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其4个兄弟结局如何?无一善终
迪丽瓦拉
2025-09-27 08:04:10
0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64岁的杨坚在仁寿宫养病,尚书左仆射杨素等四人在仁寿宫侍疾,皇太子杨广被父亲杨坚安排住在了大宝殿。见父亲病重,杨广便打算提前为自己登基做准备,所以便给尚书左仆射杨素写了一封信,杨素也给杨广回了信。

然而送信的宫人误将给太子杨广的信送到了杨坚的手里,杨坚看到后大怒。

天刚刚亮的时候,独孤皇后去世后十分得宠的宣华夫人出去更衣,被杨广轻薄;宣化夫人回到杨坚寝宫的时候神色慌张,在杨坚的逼问下才告知文帝:太子无礼。

杨坚十分生气地捶着床,后悔将杨广立为皇太子,随即便将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召来,打算废掉杨广的太子之位,复立嫡长子杨勇。然而柳述与黄门在起草敕书的时候,被杨素得知了此事,杨素随即便告诉了杨广。

为了不被废,杨广随即便假传圣旨,将柳述与元岩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理狱。

并且迅速将东宫的裨将士兵调来仁寿宫,至于后宫诸人全部被赶到了别的房间。

没多久的功夫,隋文帝杨坚便去世了,终年64岁。

在隋文帝杨坚去世的第八天,皇太子杨广在仁寿宫登基,成为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大业;这便是我们熟悉的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所生的次子,除了继位的杨广外,独孤伽罗还生有四个儿子。杨广继位后,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做了20年太子的杨勇,成杨广第一个要除掉的目标

了解历史的应该知道,隋炀帝杨广并非隋文帝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嫡长子,而是嫡次子。而且在杨广被封为皇太子之前,是其长兄杨勇为太子。

杨勇作为杨坚的嫡长子,自然首先跟父亲杨坚“荣辱与共”。

在北周时,杨勇便因为祖父杨忠的功劳而被封为博安侯;

后杨坚掌握大权时,杨勇被立为世子,封长宁郡公;

580年也就是大象二年时,杨勇奉命统领北齐之地;没多久被召回京城,晋为上柱国、大司马;

次年,其父杨坚继位登基建立隋朝后,杨勇便被直接立为皇太子,而且杨勇的权力非常大,可参与朝中所有大小事的决断。

然而杨坚虽然给了杨勇太子应有的权力与尊荣,却没有给他父亲对儿子的信任。

在有一年的冬至时文武百官在朝见隋文帝后,也朝见了太子杨勇,杨勇也很高兴的接受了朝臣们的祝贺;此事惹得隋文帝极为不满,不仅认为太子违反了礼制,而且下令群臣不得再朝见杨勇。

自此杨坚对太子的宠爱与信任日益减少,反而对其越来越怀疑。

若单是杨坚失去了对太子宠爱的话,杨勇或许凭着母亲对他的宠爱还能守住太子之位;然而一生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绝不生遗腹子”的文献皇后,又怎么能接受自己的儿子宠爱妾室,而将元妃气出心病没多久便去世了呢?

杨勇的元妃去世后,杨勇便让宠爱的云昭训来管理太子宫,这不得不让文献皇后怀疑是太子与云昭训合谋害死了元妃,所以文献皇后不仅对杨勇加以责备,而且还着人前去调查元妃的死因。

此事被一心想要谋夺太子之位的杨广得知,便故意在母亲面前表现出与发妻萧妃的恩爱。

这让文献皇后更加厌恶杨勇,而更爱喜欢次子杨广,这让杨勇感到很害怕;杨坚得知后便派尚书左仆射杨素前去观察太子杨勇的作为,而杨素早已站在了杨广这边,便故意激怒杨勇,让其说一些抱怨的话。就这样杨勇在杨广与杨素的设计下,成功被废掉了太子之位。

而理所应当,作为次子的杨广被立为新的太子。

被废掉太子之位的杨勇很想要面见父亲,告诉父亲自己的冤屈,但是在杨广与杨素的刻意阻拦下,杨勇始终都未能如愿。直到杨坚在仁寿宫卧病在床时才得知自己冤枉了长子杨勇,如此便有了开头的一幕,虽然杨坚准备废杨广恢复杨勇的太子之位,但是在杨勇与杨素的阻拦下,只能饮恨而终。

历朝历代的废太子几乎都不会善终,杨勇也不例外。

杨坚去世后,登基的隋炀帝杨广,便“帮”自己的父亲杨坚拟了一份诏书,直接赐死了杨勇。

至于杨勇的子嗣们,则被全部流放济南。

虽然杨广下旨将侄儿们流放,但实际上杨勇的家人大多都被弟弟所杀。

原本应当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却落得一个自己被赐死、家人被流放(大多被杀)的结局。

对册立杨广为皇太子有意见的杨秀

杨秀是文献皇后所生的第四个儿子,公元581年也就是开皇元年,杨坚登基建立隋朝后便将四子杨秀封为越王,后不久改为蜀王;12年后杨秀被任命为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前往蜀地镇守。

杨秀不仅容貌雄伟而且为人豪爽,朝中臣子都对他极为尊重。杨坚便京城对文献皇后说:四子杨秀一定不会善终的,我在的时候不需要担心,但若是他的哥哥登基,杨秀肯定会造反!

