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是一座极具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境内现存248处有迹可循的重要革命遗存、128个烈士命名镇村、17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纪念展馆,它们记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盐城人民走过的光辉革命历程和为革命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蕴含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财富。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时强调,“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盐城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盐城考察时重要指示精神,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伟大抗战精神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凝聚育人合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先后出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案》《盐城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以系统谋划为思政教育“定盘导航”。成立由39名专家组成的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联合5所驻盐高校组建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和31所市直学校,进一步整合思政育人力量。将新四军革命精神教育纳入教师“五级梯队”培训体系,通过优质课竞赛、基本功大赛等方式锤炼师资,让教师在学思践悟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为铸魂育人“固本强基”。建立“校馆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与新四军纪念馆、华中工委纪念馆等25个革命纪念场馆签约共建,推动红色资源活化为育人教材,实现“红动馆校 薪火相传”。
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提升育人实效。以思政、语文、历史等学科为引领,将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数学、音乐、美术等课程,创新开发《“数”说宋公堤》《版画里的烽火岁月》《歌声里的新四军》等融合课程,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构建“四阶递进”课程体系:小学重情感启蒙,以故事激发爱国情感;初中重思想引导,以道理诠释爱国内涵;高中重素养提升,以理论深化爱国认知;大学重使命践行,以实践彰显爱国担当,让每个学段学生都能在适合的方式中增进价值认同、坚定理想信念。举办“铁军魂 盐城红”红色思政示范课系列展演、“信仰如光 薪火相传”大中小学沉浸式教学展示等活动,推动新四军革命精神教育螺旋式上升、一体化贯通。编写《华中人民的长城》新四军历史读本,开发红色校本(地方)课程270种,打造80节“铁军魂 盐城红”精品公开课,以实绩实效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打造盐城中学正北楼“抗大五分校”旧址、市一小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等校内红色阵地,全市共有新四军革命文化教育基地60个、党团队阵地139个。
拓展实践活动“大平台”,丰富育人载体。各学校党组织书记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关键节点讲授“思政大课”。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庆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段,常态化开展党团日活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让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持续开展“百万学生面向国旗宣誓”、“全市同上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不断擦亮盐城特色思政活动品牌。组织“穿越时空的对话”系列教育,累计吸引80万名青少年参与“一封信、一幅画、一首歌、一部剧”活动,与新四军先辈隔空对话,传承红色基因。今年9月1日全市70余万名学生共上“胜利之光映初心 铁军薪火向未来”主题“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升华爱国情怀、强化价值认同。发布12条红色寻访路线,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博物馆里的思政课”;组织“传承红色基因”“行动的小铁军”“重走抗大路”等实践活动,27万余名师生走进红色场馆,开展社会实践、红色研学、志愿服务等。数千名“小铁钉”“小铁军”红色宣讲员走进社区宣讲,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价值内化提升。
打造改革创新“新范式”,激发育人活力。建立跨学段思政教师集体教研机制,组织教师走进红色场馆联合备课,每年举办一体化教研和课堂展示活动100场,评选优秀思政课案例100节,为教学创新提供支撑。升级市级智慧教育平台,整合新四军历史文献、故事讲述等数字资源。支持高校开发新四军红色文化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运用VR/AR技术实现“沉浸式”历史体验。打造“铁军网上学堂”和“e铁军”智慧学习平台,通过直播实现全市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显著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发挥省级前瞻性教改、省大中小学一体化示范项目、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等立项项目示范作用,开展深度研究和广泛实践。以区域联盟为片区,以“专家讲座+场馆教学+专题研讨”模式开展观摩示范活动,推动区域新四军革命精神教育整体建设、系统发展、全域覆盖。
徐文(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悦悦(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研管理研究员)(本文系2024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培根铸魂:新四军革命精神教育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JSQZ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