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得知死囚姓氏后,立刻赦免对方还不够,还再赐对方免死五次
迪丽瓦拉
2025-09-29 19:32:34
0

免死金牌这个东西,不仅仅是在电视里面有,在古代确实也存在过。一般是有巨大功劳,或者是上一辈的功勋,才能得到皇家赏赐免死金牌。

在历朝历代皇帝中,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可谓是杀伐果断,尤其是在他的铁腕统治之下,许多功臣都难逃一死。

可居然有一次,他在得知一位死囚的姓氏之后,立刻赦免了他的死罪,还承诺以后给他五次免死机会。这位刑犯是什么身份,什么来历,既能让这位严厉的皇帝对他网开一面?

朱元璋的铁腕手段

作为草根皇帝,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经历过元朝末年汉人悲惨的生活。那个时候很多贪官污吏,为了让自己的口袋丰足,他们疯狂剥削底层人。底层老百姓即使干活累到一身是病,也填不饱肚子,最后还会不治而死。

亲眼见证过这一切之后,朱元璋更是痛恨这一切,所以在他登基之后,对于官员的考察非常严苛。即便是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只要有那些违法行为,他都会杀一儆百,更别提普通官员。

他当时制定了《大郜》的制度,老百姓凭借着这个,可以直接去告发官员。而且对于那些告御状的老百姓,官员绝对不可以阻拦,否则也视为犯罪。他曾经发明了一个刑法,对于那些贪官,把他们的皮剥下来,里面塞上稻草,然后展示给衙门里看。

明朝官员除了刑罚重以外,工资也不怎么高,不贪污的话,只够勉强养活家人。贪污的上限居然是60两,在历朝历代都是罕见的,却足以毁掉一个官员的一生。基本上每次案件都会动辄牵连上万人,其中除了有罪的人,很多没有罪的人也丢掉了性命。

在这种铁腕政治之下,明朝的官场风声鹤唳,虽然说朝局稳定,却笼罩着一层恐怖的阴影,很多大臣有话也不敢直说。因为一句话不如意,导致皇上不高兴,就会引来一场杀身之祸。

死囚因姓氏豁免

在这个朝代有一个职位叫做御史大夫,是朱元璋效仿唐所设置。这个职位一方面监察官员,另一方面就是向皇帝谏言。虽然很多人想要献策,却被朱元璋的手段,吓得不敢说话,只能明哲保身。

而在其中,却有一个人敢于直接怒怼朱元璋,斥责他脾气暴躁,不善待文武百官,这个人叫做范从文。

他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是范仲淹的后代,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而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要说起来这个人算是个好官,作为御史,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都是兢兢业业,没有一丝懈怠。他做事情都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所以经常会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即便和皇帝想法不一致,只要觉得自己是对的,他都会直接说出来。刚开始成为皇帝的时候,朱元璋还乐于接受建议,可惜他天生脾气火爆,后期性情大变。

有一次,朱元璋又将一些官员判处死罪,可范从文发现,这个人之前是个好官,不知道什么原因贪污了60两。此人确实有罪,但是罪不至死,也并不是从来没为百姓做过好事。

可就是因为他在朝堂上说出了这些话,同时还指出,如果朱元璋继续这样,和古代的商纣等暴君没有区别。这彻底激怒了朱元璋,直接就命人将他打入牢狱,更是要在几天之后将他斩首。

即便是这样,范从文也没有任何后悔,即便有人劝他要识时务,他却不能违背内心。他觉得作为忠臣,指出皇上的问题是他的职责。如果为了活命而阿谀奉承,那他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就在行刑之前,朱元璋翻看这些死囚的个人资料,意外发现他姓范,而且是苏州人。于是把他召见过来询问,这才知道他是范仲淹的十二世子孙。而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一直为国为民,是为人臣子的典范。

