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揭秘:哥伦布如何改变世界格局?
迪丽瓦拉
2025-09-27 04:03:39
0

每天带你穿越时空,解锁尘封的精彩瞬间!

晨雾中的三艘帆船驶向未知,哥伦布的航行改变世界,带来荣耀与争议。
文|潇湘倦客

1 晨雾里的启航

1492年8月3日清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巴罗斯港还笼罩在薄雾中。那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早晨,码头上零星有几个送行的渔夫,没人注意到,三艘小船悄悄解缆,逆着瓜达尔基维尔河的水流,缓缓驶向大海。

走在“圣玛丽亚号”甲板上的是一个面容黝黑的意大利人,他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不是王室贵族,甚至说不上是正统的航海官员,他此刻站得笔直,目光没有离开过地平线,仿佛能看穿浓雾后的世界。

多年来他在里斯本港、热那亚港、甚至伦敦和巴黎游说过无数权贵,全都碰了壁。最终,是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答应赌这一把,哪怕只是为了和葡萄牙在海上争霸的一口气。

据当地考古学者研究,巴罗斯港坎波斯遗址下确实出土了大量15世纪的陶器碎片与铁制工具,那些沉默的残片,印证了这里当年是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2 一场压上性命的远征

这不是一支庞大的船队,甚至可以说有点寒酸。三艘船,“圣玛丽亚号”最大,大约100吨排水量,是哥伦布的旗舰,船身宽阔但不快,船员39人;“平塔号”稍小,约50吨,速度较快,搭载26人;最小的“尼尼亚号”,只有22名水手,在当时只是海上跑短线的小型帆船。

这87人,并非训练有素的皇家舰队成员,多数是西班牙南部的渔民、冒险家,或是债务缠身、无处可去的穷汉。

哥伦布自己也清楚这趟航程危险重重,因此极力说服王室,在船上配备了官方文书人员:有记录日记的书记员,有翻译(考虑到可能与“东方人”打交道),甚至还有一名由王室派出的稽核官,专门监督哥伦布的行动。

这批人带着不同的目的启航,但他们都知道一点:这趟航程,不一定能回的来。

3 恐惧、怀疑与坚持

离开加那利群岛后的日子,船队真正进入了无垠的大西洋。无边无际的海面,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涛汹涌,几乎没有陆地的影子,只有漫天星辰作伴。

哥伦布在日记中曾写到,“人心开始动摇,船员们抱怨连连,担忧自己已偏离了能返回家乡的航道。”

一些水手甚至产生了将哥伦布推入大海、自己掉头回国的想法。面对船员们的情绪,哥伦布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他用亲切的话语一遍遍安抚士气,他深信“只要一直向西,就能抵达富庶的东方。

哥伦布的信念来自《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他对对香料、黄金和丝绸的渴望成为他不惜一切的动力。正是这种执念,使他在整个船队恐惧与怀疑中依然前行。

1492年10月11日,就在就在航行的第六十天时,船员们突然发现海面上漂浮着的芦苇枝和加工过的木棍,这令所有人激动不已,哥伦布命令船队全速前进,大家都明白,陆地就在不远处。

4 新大陆的发现

10月12日凌晨2点,“平塔”号的了望员罗德里戈·德·特里亚纳发出了改变世界的呼喊:“陆地!陆地!”

曙光初现时,一座绿意盎然的岛屿展现在疲惫的船员面前。哥伦布后来将这个巴哈马群岛中的岛屿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神圣的救世主”。

哥伦布率先乘小艇上岸,另外两艘船的船长紧随其后。当这些衣着奇特的陌生人踏上沙滩时,岛上的居民有的躲进丛林,有的在隐蔽处偷看,更有大胆者向来客赠送礼物。

哥伦布和船员们跪倒在地,流着欢喜的眼泪,抚摸着土地感谢上帝。随后哥伦布以西班牙王室的名义宣布占领该岛。

一个历史性的误会也由此产生:哥伦布坚信他到达的是印度周边的岛屿,因此将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这一称呼沿用至今,尽管他踏上的是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美洲。

5 航海背后的筹谋

哥伦布的成功绝非偶然。历史资料显示,他自小对航海有着浓厚兴趣,为获得航海所需支持,曾向多国王室游说,却多次碰壁,甚至一度陷入困境。

最终得到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的资助。这对君主夫妇当时正急于寻找绕过奥斯曼帝国控制的东方贸易新路,哥伦布的计划正合他们心意。

