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宣城北路古道的历史回望
迪丽瓦拉
2025-09-28 23:03:45
0

袁晓明

微信版第1779期

古代宣城的水陆交通已很发达,由宣城出发通达四面八方的官道就有六路之多。在这六路官道中,由宣城北城出发,翻越敬亭一峰,通往黄池镇的南北大道,是宣城北达太平、金陵的一条官道。府志对此作了详细的标注:

府前铺北十里至敬亭铺,十里至梅岭铺,十里至黄冈铺,十里至竹塘铺,十里至焦村铺,十里至新店铺,十里至施茶铺,十里至绍泽铺,十里至庄武铺,十里至横堽铺,十里至当涂县界铺。(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武备志》驿传铺递附)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到,宣北古道凡铺递11个,路程总长110里。当年古道上设置的这些铺递,每铺均有铺司一名、铺兵三名守卫,遇有河流阻隔,则设置官渡,以保障沿路通行的畅通、便捷与安全。为确保古道上铺递、官渡的正常运行,历代官府在经费上也给予了保障。万历《宁国府志》卷八《食货》记载:“本县东、西、南、北六路铺司兵银八百六十四两,黄渡、通津、寒亭、水阳、黄池、管家渡渡夫共银一十八两。”入清以后,据嘉庆《宁国府志》记载,铺司兵银及渡夫工银均有增加。

天际阁、敬亭一峰(李祥坤摄)

宣北古道从宣城城内到敬亭山南麓铺递的一段,是在起伏的冈陵间穿行,沿路桃林成片,树木苍翠。如今,古道已经消失,沿途的景物也已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所替代。敬亭南麓至敬亭一峰的古道,是一条宽为2米左右的石子山路,至今还在使用。当古道经过一峰庵,翻越一峰,南北大道在冈陵间向正北方延伸。如今,古道断断续续保留了下来,但大部分已被改造成了水泥路面。古道沿线的原住民,至今还记着自家门前的大道是一条来自悠远岁月里的古道,他们津津乐道着口耳相传的古道往事。

宣北古道的北端是黄池镇,这里大河横流,沿河两岸分列南北两个市镇,南镇在宣城境,北镇在当涂界,河上有“黄池渡”将两个市镇相连,过黄池渡即入当涂境内的大官圩,由此往西北可通太平,往东则达金陵。

从道路通行的区域来看,宣北古道在古代宣城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宣北古道东部是一片开阔的平圩,再远处就是水阳江支流裘公河。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一片平圩原是滩地,后逐渐被围垦,成为广袤的圩田区。道过焦村铺往北直至黄池,这一带的圩田区与宣城首圩金宝圩隔裘公河相望,这里是古宣城北部最大的平圩区,也是古代宣城县十三乡之一的昭亭乡。

昭亭乡辖7都,其中11都至13就在这条古道沿线,宋代时为下昭亭乡;14都至17都在金宝圩内,宋代时为上昭亭乡。到了元代,上下昭亭并省,合为昭亭乡,乡、都建制一直相沿至清代。

宣城北路古道

昭亭乡东边有宣城通达东北境水阳镇的东北路官道,俗称“小北路孔道”,水阳江漕运航道环绕古昭亭乡东岸沿线,航道沿线还有唐宋年间兴盛起来的商业重镇水阳镇、黄池镇。昭亭乡的西边,则是宣城北路官道,裘公河从上下昭亭乡之间穿过。可见,昭亭乡在对外交通上,占足了水陆交通两便之利。同时,昭亭乡圩田面积居宣城之首,土地肥沃,产出富饶,人口密集。

踏上古道,北当敬亭一峰。当年大唐诗仙李白登临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千古绝唱为人们开启了古道的诗路历程。他自宣城赴当涂,或由当涂往宣城,取道水路固然是他的选择,而宣城北路这条直达当涂的陆路驿道,当然也是李白应走之途。南宋嘉定十年(1217),武状元华岳所作的《过新丰市怀古》,就有“新丰乃太白旧游,书堂今立道旁”的诗序。

过新丰市怀古

新丰乃太白旧游,书堂今立道旁

路出横江去,虚堂立道偏。

雨声杨柳外,风色杏花前。

有泪沾诗宿,无歌述酒仙。

采江千古恨,号认向谁传。

(《宣城古代诗词总集》第一卷)

宣北古道上的新丰市(余晓胜摄)

新丰市,是位于宣北古道上的一个街市,街市两侧有鳞次栉比的商铺与青砖黛瓦的民房,穿市而过的街道,即为唐代留下的古驿道。古道上的新丰小镇,至今屋舍俨然,保持着悠远年代的古朴与肃穆,于无声处展露着曾经的繁华。

当年寻觅李白游踪的华岳置身新丰市,听雨中杨柳呓语,看风里杏花娇艳,思绪穿越时空,无限感怀地写下“有泪沾诗宿,无歌述酒仙”,此情此景,着实令人感动。

明代郭奎,巢县人,曾参朱元璋幕府,沿宣北古道途经新丰市,留下诗作《新丰市》,抒发了自己的伤怀之感。

道过新丰的郭奎恰遇“雪华当空大如手”的恶劣天气,于是,他想在新丰市上喝上一壶酒,暖一暖身子。可战乱之际的新丰市却是“断桥荒店无人烟,独有寒梅伴疏柳”。古道上凋零的情景令郭奎感慨万千,他不由得追忆起往昔经过古道时所见到的繁华情景。

