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天命的理解和信仰尤为坚定,认为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都与天命息息相关。因此,术士和相士的话语备受重视,常常被视为指引方向的重要参考。在三国时期,有一位相士尤为出名,他的名字叫朱建平。朱建平起初只是个普通的民间相士,常常在街头巷尾为百姓们看相,提供各种与命运相关的建议。然而,这位相士精湛的技艺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感到朱建平的才能不可多得,于是将他召入朝廷,并给予他郎官的封号。自此,朱建平所面对的对象,从曾经的普通百姓,转变为朝中的高级官员。
某天,曹丕在府上举行盛大的宴会,他特意邀请朱建平前来,为自己以及文武百官们看相。宴席上,朱建平首先为曹丕看相,经过仔细的观察与分析,他告诉曹丕,皇帝的寿命有将近八十岁。然而,历史却戏剧性地安排了曹丕在四十岁时就去世的命运。尽管死于年轻,曹丕依然认可朱建平的算命技巧,认为他的说法并不全然失误。曹丕解释道,作为皇帝,他总是忙于政务,加班到深夜,以至于一日如同两日,早已将自己的生活节奏弄得过于紧张。
在宴会之后,朱建平继续为其它官员解读命相。在众多官员中,有一位名叫夏侯威的武将引起了他的关注。夏侯威是著名将领夏侯渊的第四子,因与曹丕关系密切,曹丕也向朱建平询问了夏侯威的命格。经过一番细致的观察,朱建平对夏侯威说道:“将军在四十九岁时将会获得显赫的官位,然而,紧接着也会遭遇厄运。如果能够度过难关,你将会活到七十岁,并能身居要职。”这样的预言让夏侯威深感信服,因而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也时刻保持着谨慎,努力规避可能出现在生活和仕途中的风险。
果不其然,到了夏侯威四十九岁时,他如预言所述,升任了兖州刺史,为他的事业开辟了新的篇章。然而,天意难测,在同年的十二月,夏侯威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重病。病重的他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他意识到生死的边缘逼近,趁机书写好了遗嘱,安排好了一切后事。生命的脆弱令他更加心绪不宁,然而就在他以为将要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刻,奇迹出现了,夏侯威的病情竟然出现了好转,到了年关时几乎完全康复。
就在除夕那天,刚刚痊愈的夏侯威心情大好,因这一年即将结束,他不仅躲过了这场生死劫难,还可以与亲友欢聚一堂。于是,他决定宴请朋友们,共同庆祝这份喜悦。然而,酒席散去之后,命运再一次将他推向了深渊,夏侯威的病情再度恶化,短短时间内便奄奄一息,最终静静地离开了人世,未能熬过那最后几个时辰。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捉弄,在这一刻呈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