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路军唯一幸存军长程世才,闯入祁连山幸被道士所救,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9-30 01:01:47
0

在阅读本文之前,不妨先点击“关注”,这样既方便您日后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为您带来更多的互动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36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成功会师后,红军大部被分为左右两路继续北上。其中,李先念、程世才等人率领的西路军肩负着渡黄河、开辟根据地的重任。他们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到了1937年4月下旬,原本两万多人的队伍,只剩下区区903人,而且缺盐少粮,困境已到极点。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道士郭元亨,才得以转危为安。那么,西路军在这一路上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郭道长又是如何雪中送炭?程世才与郭元亨之间这段意外的缘分,最终又走向了怎样的结局?

一、敢打敢拼,肩挑重担

程世才生于1912年湖北大悟,18岁时便毅然投身红军,追随许继慎、徐向前参加革命。彼时的红军虽仅三师两千余人,但战斗力极强,屡有胜绩。年轻的程世才在战场上初露锋芒,很快就得到了器重。1930年,李先念调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政委,程世才则任连指导员,两人自此并肩作战多年。凭借骁勇善战的表现,程世才很快升任为三十三团团长兼政委。

然而,命运没有让他轻松。由于张国焘的指挥失误,红军陷入敌军重重包围,三十三团被命令担任开路先锋,打通撤离通道。程世才深知任务的重要性,他亲自上马提刀,带领士兵拼死突围。在血战中他两度负伤昏迷,但仍坚持在一线指挥,最终带领部队完成任务,扭转了危局,极大鼓舞了红四方面军的士气。

1933年,红军转战川陕边境,又遭军阀田颂尧围攻。当时有人主张“收缩阵地”,程世才却一眼识破敌军左翼13个团孤军深入,与主力脱节,便提议主动穿插包抄,将其歼灭。徐向前听后赞叹道:“真是个人才!一个团长敢想着全歼敌13个团,不简单!”随后,程世才带兵奇袭,果然一举全歼敌军13个团,创造了红军战史上的经典战例。凭借这次战功,他年仅23岁便升任红三十军军长。

这一年,他还首次见到了毛主席,被主席的智慧胸怀所折服,而毛主席也对这位年轻却胸有谋略的“小将”赞赏有加。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终于会师,党中央决定组建西路军,任务是打通国际路线并在河西建立根据地。程世才、李先念率领的红三十军便是骨干力量之一。西征之路极其惨烈,2万余人走到蘑菇台仅剩903人,三位军长只活下了程世才一人。但在那种历史背景下,西路军的使命仍不得不继续。

二、强渡黄河,军纪严明

1936年10月,张学良向我党透露蒋介石的“通渭计划”。为避免陷入被动决战,红军决定提前渡黄河,展开宁夏战役。红三十军作为先头部队之一,肩负着强渡黄河、夺取西岸要地的重任。10月23日晚,第一次渡河时因不熟悉水路,船在河中搁浅,战士们只得连夜抬船返回。次日,程世才派人仔细探查敌情,并打听到“虎豹口”河段较为合适,便果断选择夜袭敌碉堡,成功突破防线,为大部队渡河奠定了基础。

当年曾在虎豹口接触过红军的九旬老人回忆说,红军最让他记忆深刻的就是“纪律严明”。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反而帮老百姓干活。老人说:“红军住在我家,天亮走时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给我娘端了一碗饭,大家都特别亲近他们。”不仅如此,当地百姓冒险打捞出一条百人船送红军渡河,还收留伤病员。比如红九军医院的苏玉秀就被村民收留,终老于河靖村,人们亲切称她为“红军婆儿”。

红军严明的纪律与百姓的支持,为西路军继续征程提供了精神力量。但随着进入河西走廊,战事更加艰难。到1937年3月,部队折损率超过八成,仅余三千余人,被迫分为三路。程世才、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成为最后的希望,然而他们也陷入缺盐少粮、伤员成堆的绝境。

三、山穷水尽,悲壮前行

左支队行军途中,为避免暴露,还要派人抹去雪地脚印,战士们负担沉重。长途跋涉、缺医少药,致使不少战士冻伤溃烂,甚至连三十军副军长熊厚发也不幸病重。他临终前请求程世才不要再拖累部队,说:“个人生死不算什么,别因我而影响大局。”同志们含泪告别,却始终未能救回这位硬骨头战士。

