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昇天,开国功臣便如一颗颗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对于那些能够威胁到皇权的开国功臣,杀之并非罕见之事,甚至几乎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威胁的功臣,帝王往往会保留其性命,以示知遇之恩。那么,刘备统一天下后,是否会对诸葛亮、关羽和张飞下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张飞
自桃源结义以来,张飞便与刘备、关羽结为生死兄弟。彼时的张飞,并非一名典型的智勇双全之将,而更像是一位豪气干云的战士。在刘备陷入困境时,张飞和关羽为他拼尽全力,甚至变卖家产,资助刘备组建军队,这一举动,对于刘备早期的发展至关重要。张飞的忠诚与勇猛为刘备提供了极大的支持。然而,随着刘备统一天下,张飞的脾气依然未曾改变,暴躁易怒且缺乏深远的战略眼光。这种性格对刘备的皇权并不构成威胁,因为他从未试图挑战或威胁刘备的权威。张飞虽然军略不精,却对刘备心存忠诚,始终将其视为自己最大的依靠。记得有一次,张飞打了败仗,甚至丢失了城池,家中的嫂夫人也未能及时撤离。面对失败,他羞愧难当,拔剑欲自尽,幸得刘备及时制止,才避免了一场悲剧。可以看出,张飞虽然有诸多缺点,但他从未心生背叛之念。因此,刘备统一天下后,必定不会对他痛下杀手。
关羽
关羽自古以来便是忠义的象征,尤其在刘备的阵营中,他更是担当了义气的代表。他与刘备结拜时,便宣誓忠心耿耿,历经千难万险,始终未曾动摇。建安五年,刘备遭遇曹操大败,刘关张被打散,而关羽则因护送甘糜二位夫人被曹操围困,最终不得已投降曹操。即便被曹操擒获,关羽依旧心系刘备,不曾背弃。曹操对于关羽的忠诚深感欣赏,曾派张辽以私人感情劝说关羽留下。关羽当时向张辽表示,自己心中已发誓效忠刘备,即便曹操给予再多荣宠,他也绝不背离主公。曹操听后,非但未加责备,反而为关羽的忠诚所动容,赞叹不已。关羽终究不为权力所动,始终恪守对刘备的忠诚与义气,这也正是他能在历史上成为“武圣”的原因。关羽一生自持清高,绝不图谋权位,也从未试图挑战刘备的统治,因此,即便刘备统一天下,关羽也不会成为威胁。刘备自然不会杀他。
诸葛亮
与张飞、关羽不同,诸葛亮的身份特殊,他不仅是刘备的重要谋士,更是刘备打下天下的关键人物。诸葛亮从刘备初期便参与策划,帮助刘备运筹帷幄,兵法智略几乎无人能及。刘备曾公开承认,军中的大事均由诸葛亮做主,他自己只需执行。诸葛亮的权力可见一斑。刘备夺得天下后,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让刘备产生了隐隐的威胁感。帝王最忌惮的,便是“功高盖主”的功臣。若诸葛亮未能妥善处理自己与刘备的关系,反而显得过于强势,刘备出于维护皇权的考虑,可能会将诸葛亮视作威胁。然而,历史上帝王往往因谋士权力过大而心生忌惮,这类悲剧屡见不鲜。诸葛亮如果能够理解皇帝的顾虑,适当放权,退守幕后,可能就不会成为威胁。因此,刘备是否会杀诸葛亮,完全取决于诸葛亮自身的表现。若他能处理得当,刘备理应不会对他动刀。但若他一意孤行,试图过度掌控大权,或许他也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结语
刘备统一天下后,面对的最大问题并非外部的敌人,而是如何平衡自己手中的权力与这些曾经为他拼搏的忠臣之间的关系。关羽、张飞的忠诚与义气,是刘备可以信任的基石,诸葛亮则是能助他成就一统天下的智囊。在这种复杂的权力平衡下,刘备更倾向于保护这些忠臣,而非轻易动刀。但帝王的心思,谁又能猜透呢?历史上,有许多开国功臣最终也未能逃脱杀戮的命运,因此刘备是否会杀诸葛亮,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关羽和张飞两人,绝不会成为刘备的刀下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