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朝鲜首都平壤,跳水池里的跳水运动员,好不惬意。
七十年代,朝鲜的伙食,还有火锅和美酒。
七十年代,朝鲜首都平壤的行人,打着领带的男人,身后是高大的建筑。
在20世纪70年代,朝鲜半岛的局势依然紧张,但朝鲜国内却呈现出一派独特的景象。当时的朝鲜老百姓,在领袖金日成的领导下,过着一种被官方宣传为"幸福"的生活。这种"幸福"的背后,既有真实的生活改善,也有严密的意识形态控制。
70年代的朝鲜正处于"千里马运动"的后期阶段。这个始于50年代末的经济建设运动,旨在通过群众动员和劳动竞赛来快速实现工业化。在平壤等城市,新建的工厂拔地而起,工人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生产。农村地区则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农民们集体劳动,按工分分配粮食。从表面上看,朝鲜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在重工业领域。
这一时期朝鲜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鲜明的特点。城市居民大多住在国家分配的公寓里,虽然面积不大,但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每个社区都有配给站,定期分发粮食、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医疗和教育完全免费,识字率在当时的发展中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儿童从小接受系统的思想教育,学习金日成的革命历史和主体思想。
在物质生活上,70年代的朝鲜老百姓确实比50年代战争刚结束时有了明显改善。由于苏联和中国的援助,以及本国重工业的发展,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相对稳定。城市家庭开始拥有收音机、自行车等"奢侈品",农村地区的电气化也在推进。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朝鲜老百姓的生活仍然简朴,很多现代消费品都十分罕见。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苏联的倒台,朝鲜经济大滑坡,一下子就进入了苦难的行军,苦日子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