朱元璋也是一直非常佩服范仲淹为人,而今居然知道他的子孙在为自己效力,实在是感到非常惊喜。加之这次的事情,他反思以后,也觉得自己确实有一些问题。这也更证实了范从文与他先祖一样,能够秉公执法,替他人申辩。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赦免了他,还拿出了五张绢帛,写上了范仲淹的名句。他将这五方绢帛给了范从文,告诉他这是五次免死机会,希望他和祖先一样,能够直言进谏,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这让在场的人都感到惊讶,不过朱元璋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因为对方是范仲淹的后代,更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拉近与大臣的关系,表明自己并不是不听谏言的皇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范仲淹因为母亲改嫁,曾经改姓过朱。后来他又改回了姓氏,但依旧奉养朱家人,或许,同为朱家人,这也让朱元璋心软了吧。

结语

然而,免死金牌也好,免死铁券也罢,赐予的次数再多,也并不是真正的免死金牌。

朱元璋在明朝初期确实赐予了一些功臣免死铁券,铁券上通常会刻有功臣的功绩和皇帝的承诺,比如减免一定次数的死刑。

然而,这玩意儿,听着挺高大上的,好像是皇帝给功臣们的一个承诺,说将来要是犯了事儿,拿着这铁券就能免一死。

但实际上呢,这些铁券并不是万能的。

朱元璋发了不少铁券,但后来很多拿了铁券的功臣,最后也没逃过一劫。比如70多岁的李善长,手里有两张铁券,结果还是全家被杀。徐达虽然有铁券,但后来他的家族也遭遇了不幸。蓝玉也是,铁券在手,最后却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所以说,朱元璋发的这些铁券,看起来是个保障,但实际上,皇帝要是真想收拾你,铁券也救不了你。这些铁券,更像是皇帝的一种手段,用来安抚人心,稳固自己的江山。但真到了关键时刻,皇帝一句话,铁券也就能变成废铁。

参考资料:柴小梵·《梵天庐丛录》山西古籍出版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朱元璋,这位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历史人物,不仅在治国理政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他的生育能力同样让人惊叹不...
走进江苏这四个展览,透过文物重... 碧血长空铸英魂——抗日航空史实(陈列)展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供图) “铁军忠魂——新四军历史...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享有极高的评价,其内容紧密结合了历史事件,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
原创 古...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战争似乎始终是其中的主旋律。从古代到现代,战争的形式虽然发生了转变,但...
原创 晋...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除了魏帝曹芳的帝位,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新帝。次年,司马师亲自带领军队平...
原创 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曾在历史的舞台上闪亮登场,他们凭借卓越的才智与...
原创 蔡...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才女,她一生命运坎坷,先后三嫁,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曹操三番两次的照拂,...
原创 相...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天命的理解和信仰尤为坚定,认为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都与天命息息相关。因此,术士和...
原创 如... 即便咸丰皇帝拼尽全力,也无法扭转乾坤,最终不过是给大清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与痛苦。他的无能与懦弱,不仅...
原创 古...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涌现了众多传奇人物。这些人有的在历史的舞台上光芒四射,比如隋末唐初的高道高...
黄埔军校:在战火中“重生” 展... 策划|林如敏 刘云 统筹|梁怿韬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卢佳圳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1...
原创 司... 司马懿,这个名字或许不如曹操或诸葛亮那般响亮,但他无疑是三国时代的最大赢家。他的权谋深不可测,人生历...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被视为傀儡皇帝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往往与强大的权臣紧密相连。虽然许多傀儡皇帝都未能...
原创 民... 张作霖,曾经只是一个贫苦的流浪汉,最后却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阀之一。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
原创 1... 大庆铁人王进喜同志生前曾担任1205钻井队的队长,带领着队员们在井台上不懈奋斗。这些工人在1971年...
古代藏书机构漫谈 现代社会,图书馆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图书馆是近现代的产物,是收藏图书并供人借阅的机构...
原创 徐... 唐代初期,群英荟萃,而其中最为杰出的无疑是李靖和李勣两位名将。两人凭借卓越的才智和出色的战功,为唐朝...
原创 公... 01 公元200年,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爆发,这场战役被认为是曹操一生中的一次重大胜利,最终他赢得...
1914年前的欧洲乱成一锅粥,... 当历史的指针拨回1914年之前,欧洲大陆正被一层浓重的战争阴霾所笼罩。德皇威廉二世野心勃勃,挑战着英...
原创 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许多人对项羽的评价。西楚霸王的威慑力不可小觑,他的崛起令敌人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