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4岁李发少将正在开会。不料,警卫员突然对他连开3枪!
迪丽瓦拉
2025-09-27 20:05:53
0

李发这个人,出生在1913年的安徽六安,那地方当时属于国民党控制的核心地带,农村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地主和政府联手压榨农民,搞得大家怨声载道。他家也是贫苦出身,从小就帮父母干农活,砍柴放牛什么的,身体练得挺结实。16岁那年,也就是1929年,他看到当地工人游行被抓,气不过,就干脆加入了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刚开始,他干的是通讯员的活儿,负责在部队间传递消息,常常半夜三更穿越山路,避免被敌人发现。

进了红军后,李发很快就适应了军旅生活。1934年,长征启动,他跟着部队从江西出发,一路西进。翻雪山过草地那种苦,他都咬牙扛下来了。途中多次参加战斗,好几次负伤,其中一次腿部中弹,留下了永久疤痕,还被评为二等乙级残疾军人。但他没退缩,继续往前冲。长征结束后,到达陕北,他才有机会好好养伤。

抗日战争打响后,李发转战华北地区,指挥小部队打击日军据点。破坏敌人的补给线,游击战打得有声有色。1942年,日军大扫荡,他组织队伍在山林设伏,炸毁了不少敌方车辆。那些年,他身上添了不少伤,但每次都坚持下来,没离开一线。

解放战争时期,李发升到团长位置,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在锦州攻坚战中,他指挥部队冲锋,贡献不小。1949年南下,渡江作战,剿匪行动,他都参与了。全国解放后,他转入海防工作,先是担任渤海军区司令员,负责沿海防御。1955年9月,在北京授衔仪式上,他正式成为少将。那时候,他已经42岁,军功累累。

授衔后,李发没闲着,继续在海防一线忙碌。1957年初,他调到福建,担任31军副军长,重点抓东南沿海的防卫事宜。那年头,两岸局势紧张,金门还在国民党手里,美台签了共同防御条约,蒋介石天天想着反攻大陆。李发就经常下基层检查部队训练和工事建设,确保一切就位。

李发这个人作风特别务实,不喜欢光看报告,总爱亲自去现场了解情况。3月上旬,他就开始筹备各项会议和视察,协调海防任务。谁知道,3月25日那天,在厦门一个团的三营检查工作时,出事了。他正在开会讨论基层军政训练问题,身后站着的警卫员凌发风突然拔枪,对着他连开三枪。李发中弹后,当场倒下,送往医院抢救,但伤势太重,失血过多,没救回来,就这么走了,年仅44岁。

这个事件一出,整个军区都炸锅了。消息很快就上报到北京,毛主席听说后,震怒之下,下令必须彻查清楚,弄明白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起初,大家都怀疑是国民党特务干的,毕竟两岸对峙,渗透暗杀不是没可能。调查组马上成立,成员从上级派来,赶到厦门现场取证,封锁会议室,询问目击者。

先查凌发风的背景。他是广东人,出身贫农家庭,没任何国民党联系记录。入伍才一年,是个普通新兵,在部队里表现一般,没什么特别行动。国民党那边也没理由找这么个小兵下手,不具备条件。这样,特务暗杀的说法就被排除了。

接着,调查转向个人恩怨。问李发身边的人,他们都说李发和凌发风关系平平,没结过梁子。李发这个人待人温和,对下属包容,从不搞特殊,从不苛责别人。部队日志显示,两人也没工作上的直接冲突。李发平时巡视时,也就是点头问候而已。

调查清楚后,大家都觉得惋惜。李发从红军时代走过来,经历了那么多大战,没倒在战场上,却栽在自己人手里。凌发风呢,就是个不争气的兵,懒散不努力,怨恨转移,导致了惨案。他被抓后,判决很快下来,以惩处告终。他的行为纯粹是个人问题,暴露了部队管理的一些漏洞,比如警卫选拔和心理筛查没跟上。

这个案子影响挺大。部队内部加强了纪律教育,避免类似隐患。毛主席的指示也推动了更严格的审查机制。李发的牺牲,让人反思和平时期的管理。话说回来,那年代建国刚几年,部队从战争转入建设,很多人适应期长,新兵像凌发风这样的,容易出问题。但李发的贡献没白费,他推动的海防工作,后来在对台防御中发挥了作用。

凌发风的案子,也提醒大家,部队不是儿戏,纪律松懈就会出大事。他入伍前是农民,进军营后觉得规矩多,训练苦,就生怨。排长批评是正常,但他说不听,积累下来就酿祸。没美化他,他就是懒,不肯进步,导致害人害己。

这个案子是新中国军史上罕见的惨剧。李发44岁走得早,但留下的遗产还在。凌发风呢,成了反面教材,懒散的后果多严重。历史就是这样,教训总在意外中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风水、摸骨、看相、算命等术数,今天我们可能会觉得它们是古代迷信的表现。然而,事实上,古代确实存在一些...
原创 1... 1952年劳动节,全国总工会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澳大利亚的工会代表团也受邀参加了这场盛会。中联...
原创 马... 法国小伙马库斯捐赠618张中国抗战的照片,对中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现在他们在世界各地宣讲这段历史,向...
原创 倭... 这绝对是一个将被写进外交史册的标志性事件。 就在最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一份公告里,赫然出现了两个掷...
里耶秦简发掘记——二十三年前,...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11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里耶秦简发掘记——二十三年前,他们...
原创 他... 赖传珠将军是我军中备受尊敬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生于1910年,江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生活条件艰苦...
原创 面... 其实,宋朝也曾修建过长城。你可以在百度上查到相关资料:宋长城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与河南省邓州市、...
原创 康... 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的重要君主,他的治国策略为清朝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使得后来的清朝皇帝能够在此基础上...
文化中国行·守宝人|徒步山野间... 行走在苍茫山野间,俯身于破碎陶片前,他们是寻踪者,他们是“守宝人”。 于怀石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
探访陶寺遗址博物馆:触摸400... 11月12日,“中国有约·相约山西”2025年国际媒体采访团走进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位...
原创 大... 《史记》记载了西汉张骞的使命——联络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张骞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艰苦旅程,途经大宛和康居...
《吴石传》如何拨开历史迷雾 书封。作者供图 台北马场町的枪声虽然远去,但历史的回响仿佛还在耳边。吴石将军——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历...
原创 老... 1905年美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大清,在北京拍到的照片。 1905年7月8日,美国陆军部长威廉·霍华德·...
著名历史学家、唐史专家赵雨乐逝...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历史学家、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香港地方志中心编审委员会委...
原创 中... 高市早苗日前的言论不仅引发中国不满,连朝鲜也想起历史记忆,要“血债血偿”日本,高市早苗这次是真的闯下...
原创 五... 五代十国: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话说晋王石敬瑭,既入潞州,即欲引军南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意欲北归,乃置...
原创 滇... 滇系指的是民国时期在云南地区拥有较大势力的一支地方军阀。桂系则是指盘踞在广西的地方军阀,而晋系则是指...
原创 再... 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三日熊廷弼在大凌河下令放弃关外并退守山海关,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其被斩于西市并传首九...
原创 相... 去年秋天,我去乡下亲戚家做客。院坝里鸡鸭成群,唯独不见鹅的踪影。饭桌上,亲戚热情地介绍:“这是自家养...
原创 郑... 文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