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投向刘表之前,曾在穰山与曹操展开过一场激烈的战争。刘备带领着数万兵力,其中有关羽、张飞、赵云、刘辟、龚都、周仓、关平七员大将,曹操方面则派出了主力阵容,许褚、夏侯惇、夏侯渊、于禁、李典、张郃、高览、乐进等大将相继登场。最终,尽管刘备方面英勇作战,但依然损失惨重,刘辟和龚都阵亡,数万大军几乎被全歼。刘备自己也仓皇逃入了深山,败军不满一千,狼狈逃窜。
当时刘备的兵力的确不小,荀彧曾给曹操写信,告急求援,信中提到刘备在汝南集结了数万兵力,而其中刘辟和龚都的兵力占据了重要地位。荀彧特别提到,刘备正准备乘虚而入,攻击许昌,曹操必须尽快回师迎战。按古人“无三不成数”的说法,刘辟和龚都的兵力至少三万人以上。当刘备带领兵马从古城出发,沿途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也都配合出战,刘备带领的队伍共约四五千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双方的对战阵容基本平衡,战斗的结果却让人唏嘘。
有人可能会质疑,赵云的武功为何排在了最前面。毕竟在白马坡战役中,关羽骑着赤兔马几乎无敌,英勇斩杀颜良、文丑,身上积累的战功更为显赫。然而,赵云无疑是穰山之战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将领。在曹操的阵营中,许褚被视为曹军中的猛将,但在与赵云的较量中,虽然许褚极具威猛,依然无法撼动赵云的英勇。两位大将的较量,持续了三十回合,最终未分胜负。此时,关羽和张飞正从不同的方向进攻,意图配合赵云联合进攻曹军。
曹操似乎意识到自己无法直接与赵云抗衡,于是便派遣了夏侯惇和夏侯渊等人增援,而赵云则独自迎敌,展现了出色的单兵作战能力。尽管许褚、李典、于禁联手进攻,赵云依然如铁壁般坚守,显现了他在战场上的非凡能力。许褚甚至在与赵云的对决中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并未能取得胜利,直至赵云冲阵杀掉高览、打败张郃等。值得注意的是,关羽和张飞虽然同样英勇,但此时他们的情况较为不利,关羽救援刘辟时,遭遇了夏侯渊的围攻,而张飞则被乐进重重包围,形势一度危急。
在赵云的英勇抵抗下,虽然刘备方面的军队损失惨重,但赵云的表现则堪称出类拔萃。在曹操阵营中,除了高览的死外,其余的大将并未在赵云面前占得什么便宜。曹操对张郃和高览的评价极高,认为他们可以改写战局。曹操曾特别称赞张郃、和高览,认为他们如果早些投靠,必能为曹军带来巨大胜利。
纵观穰山之战的全局,尽管刘备最终以惨重的代价逃脱,但赵云无疑是战场上的最大亮点。在许褚、夏侯惇等曹操主力将领的夹击下,赵云依旧展现了超凡的单兵作战能力,杀退敌军,令人钦佩。而关羽和张飞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相较而言稍显逊色,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指挥调度和对敌形势的把握上,刘备的劣势。
赵云能在穰山一战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显现出他非凡的武力与战术智慧,因此他无疑当得起“武功第一”的称号。而关羽、张飞则尽管屡建奇功,但在这场决战中,似乎没能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战力。若将整个战役作为衡量武功的标准,赵云的表现无疑是最为突出和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