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未提“加害责任”,日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中韩敦促日本正视历史
迪丽瓦拉
2025-09-27 20:04:08
0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 柳玉鹏】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纪念日。作为侵略战争的发动者,曾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能否深刻反省战争罪责,认真吸取历史教训,真正走和平发展道路,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然而,当天日本首相石破茂再次向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献上祭品,部分内阁成员和多名政客前往参拜。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表示,日本领导人和政客对靖国神社顶礼膜拜,再次反映出日方对待侵略历史的错误态度,反映出日本军国主义始终阴魂不散,进一步加剧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国家走向的强烈担忧和质疑。当天,韩国总统李在明发表光复80周年致辞时,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避免损害(两国)互信基础”。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时至今日,日本一些势力仍然试图美化侵略、否认侵略、歪曲历史、篡改历史,甚至为当年的战争罪犯翻案招魂,这一行径令人不齿,也是自取其辱,是对联合国宪章的挑战,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对人类良知的挑战,也是对所有战胜国人民的挑战。“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获得尊重;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前事不忘,才能防止再误入歧途。我们敦促日本作出正确的选择。”

“军国主义始终阴魂不散”

综合日本共同社、日本放送协会(NHK)等报道,8月15日,日本多名政客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共同社称,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当天进行了参拜。这是去年10月石破内阁上台以来,首次有阁员参拜,也是连续6年有日本政府阁员在8月15日进行参拜。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小泉进次郎自当选日本众议院议员以来,每年8月15日都会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在他担任环境大臣的2020年和2021年的8月15日也不例外。小泉进次郎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小泉纯一郎2001年至2006年担任首相期间,曾连续6年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冰点。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当天晚些时候也参拜了靖国神社。共同社称,尽管首相石破茂并未参拜,但作为自民党总裁通过自己的事务所自费献上了“玉串料”(祭祀费)。

除了日本政府高官外,自民党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小林鹰之等政客以及多名议员也前往参拜。日本“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币与该党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供奉有罪恶滔天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15日表示,靖国神社问题的本质,是日方能否正确认识并深刻反省侵略历史,能否恪守在历史问题上作出的表态和承诺,能否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关乎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大是大非问题。日本领导人和政客对靖国神社顶礼膜拜,再次反映出日方对待侵略历史的错误态度,反映出日本军国主义始终阴魂不散,进一步加剧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国家走向的强烈担忧和质疑。

15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约见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就“8·15”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日本并未真正反省

据日本《每日新闻》8月15日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参加了在东京都千代田区日本武道馆举行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石破茂在致辞中称:“绝不能再次走上错误的道路……我们必须再次将对那场战争的反思与教训深深铭记于心。”报道称,这是时隔13年日本首相首次在这一场合提到对战争的“反省”。NHK援引政府相关人士的话称:“这是表明绝不能再次发动战争的决心,但并非强调向亚洲各国道歉。”

1994年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提出“深刻反省”,至2012年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为止,日本首相在相关致辞中均提到“反省”。但从2013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致辞开始,包括继任的菅义伟和岸田文雄任期内,“反省”在相关讲话中消失了,讲话也没有再明确提及过对亚洲各国的战争责任。

尽管石破茂提到了“反省”一词,但共同社称,与前首相安倍晋三等人一样,石破茂在致辞中未提及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

共同社称,石破茂放弃了在8月15日发表战后80年的首相谈话。石破茂此前称,将“继承历届内阁会议决定的谈话精神”,并在检证通往战争的经过等问题后,提出“个人见解”。尽管如此,报道称,自民党保守派人士、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15日仍对石破茂在战后80周年之际将发表自身见解表达了警惕情绪。他称,安倍晋三政府在战后70周年谈话中写入“不能让后代担负起继续道歉的宿命”,“这就应该是全部”。

日本参议院议员山添拓1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石破首相在致辞中说出“反省”一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正是因为近13年来的情况异常,才会有人将其评价为“有了进展”。但是,他强调,“问题在于,是对谁、就什么事情进行‘反省’。而且,嘴上说着‘反省’,却堂而皇之地推进违宪的大规模扩军,阻碍核裁军,甚至不提出面向日本与亚洲和平构建的外交愿景,这种政治上的矛盾才是关键所在”。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1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石破茂致辞时隔13年提及“反省”,但未提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本质上仍是逃避历史责任,并未真正反省。石破茂把战争描述为日本自身“走错道路”的悲惨教训,这种“去加害化”叙事,试图将日本从施暴者偷换成“受害者”,实质是稀释、模糊甚至否定殖民统治与侵略战争对他国造成的巨大灾难。