在兵部侍郎元衡为杨秀请求扩大部属遭到文帝反对后,杨秀便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奢侈,追求享受。就连车马服饰的规格都要比照着一国之君的样式来,公元600年其长兄杨勇的太子之位被废、二哥杨广被立为新太子时,杨秀颇有意见。

杨广得知四弟对自己做太子有意见后,便暗中安排杨素收集弟弟的罪状,方便在文帝面前说尽杨秀的坏话。果然杨秀因此而失宠,甚至因为耿直直言而差点被文帝斩杀。杨广则是趁机制作了一个木偶,木偶上写着文帝的名字,埋在了华山之下。然而杨广在让杨素假装无意间挖了出来,杨广还写了一篇指责问罪的檄文放到了杨秀的文集之中。

等一切安排妥当后,杨广再将四弟的过失都上奏文帝。

文帝对四子大为失望,便将杨秀贬为庶民,软禁了起来,不允许其与妻儿相见。

后来杨坚也是放松了对四子的看管,让其与家人能时常见面,并且准许其子同其一起居住。

然而到了公元605年,也就是大业元年,在位的皇帝已经是隋炀帝杨广。杨广本就对四弟心存芥蒂,登基后便下令对杨秀严加看管,仍旧将其禁锢着。

就这样,杨秀又被二哥杨广幽禁14年之久。

公元616年,因瓦岗寨首领李密占领了洛口,使得游幸江都的隋炀帝不能西归,只能滞留在江都。而隋炀帝却不打算回京城,打算以丹阳为新都。然而扈从隋炀帝的禁卫军大多都是西北关中人,在江都时间久了便思念家人。然而隋炀帝又没有回去的打算。

所以这些禁卫军便以宇文化及为首领,决定叛杀隋炀帝。

宇文化及想要谋立杨秀为新帝,但是其左右都认为杨秀很难驾驭,决不可扶持杨秀。

宇文化及觉得有道理,便将杨秀以及诸子全部处死了。

杨秀虽然不是二哥隋炀帝所杀,但被幽禁多年不得自由却是因为杨广。

被幽禁而死的汉王

581年,也就是开皇元年,文献皇后所生第五子杨谅被封为汉王;

12年后,杨谅被加授为上柱国、右卫大将军;

597年,也就是开皇17年时,杨谅出任并州总管,隋文帝巡幸温汤时亲自将幼子送到并州上任。而且杨坚十分宠爱幼子,让其不必事事拘于律令。

根据《汉书》的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内蒙古河套、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

所以杨谅便自认为自己统领着天下精兵之地,而开皇二十年长兄杨勇因被进谗言而被废掉太子之位后,杨谅便闷闷不乐,心中有了想要谋反的想法。为此他劝说父亲文帝:应当加强防备重镇太原。文帝便下旨修缮兵器,储藏在并州。与此同时,杨谅还招纳了很多流离失所的人,养在自己麾下,以待来日起兵之用。

仁寿四年,隋文帝去世,隋炀帝登基。

杨广本就十分忌惮手握重兵的幼弟杨谅,登基后自然要除之而后快。所以便在登基后派车骑将军屈突带着文帝的诏书,将杨谅召回京城。

杨谅并未上当,看出了这是二哥的计谋,所以便打算起兵。

总管司马皇甫诞劝说杨谅万不可如此,杨谅一气之下便将皇甫诞囚禁起来;

汉王府谘议参军王頍劝说杨谅:因将士们的家人大多都在关西,若是大王以这些将士为主力的话,建议长驱直入,夺取京师。杨谅并未完全听从王頍的建议,便宣称:王素谋反,要诛杀杨素,“清君侧”。

然而杨谅终究是没能成就大事,被杨素大败,最终只能请求投降。

满朝文武百官都建议隋炀帝直接处死杨谅,但是隋炀帝并未直接将其处死,而是将杨谅贬为庶民,幽禁而死。至于杨谅的儿子杨颢,也跟父亲一起被幽禁。

618年时,杨颢被宇文化及所杀。

杨坚五子中唯一一位没有活到杨广继位的儿子

公元571年,杨坚第三子杨俊出生,10年后,也就是开皇元年杨坚正式登基称帝建立隋朝。作为杨坚第三子,杨俊自然会“子凭父贵”,而被封为秦王,虽然这一年杨俊年仅11岁。

开皇二年正月,杨俊被授予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阳刺史等职;