同时代的技术进步为远航提供了可能:15世纪末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都为哥伦布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

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是关键因素。当哥伦布发现美洲返回西班牙后,王室立即请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对新发现土地的主权,导致1493年“教皇子午线”的划定。

▲ 《1492:天堂征服者》于1992年10月8日在西班牙上映,讲述了哥伦布航海的故事

6 荣耀与殖民的阴影

1493年3月,哥伦布返回西班牙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带回了黄金、珍奇动植物和几个“印第安人”样本,让整个欧洲为之轰动。

但荣耀背后是殖民的阴影。在1493年的第二次航行中,哥伦布在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建立了殖民地并担任总督。他将岛上的印第安人分配给西班牙移民充当奴仆和庄园劳工。

当年登陆时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这些人温顺、强健,容易被驯服。”,同时却已盘算着如何奴役他们为西班牙开采黄金。

当哥伦布在1506年去世时,西班牙已在美洲建立起永久性的殖民地,原住民人口因奴役和疾病已开始锐减。

哥伦布的远航究竟是文明交流的开端,还是殖民掠夺的序幕?至今仍在历史评价中引发激烈争论。他的航行打破了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的局面,却也开启了欧洲对世界的征服史。

参考文献

《哥伦布:改变世界的皈依者》

《大航海时代的真相》

————☀本文完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收藏、留言

延伸阅读:

历史上的航海发现:秦始皇“以海为疆”的想象与实践

揭秘!芝罘岛见证的始皇帝海上霸业:三登海岛背后的帝国谋略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什么是黄帝纪年,为何革命党人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长夜。不到两个月,十余省纷纷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然...
原创 苏... 许多人提到犹太自治州,脑海里可能立刻想到巴勒斯坦、特拉维夫以及中东的沙漠地区。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苏...
原创 盘... 按照谥法的规定,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是祖,而守成皇帝的庙号则为宗。虽然历史上也有个别例外,但大部分王朝...
原创 三... 一提到三国时期,我们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形象往往是那些智勇双全、运筹帷幄的顶级谋士。比如诸葛亮的神机妙...
原创 黄... 1940年11月,江苏海安的我军指挥部内,一场紧张激烈的争论正在展开。争论的双方身份差异明显,其中一...
原创 匈... 2012年4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待中国访问团时提到,匈牙利和中国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那就是两国都...
原创 此... 清朝末期,列强纷纷入侵,国家危在旦夕。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百姓疾苦,生死未卜。社会动荡,灾难不...
原创 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句话非常恰当地描述了毛主席的伟大一生。他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还对世界...
原创 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在此时被重新整编为八路军,分成三个主力师,每个师下设四个主力团,合...
原创 为... 网友们常说,项羽虽是英雄,却未能得到天下,而刘邦这个小人却最终得了天下,真是天理不公。然而,项羽为何...
原创 刘...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杀手,许多人立刻会想到马忠,因为关羽和黄忠都是死在了马忠的手上。但其实,三国中真...
原创 长... 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时,长春已经被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围困了将近半年。驻守在长春的国民党东北剿总...
原创 日...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全国人民顿时欢欣鼓舞,喜悦的情感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然而,...
别错过!《三国:谋定天下》社交... 朋友们,在众多SLG游戏中,能把社交和竞技完美结合,还注重智慧较量的并不多。但《三国:谋定天下》做到...
原创 越... 纵观历史,我们常常看到某些历史人物与特定的时代紧密相连,就像越王勾践与春秋战国的关系一样。虽然勾践的...
原创 李... 前言 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在他退位时留下了14个字,这段话看似简单,却隐藏了深刻的预言。更令人惊讶...
原创 国... 戴笠是中国近代史中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做了许多不为人称道的事情,但他在国民党兴衰的历史中...
原创 赵... 张闾琳站在祖父张作霖的墓前时,周围的人并未认出他是谁。他的声音充满情感,嘶哑而急促,尽管言辞略显不准...
原创 难... 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大致可分为三界——神、妖、人。每一界都有一位掌管者。在这些界限中,...
原创 唐... 最近有一个问题在网络上热议,直到现在它的热度才稍微有所下降,所以小编才鼓起勇气,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