成了当时一股流行风潮。李冶的父亲看到了这个趋势,认为如果女儿能在道观中修习道法,不仅能获得修身养性的机会,或许还能得到皇帝的赏识,从而为家族带来荣光。

然而,李冶进入道观后,却完全没有按照父亲的意图行事。她并没有学习道教经典,而是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诗文、绘画和弹琴等艺术创作上。她的才华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使得她成为了道观中的风云人物,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她不仅与陆羽、皎然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与朱放、韩揆等名士有过交往。

在这些朋友中,李冶特别青睐一位名叫皎然的僧人。她清楚皎然的心志已定,专心求佛,不可能接受她的感情,但她依然怀揣希望,试图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心意。于是,她写了一首“情诗”送给皎然,诗中写道:“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当皎然收到这首诗时,立刻明白了李冶的心意,但他依旧心如止水,毫不动摇。

为了回应李冶的表白,皎然回赠了一首诗:“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这首诗表达了皎然的决心——即使是天女亲自来诱惑,他依然坚定不移,心如佛性,不为世俗所动。李冶读后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她并未因此与皎然断绝朋友关系,反而更加深了对他敬仰的心情。

尽管李冶在情感上屡屡受挫,她并未因此气馁。她与朱放、阎伯钧等人也曾有过一段真挚的情感经历,然而这些有志于成大事的男子,最终还是选择了寻找能为他们事业提供支持的婚姻对象,而非一个仅有文学才华的女子。在情场上的种种失败,使李冶渐渐看破了红尘,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八至》,其中感慨道:“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她意识到,人生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最终都不过是随风而逝的过客,唯有修身养性才是最为重要的。

年老色衰的李冶,在一个偶然的时刻收到了唐玄宗的邀请。她应召来到皇宫,文武百官已早早等候在大殿。许多人都拜读过她的诗作,称她为“俊媪”。虽然这个称号源自于她的才华,但“媪”字却让她的内心感到一阵莫名的刺痛。她听着周围人对她的赞美,聆听着皇帝的夸奖,内心却升起了一股无法言喻的失落感——如果当初她答应父亲的请求,放弃所有的艺术追求,成为宫中一名妃子,或许她的人生会更为光鲜亮丽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文...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期间经历了二十四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风貌。尽管在不同...
文史|明末清初夏县名宦、乡贤张... 保存于夏县司马光墓文物保护所的《侍御张君墓志铭》石刻,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立石,是迄今为止夏县...
原创 玛... 玛雅文明是美洲古代文明之一,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玛雅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原创 一... 大明通行宝钞这东西,说起来真挺讽刺的。明明印着 “天下通行” 四个篆字,边框还刻着龙纹,看着挺唬人,...
原创 刘... 刘备为何选择娶孙尚香?在中国古代,婚姻往往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家族乃至国家之间的联姻。刘备与孙...
原创 秦... 我们并不推崇封建王朝那种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反感。然而,秦始皇作为封建王朝的奠基人之...
原创 赤...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惨败,并不仅仅是因为他麾下谋士的智谋下降,而是受到了许多复杂因素的...
原创 三... 提到三国时期的北伐,大家通常会想到蜀汉的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然而,东吴似乎总给人一种保守自守的印象。实...
从射石没镞到千矢挽澜,古代神箭... 全文共2870字 | 阅读需6分钟 漫漫史籍中,以弓箭扬名的英杰豪侠着实不少。在中国古代,射艺是评判...
原创 毛... 毛泽东到底有多英明、伟大呢?黄克诚大将曾经做过一个很好的总结: 井冈山的红旗不倒,象征着中国革命...
原创 抗... 黄殿君是抗联老战士,1934年加入了抗联第一军,担任第二师师长曹亚范的传令兵。他回忆起1940年前后...
原创 三...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的声势已遍及华夏,他的威名传遍四方,几乎没有敌手。曹操,这位被称为...
原创 伏... 关羽,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以忠诚和勇猛著称,被尊奉为伏魔大帝,深受后人崇敬。然而,在《西游记》中,这...
原创 曾...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奥斯曼帝国曾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它的起点仅仅是安纳托利亚的一个小...
原创 除... 1941年的皖南事变,直接导致了新四军的几位重要领导人牺牲,其中包括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项英、副参谋长...
原创 高... 1957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叛逃事件——时任福州军区高炮第63师副师长...
原创 古... 在古代,武将的兵器往往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例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秦叔宝的双锏,还有霍去病的梅花枪,...
中华文明瑰宝:迄今为止“中国”... 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蕴藏着中华文明密码:制造于西周早期的何尊。在其内底铭文中“宅兹中国”四个字,是...
原创 假...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相互对立,局势极为动荡,战争不断。诸葛亮的北伐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
原创 宋... 公元976年,南唐灭亡,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这其中的痛苦与屈辱,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正如俗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