次月,杨俊又被加封为右武卫大将军,奉命统领关东兵。

在开皇三年时,隋文帝杨坚废除河南道行台省,并命三子杨俊为秦州总管,奉命管理陇西诸州。

虽然杨俊年纪轻轻,但是已经成手握重兵、统领一方的秦王。

开皇四年(584年),14岁的杨俊回到京城,迎娶自己的王妃崔氏;因杨俊迎娶新妃杨坚大摆宴席;而且还宴请了杨俊秦王府的属官,给与他们不少赏赐。

杨俊成婚两年后,王妃崔氏生下嫡长子杨浩,杨坚十分高兴,下旨赏赐百官。

而杨俊为人慈爱,一开始名声还是很好的。杨坚得知后很是欣慰,便好好得奖励了儿子。

然而慢慢地杨俊却变了,不仅越来越奢侈,不遵法度,而且因放债收利让秦地的百姓都是苦不堪言。杨坚得知此事后,便派人前去调查,因此案受牵连的达到了一百多人。

即便是如此杨俊仍旧没有悔改的意思,继续大修自己的秦王府。不仅设置浑天仪、测景表,还建造水殿,用香粉来装饰墙壁,用玉与金来制造台阶.....可以说杨俊修建的水殿是极尽奢华。而杨俊则是在修建好的水殿中,与宾客歌妓宴饮作乐。

崔王妃因为杨俊好色而心生嫉妒,便在杨俊吃的瓜中下毒,杨俊因此而身体越来越不好。

杨坚因为儿子如此骄纵奢侈,而将其直接召回京师,免去他所有的官职,只让他做秦王。

即便是左武卫将军刘升、尚书左仆射杨素都为杨俊求情,杨坚也没有对儿子网开一面。

杨俊虽然得以重新回到了秦王府,但是因为王妃下毒身体已经越来越差,口中若是含着银器的话银器便会变黑,以至于到后来病重到不能起身;只能派人前往京城代自己谢罪。

因为杨俊的病情加重,大都督皇甫统上疏文帝希望文帝能够看在秦王病重的情况下恢复他的官职,但文帝并没有同意。一直到一年多以后,文帝才终于恢复了杨俊上柱国的职位。

然而开皇二十年六月,杨俊在秦王府病逝了,年仅30岁而已。

杨坚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后,只是哭了几声便下令将杨俊所有奢华的遗物都烧掉,并且下旨下葬秦王杨俊时一定要节俭,以便后世效仿。

杨俊是杨坚五子中最先去世的一个,其实与其他被幽禁而死或者被叛乱者所杀的兄弟们相比,杨俊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呢。若是杨俊能够活到二哥杨广继位的话,也不会善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贺... 在1955年的大授衔仪式上,贺晋年的军衔在所有副兵团级干部中是最低的,只有少将衔,而且还是名义上的“...
【志解阿坝】8月4日 沙窝会议... 8月4日沙窝会议召开 历史上的今天 1935年8月4日至6日,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
原创 坤... 提到坤宁宫,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历代皇后的寝宫。毕竟,坤宁宫在传统上是皇后所居住的地方,是象征着母仪...
原创 刘...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两千多年历史中,托孤之臣屡见不鲜。然而,诸葛亮的托孤之举堪称最为独特且具有典范意义。...
原创 “... 关于是否攻打蜀国的问题,司马懿的态度始终有其独特的考量。他作为曹魏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其不伐蜀的主要...
商汤=汉谟拉比?揭示西方伪史论... 最近网友发现了一篇奇葩论文 ,论证汉谟拉比大帝其实是商汤: 这篇论文的核心观点是通过语言同源追...
原创 为... 要理解叶利钦的决策,我们首先需要分析苏联当时的困境。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苏联的局势已经陷...
原创 看... 罗伯特·赫德,一位来自英国的男人,19岁时便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作为一名翻译。他在中国的事业轨迹堪...
原创 日... 八十年后的集体失语,正改写着东亚的地缘密码。东京永田町那盆精心修剪的松树盆栽,仿佛预见了石破茂取消战...
原创 南... 趁着电影的热度,一个老话题又被网民拎出来讨论—— 朝鲜/韩国人,是否参与过南京大屠杀。 在之前的一段...
原创 刘... 1956年,刘毓标,这位曾经在华东军区装甲兵任职的政委,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抉择:他需要决定是转业...
原创 2...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曾指出,要实现刘备集团称霸天下,必须具备两个关键条件:首先是在地理上控制荆州和...
原创 六... 仓央嘉措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六世达赖喇嘛,以其尊贵身份和崇高地位,成为万人仰望的宗教领袖。然而,尽管他...
原创 袁...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时代,英雄辈出,时局如棋盘,波澜壮阔。袁绍作为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政治军事人物,其命运...
独孤修德手刃王世充,罗士信孤城... 话说王世充侥幸没被处死,奉唐高祖李渊的命令流放蜀地。他刚收拾好行李,带着家人准备从雍州(今陕西西安一...
原创 她... 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轻易地叫出其中关键人物的名字。 在杨家...
历史学家许倬云去世,享年95岁 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当地时间8月4日在美国匹兹堡去世,享年95岁...
原创 战... 宋国的兴衰:从辉煌到灭亡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之间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诸侯争霸,群雄并...
原创 历... 电视剧中常常呈现“鬼子进村”的场景,通常是几名日军拿着枪冲进村庄,村民们吓得四散逃离,形象简单而直接...
原创 家... 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刘先生的书房里,有一个紫檀木盒被妥帖地安置在博古架最显眼的位置。木盒内铺着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