随着敌人封山,百姓被迁走,红军无法获得补给,只能靠烧牛马粪煮野羊肉度日。盐成了最稀缺的东西,战士们因缺盐而浮肿,最后全靠一小块从四川带出的盐巴,才撑了七天。为了生存,他们甚至不得不宰杀首长的坐骑,但士兵们宁愿挨饿也不忍吃掉首长的战马,这让程、李二人心痛不已。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遇上了热心的牧民诺尔布藏木和修行道士郭元亨。

四、化险为夷,精神长存

诺尔布藏木主动担任向导,帮助红军筹措物资,带他们抵达安西蘑菇台。此时,郭元亨与红军不期而遇,起初还以为碰见土匪,后来得知他们是红军后,深受感动。他见红军虽衣衫褴褛,却依旧纪律严明,不扰百姓,便慷慨解囊,送上粮食和盐巴。临别时他说:“你们处境艰难,却依旧恪守军纪,以礼待人,今赠粮盐,只盼早日功成!”

程世才深感感激,特地写下字条,表明这些粮盐只是“暂借”,来日革命胜利,必当如数奉还。果然,建国后,这份承诺被兑现,郭元亨还受聘为榆林窟文物管理员,享受国家干部待遇。

西路军的西征虽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数万将士牺牲失踪,但它的意义重大。西征在客观上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锻炼出大批革命骨干。最后随程世才到新疆的400余人,后来不少都成长为开国将军,而程世才本人则被授予中将军衔。

回望这段历程,我们更能体会到西路军战士们的顽强意志与无私牺牲。他们以血肉之躯诠释了“红军精神”,这是我们永远值得铭记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

《郭元亨道长相助红军的往事》 人民政协报

《程世才:战火中打造出的不世将才》 湖北党史

《解密:西路军余部的悲壮历程》 人民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发现遗留物超3700件 东北抗...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相关部门公布了东北抗联密营遗址考古发现的最新成果,发现遗留物超过3700件...
原创 南... 杨再兴的家族,源自北宋名将杨业,世称杨家将,这一豪门的荣耀成为了他日后传奇的一部分。 公元1103年...
原创 孙...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在丹徒打猎时,被许贡门下的一个刺客暗算致死。临终时,孙策指示让年仅十九...
吕后为何要杀韩信? 杀韩信的原因很简单:“佐高祖定天下!” 更核心的目的是:争夺话语权! 刘邦从始至终都能不算传统意义上...
原创 一... 所谓的“淮南三叛”,是指高平陵之变后,淮南地区在短短七年内发生的三次反对司马家掌权的叛乱。这段历史中...
原创 李... 玄武门外的天空沉沉,隐隐预示着一场风雨的来临。秦王李世民,一位千古英雄,正面临他人生最为艰难的选择。...
【民建先贤抗战故事(14)】汤... 民建先贤抗战故事 商道承国志 烽烟砺丹心 汤元炳:(1909-1995),江苏南通人。1953年参...
原创 陈... 陈胜,这个名字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如雷贯耳,然而与他一同参与历史变革的魏咎,却是鲜为人知的角色。魏咎乃...
原创 隋...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帝国兴衰更替,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便从巅峰跌入深渊。隋朝的短暂盛衰,不禁...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有深谋远虑的刘伯温、料事如神的朱升,武有谋勇兼备的徐达、忠义勇烈的...
祖传珍宝背后的历史辉煌:一枚中... 在重庆,黄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中华民国元年军政府造四川银币壹圆。这枚银币是黄先生在拆老家房子...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其中张飞、许褚、马超是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三位武将。三人都有各自的卓...
原创 谭...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的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个艰难的历史时刻,许多忧国忧民的志士纷纷挺...
原创 4... 1952年,四名年轻的朝鲜女兵坐在简陋的餐桌旁,狼吞虎咽地吃着饭,同时警觉地环顾四周。她们心中充满了...
原创 齐... 我们都知道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被公认为霸主的人,而在他的霸业成就中,管仲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
刀坑咫尺何足惧?富贵于我如浮云 少年时的陈子谷(前排右四)在泰国与家人合影 (受访者供图) 年...
原创 隋... 隋朝与秦朝一样,都是历史上较为短命的大一统王朝。尽管隋朝建立时,曾有五位皇帝执掌大权,但其中只有杨坚...
原创 三... 三家分晋,韩赵魏到底谁继承了晋国正统? 三家分晋 前两天,淮下书生的粉丝群里讨论了有关正统的话题,有...
原创 杀... 前言 岳飞,南宋时期的名将,忠诚与勇气是他留给后人的不朽印记。然而,岳飞的死因,以及宋高宗赵构在他灵...
原创 他... 在历史上,名将的定义不仅仅是指挥战场的能力高超,还需要具备崇高的德行,这样的人才最终才能成为世人所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