邻国对日本强烈担忧

在日本战败80周年之际,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动向表示强烈担忧和质疑。据韩联社15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天在光复节80周年政府庆祝仪式上表示,韩国社会仍有不少人因历史遗留问题而深感痛苦,他敦促日方“正视历史,避免损害互信基础”。当天,韩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对日本领导层再次向美化侵略战争历史、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奉献祭品或进行参拜表示失望与遗憾。声明称,韩方对日本高官和政客在战败日仍公然参拜或献祭表示强烈抗议,敦促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谦卑反省和真诚悔过”,并强调这“将是两国在互信基础上构建面向未来关系的重要前提”。

韩国市民团体“为了历史正义与和平的韩日关系共同行动”15日发表声明称,在李在明发表讲话之际,石破茂正向靖国神社奉上供品,日本政界人士也接连参拜。声明称,李在明的讲话未体现日本殖民统治与侵略战争的受害者长期呼吁的“实现历史正义”原则,反而过度强调“面向未来”,并且未明确提出日本殖民统治非法性、战争犯罪谢罪与赔偿等立场。该团体警告,若韩国政府只谈未来,将助长日本“否定历史”。韩国民族问题研究所负责人金永焕称,希望在即将举行的韩日首脑会谈中,韩方能明确提出“若不解决历史问题,两国难以建立真正面向未来的关系”的原则立场。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15日报道,对于日本战败80周年,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80年来一直“看不见、听不见、不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部成果。她强调,俄方将继续就此对日方“进行教育”。扎哈罗娃此前还称,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完全承认二战成果的国家,日本政府企图漂白日军在二战时期犯下的累累罪行,她敦促日本承认其对侵略亚洲国家负有罪责,并为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痛苦真诚道歉。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15日强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更是检验日本能否恪守和平发展承诺的一杆标尺。我们敦促日方正视并反省侵略历史,在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谨言慎行,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王平,最初是曹操麾下的一名部将。在汉中之战之后,王平选择投降于刘备,并被任命为牙门将,步入了新的征程...
原创 刘... 刘备在临终前深知生死无常,尽管他心中明白自己终究会迎来死亡,但在他病重之际,未曾料到这一天竟会来得如...
原创 三... 五大西凉名将——董卓 董卓是东汉末年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名字伴随着权力与残酷交织的传奇故事。作...
原创 秦... 说起秦朝那 “书同文” 啊,可真是件有意思的事儿。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就想着把文字给捋顺了,你都不知道...
原创 如... 如果诸葛亮投奔曹操,情况或许会与历史上不同,但即使如此,曹操也未必能彻底战胜刘备,甚至刘备或许最终能...
原创 街... 蜀国的境况,若从一开始来看,便是充满了种种困难与挑战。尤其在街亭之战之前,战场的形势早已错综复杂。蜀...
不要对金价焦虑!在三国时期,黄... 最近,黄金市场上演 “速度与激情”,价格犹如坐过山车一样刺激,直接把不少投资者干懵圈,陷入 “黄金焦...
原创 太... 要说汉武帝整的那出,设太学培养人,还只让读儒家的书,这事儿啊,影响可真够长远的。 那会儿汉朝刚过了 ...
原创 击... 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交织,天下动荡不安,各地的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争相角逐,整个社会弥漫着血腥与混乱的气...
原创 对...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很多人提到清朝时常联想到近代的衰退、腐朽、失败以及丧失国家主权的屈...
原创 原... 在战国历史的动荡年代,烽火遍地,八方强国争相吞并周边土地,富国强兵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为了实现国...
原创 德... 1864年,在普鲁士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巧妙领导下,普鲁士开启了旨在统一整个德国的军事行动。在这一...
沈敏迪:破译战国典籍中的文化密... 图①:已经出版的14辑清华简整理报告。 图②:清华简《系年》(局部)。 图③:清华简《算表》(局部)...
原创 战... 公元前353年,齐国的大将田忌联合军师孙膑展开了一场被誉为经典的战役——围魏救赵。战场上,田忌与孙膑...
秦国能一统天下的关键是什么? 战国烽烟弥漫七雄并立,为何最终是那个偏居西陲、曾被东方诸国视为“虎狼”的秦国,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
原创 放...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极为惨烈的战争。白起凭借一战坑杀赵国45万军队,使得赵国的国力严重衰退。许...
原创 杀... 引言 唐代的诗人曹松在《己亥岁二首》一诗中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道出了战争...
原创 东... 东吴(吴国)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地方政权,位于东南地区,仅次于魏国,实力较强,是当时的第二大国。从某...
原创 周... 谦卑包容——王者风范的底色 在青铜器上镌刻的周礼中,谦卑包容并非弱者的姿态,而是王者气象的底色。周礼...
原创 大... 在考察大禹之前,我们需要首先回顾中国古代的五帝时代。在《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历史学家司马迁详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