忆昔江东未抅兵,我亦曾经此地行。东家槌牛出新酿,西家开宴还吹笙。春风步障千花锦,当垆美人劝客饮。(《宣城古代诗词总集》第二卷)

如今,古道往日的繁华不再,行旅于大雪纷飞中的郭奎只落得“斗酒不可得,高兴良难酬”,无奈的郭奎发出了 “着鞭遥知敬亭路,孤云日暮心悠悠” 的无限感怀。

古道的寂寞只是历史长空中的一瞬,承平之时的古道依然还是喧嚣如常。清代王政有诗《新丰道中》,为我们再现了新丰市的生动场景。

新丰道中

晴日春郊飘酒旗,村翁社散醉支离。野棠香谢风千瓣,布谷声催雨一犁。古驿青留官廨树,行厨碧洗定窑瓷。征鞭几度逢寒食,补得寻常驴背诗。(光绪《宣城县志》卷三十四《艺文》)

行走于古道上的王政途经新丰镇,尽管时值寒食节,但新丰街市上依然是酒旗招展,行人如织,村翁社散,微醺而归,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安详跃然诗中。放眼古道两边的田野间,绿荫迎风、布谷催耕,农家春耕季节的繁忙景象展现于眼前。至此,人间丰盈的烟火已经充分地表达,但诗人意犹未尽,他选取“古驿”“官廨”“定窑瓷”这些静物意象,着力表现小镇的厚重与沧桑。

古道不独有诗酒,还有美丽的传说和久远年代的古刹与道观,呈现出古道多元的文化和开放包容的品格。

古道旁的印信桥,桥名留刻于明朱元璋御玺印章中;玉带桥,相传乾隆帝于此丢落腰带,因而得名“玉带”。如此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拓展了古道底蕴的宽度,也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想象。

古道上的一峰庵,高踞敬亭一峰,为唐大中间广教茶亭,历经明、清两代递修,知府罗汝芳曾留题刻碑,历代文人墨客咏唱不绝;竹塘铺的关帝庙、新丰市的回龙殿、新店铺的老晏公庙,虽创建无考,但遗迹尚在;距宣城九十里的道观敏灵观,土名九十殿,更是早于唐末创建,至今保存完好,观瞻如旧。古刹道观见证岁月不居,古道悠悠。

走进当下,古道已被坚硬而冰冷的水泥覆盖,但是,它给沿途百姓带来的通行便利与经济实惠,至今在当地百姓的心中散发着挥之不去的温度;它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底蕴,在时光的隧道里依然发光。

时序更迭,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宣北古道大部分已经划归芜湖市,但这条古道见证了宣城千百年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与宣城无法隔离的渊源,永远定格在了宣城悠久历史的记忆中。

(作者单位:宣州区水阳镇人民政府)

制作:童达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展...
箭扣长城“北京结”完成修缮,7... 历经7个月紧张抢险,受2023年连续降雨影响坍塌的箭扣长城154号敌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北京结”,...
上博携手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宋... 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电(记者孙丽萍)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融古烁新:宋元...
原创 刘... 刘备,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仅是蜀汉的开国皇帝,还是凭借一系列高明的战略和巧妙...
原创 商... 三皇五帝之后便是夏朝,接着是商朝和周朝。这是中国历史中的基本常识。五帝中的大禹在年老时并没有选择禅让...
原创 雍...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悠久文明传承的国家。从古至今,我们的历史不断被记载下来,这种传统从未中断。...
原创 北...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朝政府对十一国宣战,八个国家联合组成侵略联军,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发...
原创 美...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的一个任期是四年的时间,可是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以及各种外界因素,一些人未能完成总...
原创 真... 2017年5月,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吸引眼球的展览,展出了多张珍贵的...
原创 诸... 最近在网上看到许多评论,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过于神化,其实际能力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惊人...
原创 韩...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按照盟国要求,日本接受通牒宣布投降,也意味着...
原创 西... 公元785年,唐德宗在长安接到一份来自蜀地的紧急密报:吐蕃的十万大军已然逼近,南诏的态度摇摆不定,西...
原创 老... 这是一组1972年的北京照片,当时还是运动后期,街上行人稀少,照片拍摄的不是景点,那时候旅游这个词还...
原创 小... 朱元璋为何选择杀害小明王韩林儿,而非像前朝那样上演禅让的戏码?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朝末期红巾军领袖韩山...
原创 元... 突然?你为什么觉得会突然? 元春入宫已经有好几年了。当初她是因为具备贤孝才协的品德而被选入宫中,...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四位帝王尤为显赫,他们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熠熠生辉。每一位都因其独特的...
原创 三... 董卓起义是东汉末年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很多人都知道,董卓来到京城之后,首先废除了刘辩的皇位,又立刘协...
原创 备... 变法背景: 在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的现象日益严重。早在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制定了一个政策,强调...
原创 孙... 历史上,江东小霸王孙策经过艰苦的斗争,最终统一了江东。然而,他的胜利并未持续太久。在一次狩猎中,孙策...
原创 在... 在中国历史上,太上皇和皇帝如果出现冲突,那么,哪一方会占据优势? 其实这个问题个人觉得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