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众多,各具特色,但其中不乏那些令人深恶痛绝的人物。有人背叛主公,舍弃忠诚;有的左右摇摆,做墙头草;有的见利忘义,更有甚者,搅乱朝政,行事阴险,令人不齿。
郭图(袁绍谋士)——最能“坑”主公的人
郭图无疑是袁绍阵营中的一大祸害。作为袁绍的重要谋士,他极力煽动袁绍对曹操发动战争,最终引发了官渡之战。曹操袭击乌巢之时,郭图又巧立名目,向袁绍献计,提出围魏救赵之策,试图趁机偷袭曹操的大本营。然而,偷袭计划失败,乌巢被攻破。为了避免被追责,郭图将责任推卸给了率领偷袭的张郃与高览两位将军,甚至污蔑他们与曹操勾结。两位将领无奈投降曹操,最终导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彻底败北。郭图在袁谭被杀后,遭到乐进一箭射杀,结束了自己的罪恶生涯。
傅士仁、糜芳(蜀汉将领)——导致关羽被杀的罪魁祸首
傅士仁和糜芳,原本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分别有着立下赫赫战功的历史。然而,他们的背叛最终导致了关羽的悲惨命运。关羽镇守荆州时,派傅士仁驻守战略要地。然而,关羽平日里倨傲,对二人心生轻视,这使得傅士仁和糜芳心中积怨。一次,关羽准备北伐,命二人提供军资,结果二人因为疏忽,导致军器粮草被大火焚毁,惹得关羽大怒。此举使得傅士仁和糜芳心中的不满愈发加剧。后来,吕蒙进攻荆州时,傅士仁和糜芳不但投降东吴,还杀死了关羽派来的使者。关羽的死,和他们的变节有着直接关系。此后,刘备为了给关羽复仇,发动了对东吴的报复性攻击,而傅士仁与糜芳却试图向刘备求情,最终被凌迟处死,成了彻底的墙头草。
吕布(三国武力第一人)——三姓家奴
吕布是三国历史上最具反复无常性格的一个人物。初时,他跟随丁原为义父,然而在获得权力后,吕布却背叛了丁原,亲手杀害了义父,投靠了董卓。这一行为让他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认贼作父”的代表。后来,他与董卓的侍妾私通,令董卓心生疑虑,最终在王允的策划下,吕布亲手刺杀了董卓,成为又一个“二次杀父”的历史人物。此后,吕布几度依附不同的势力,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都在局势变化中反复无常,最终在曹操亲自出征下被击败,并被自己的部下叛变,最终被处死,成为了一个背信弃义的典型人物。
杨松(张鲁谋士)——贪财卖主之人
杨松是一个典型的见利忘义的角色。在马超出兵葭萌关时,刘备为争取其支持,曾向杨松行贿。杨松利用这一机会,向张鲁进谗,诬陷马超心怀叛意,使得张鲁不再信任马超,致使马超最终投降了刘备。除了卖主求荣外,杨松还通过金银贿赂,使得张鲁手下的庞德被迫投降曹操。杨松的行为不仅仅是叛国卖主,更是在权力的驱使下,抛弃了所有的原则和忠诚,最终也因其种种恶行而被曹操斩杀。
孙鲁班(孙权之女)——阴险毒辣的女人
孙鲁班是东吴权臣孙权的女儿,在历史上她是一位心机深沉的女性,凭借她出色的权术,孙鲁班成为了东吴政权内部的最大祸根。她的阴险手段不仅仅体现在权力斗争上,她甚至亲手导致了太子孙和的被废。为了让孙亮继位,她设计陷害孙和及其母王夫人,导致父子之间的深刻误解。孙鲁班不仅凭借外戚身份大肆卖官鬻爵,搞得吴国朝政乌烟瘴气,而且还与权臣私通,纵欲无度。更令人发指的是,她还亲手谋害了自己的亲妹妹朱公主。最后,由于她设计谋杀权臣孙綝的阴谋被揭发,她被流放到豫章,终结了她的权力生涯。
这些人物,不仅背离了忠诚和信义,更是深深刻画了“权谋之道”的黑暗面,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历史上的“英勇”与“智谋”有了极为不堪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