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蒋在辽沈淮海重用“三才将”:庸才是杜聿明,蠢材和奴才是谁?
迪丽瓦拉
2025-09-27 04:33:05
0

蒋军的失败和其领导层的错乱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一百多万国民党大军的溃败,几乎成为蒋介石命运的转折点。在小说《特赦1959》中,叶立三这个以韩浚为原型的角色,面对王耀武时,感慨万千:“老头子在军事上重用了奴才、庸才、蠢材,华东战场交给您指挥,现在一败涂地,我简直感觉像做了一场梦。梦中还有数百万大军,可一觉醒来,却什么都没了,干干净净的……”这番话让人不禁深思,究竟是谁的指挥错误,导致蒋军的惨败?叶立三提到的庸才,是否就是杜聿明?杜聿明为何能获得蒋介石的青睐,即便在两场重大战役中,他的指挥都显得如此无能?如果他是庸才,那么他身边的那些人,譬如蠢材和奴才,又是指谁呢?

杜聿明,作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早年晋升非常迅速,仅次于胡宗南。1924年考入黄埔,1928年晋升中校,1930年升上校,1932年更是晋升为少将。不到四十岁,他便成为第五集团军中将总司令,管辖五个军,且兼任昆明防守司令。他参与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在这两场战役中,都承担了重要的指挥职责。根据黄埔四期生林伟俦的回忆,杜聿明在1948年被任命为第四任指挥官,开始指挥东北的战局。他到达葫芦岛后,立即召集国民党各师长开会,评估局势。杜聿明决定采取守势,针对塔山一带采取扫荡行动。

然而,杜聿明的指挥策略并未起到任何挽救东北战局的效果。相反,他所采取的一系列人事调整和指挥决策,进一步加剧了混乱。首先,他以“整训”之名,加强了对第六十军的管控,派出了风纪检查组,并插手任命了“联络参谋”。这一举措引发了军内的不满,尤其是副官长张维鹏指出,杜的做法让第六十军陷入了被孤立的境地,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困境。杜的“整顿”不仅没能提升军队的士气,反而让蒋军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最终,卫立煌的宽容和灵活处理方式在这场危机中显得尤为突出。

卫立煌在东北的处理方式与杜聿明截然不同。他宽容且善于协调,注重拉拢人心,避免过多的调整和打压下属,这一点深得人心。相比之下,杜聿明的“一刀切”策略让人心惶惶。彭杰如回忆,当时的东北战局混乱不堪,杜的指挥失误让葫芦岛的国民党军士气低落,直到战局急转直下,他才开始匆忙安排撤退,但由于信息封锁,许多部队并不清楚具体的撤退计划,混乱一片。杜的失误甚至让各部队的撤退工作充满了混乱和不可预测性。徐州的指挥也没有改善这种局面,反而暴露了杜的领导能力和执行力的严重不足。

更让人痛心的是,杜聿明在撤退时不仅未能妥善指挥,还导致了军队的进一步溃败。当时,杜聿明怀疑郭汝瑰是地下党成员,因此对撤退计划严格保密,连“国防部”都未被告知。然而,徐州周边的商人和达官显贵们却早早得知了消息,导致军队的撤退通道被堵住,指挥所的撤离更是混乱不堪。许多指挥官和士兵都因为撤退计划的不透明而陷入混乱之中。

杜聿明的指挥不善和决策失误,最终导致了蒋军的彻底溃败,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蒋军内部的将领们对他的领导已经失去信心。在辽沈和淮海两场大战中,杜聿明的无能指挥直接或间接地断送了一百多万蒋军的生命。而且,杜聿明对邱清泉等部下的冷漠态度,也让他在军中积累了许多不满。以至于,在撤退时,邱清泉等部下干脆不再听从他的指挥,甚至选择独自行动。

在这种情况之下,杜聿明的上司刘峙也显得不堪一击。刘峙被蒋介石任命为徐州“剿总”的总司令,却因其指挥无能,成为了蒋军中最受诟病的将领之一。许多军官在回忆录中都提到,刘峙是典型的败军之将,尽管他在蒋介石眼中是忠实可靠的“福将”,但其无能的表现已经让许多将领丧失了信心。刘峙的指挥风格使得国民党军的防线屡次崩溃,直至整个徐州防线完全崩溃。

与杜聿明和刘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诚。尽管陈诚也并非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但他的忠诚和对蒋介石的服从使他在蒋军中屡屡获得提升。杜聿明回忆,陈诚在东北担任行辕主任期间,不仅改组了陈明仁等人,还试图通过“大换血”来加强自己的权力,这让东北的将领们极为不满,甚至有人喊出了“杀陈诚以谢天下”的口号。

总的来说,蒋介石偏爱忠诚的庸才、奴才和蠢材,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了蒋军一败再败。正如许多将领的回忆所揭示的那样,蒋介石宁愿重用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也不愿用那些有能力、有独立判断力的人。杜聿明、刘峙和陈诚的案例无疑展示了蒋军内部的腐败和无能,这也是蒋介石在战场上屡屡失败的深层原因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句话非常恰当地描述了毛主席的伟大一生。他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还对世界...
原创 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在此时被重新整编为八路军,分成三个主力师,每个师下设四个主力团,合...
原创 为... 网友们常说,项羽虽是英雄,却未能得到天下,而刘邦这个小人却最终得了天下,真是天理不公。然而,项羽为何...
原创 刘...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杀手,许多人立刻会想到马忠,因为关羽和黄忠都是死在了马忠的手上。但其实,三国中真...
原创 长... 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时,长春已经被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围困了将近半年。驻守在长春的国民党东北剿总...
原创 日...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全国人民顿时欢欣鼓舞,喜悦的情感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然而,...
别错过!《三国:谋定天下》社交... 朋友们,在众多SLG游戏中,能把社交和竞技完美结合,还注重智慧较量的并不多。但《三国:谋定天下》做到...
原创 越... 纵观历史,我们常常看到某些历史人物与特定的时代紧密相连,就像越王勾践与春秋战国的关系一样。虽然勾践的...
原创 李... 前言 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在他退位时留下了14个字,这段话看似简单,却隐藏了深刻的预言。更令人惊讶...
原创 国... 戴笠是中国近代史中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做了许多不为人称道的事情,但他在国民党兴衰的历史中...
原创 赵... 张闾琳站在祖父张作霖的墓前时,周围的人并未认出他是谁。他的声音充满情感,嘶哑而急促,尽管言辞略显不准...
原创 难... 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大致可分为三界——神、妖、人。每一界都有一位掌管者。在这些界限中,...
原创 唐... 最近有一个问题在网络上热议,直到现在它的热度才稍微有所下降,所以小编才鼓起勇气,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
原创 隋... 隋炀帝,这位皇帝一直以来都被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他几乎没有受到过正面的赞扬,反而成...
原创 西... 在三国时期,蜀汉在公元263年就已经被司马昭灭掉了,但直到17年后的公元280年,西晋才最终消灭东吴...
原创 太... 前言 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其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其...
原创 如... 历史的发展常常是必然的,很多人对这一点没有深刻理解,他们往往会把历史事件归结为某个个人的功劳,而忽视...
原创 守... 提到“首富”这个话题,我们常常会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现代的中国企业家马云、王健林,当然还有全...
原创 项... 要弄清楚鸿门宴后项羽为什么没有杀项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项伯究竟是谁。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他与项羽的父...
原创 韩...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冬季,韩宋王朝的君主韩林儿去世。普遍认为,韩林儿的死与朱元璋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