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不妨先点击“关注”,这样既方便您日后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为您带来更多的互动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36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成功会师后,红军大部被分为左右两路继续北上。其中,李先念、程世才等人率领的西路军肩负着渡黄河、开辟根据地的重任。他们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到了1937年4月下旬,原本两万多人的队伍,只剩下区区903人,而且缺盐少粮,困境已到极点。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道士郭元亨,才得以转危为安。那么,西路军在这一路上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郭道长又是如何雪中送炭?程世才与郭元亨之间这段意外的缘分,最终又走向了怎样的结局?
一、敢打敢拼,肩挑重担
程世才生于1912年湖北大悟,18岁时便毅然投身红军,追随许继慎、徐向前参加革命。彼时的红军虽仅三师两千余人,但战斗力极强,屡有胜绩。年轻的程世才在战场上初露锋芒,很快就得到了器重。1930年,李先念调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政委,程世才则任连指导员,两人自此并肩作战多年。凭借骁勇善战的表现,程世才很快升任为三十三团团长兼政委。
然而,命运没有让他轻松。由于张国焘的指挥失误,红军陷入敌军重重包围,三十三团被命令担任开路先锋,打通撤离通道。程世才深知任务的重要性,他亲自上马提刀,带领士兵拼死突围。在血战中他两度负伤昏迷,但仍坚持在一线指挥,最终带领部队完成任务,扭转了危局,极大鼓舞了红四方面军的士气。
1933年,红军转战川陕边境,又遭军阀田颂尧围攻。当时有人主张“收缩阵地”,程世才却一眼识破敌军左翼13个团孤军深入,与主力脱节,便提议主动穿插包抄,将其歼灭。徐向前听后赞叹道:“真是个人才!一个团长敢想着全歼敌13个团,不简单!”随后,程世才带兵奇袭,果然一举全歼敌军13个团,创造了红军战史上的经典战例。凭借这次战功,他年仅23岁便升任红三十军军长。
这一年,他还首次见到了毛主席,被主席的智慧胸怀所折服,而毛主席也对这位年轻却胸有谋略的“小将”赞赏有加。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终于会师,党中央决定组建西路军,任务是打通国际路线并在河西建立根据地。程世才、李先念率领的红三十军便是骨干力量之一。西征之路极其惨烈,2万余人走到蘑菇台仅剩903人,三位军长只活下了程世才一人。但在那种历史背景下,西路军的使命仍不得不继续。
二、强渡黄河,军纪严明
1936年10月,张学良向我党透露蒋介石的“通渭计划”。为避免陷入被动决战,红军决定提前渡黄河,展开宁夏战役。红三十军作为先头部队之一,肩负着强渡黄河、夺取西岸要地的重任。10月23日晚,第一次渡河时因不熟悉水路,船在河中搁浅,战士们只得连夜抬船返回。次日,程世才派人仔细探查敌情,并打听到“虎豹口”河段较为合适,便果断选择夜袭敌碉堡,成功突破防线,为大部队渡河奠定了基础。
当年曾在虎豹口接触过红军的九旬老人回忆说,红军最让他记忆深刻的就是“纪律严明”。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反而帮老百姓干活。老人说:“红军住在我家,天亮走时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给我娘端了一碗饭,大家都特别亲近他们。”不仅如此,当地百姓冒险打捞出一条百人船送红军渡河,还收留伤病员。比如红九军医院的苏玉秀就被村民收留,终老于河靖村,人们亲切称她为“红军婆儿”。
红军严明的纪律与百姓的支持,为西路军继续征程提供了精神力量。但随着进入河西走廊,战事更加艰难。到1937年3月,部队折损率超过八成,仅余三千余人,被迫分为三路。程世才、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成为最后的希望,然而他们也陷入缺盐少粮、伤员成堆的绝境。
三、山穷水尽,悲壮前行
左支队行军途中,为避免暴露,还要派人抹去雪地脚印,战士们负担沉重。长途跋涉、缺医少药,致使不少战士冻伤溃烂,甚至连三十军副军长熊厚发也不幸病重。他临终前请求程世才不要再拖累部队,说:“个人生死不算什么,别因我而影响大局。”同志们含泪告别,却始终未能救回这位硬骨头战士。
随着敌人封山,百姓被迁走,红军无法获得补给,只能靠烧牛马粪煮野羊肉度日。盐成了最稀缺的东西,战士们因缺盐而浮肿,最后全靠一小块从四川带出的盐巴,才撑了七天。为了生存,他们甚至不得不宰杀首长的坐骑,但士兵们宁愿挨饿也不忍吃掉首长的战马,这让程、李二人心痛不已。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遇上了热心的牧民诺尔布藏木和修行道士郭元亨。
四、化险为夷,精神长存
诺尔布藏木主动担任向导,帮助红军筹措物资,带他们抵达安西蘑菇台。此时,郭元亨与红军不期而遇,起初还以为碰见土匪,后来得知他们是红军后,深受感动。他见红军虽衣衫褴褛,却依旧纪律严明,不扰百姓,便慷慨解囊,送上粮食和盐巴。临别时他说:“你们处境艰难,却依旧恪守军纪,以礼待人,今赠粮盐,只盼早日功成!”
程世才深感感激,特地写下字条,表明这些粮盐只是“暂借”,来日革命胜利,必当如数奉还。果然,建国后,这份承诺被兑现,郭元亨还受聘为榆林窟文物管理员,享受国家干部待遇。
西路军的西征虽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数万将士牺牲失踪,但它的意义重大。西征在客观上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锻炼出大批革命骨干。最后随程世才到新疆的400余人,后来不少都成长为开国将军,而程世才本人则被授予中将军衔。
回望这段历程,我们更能体会到西路军战士们的顽强意志与无私牺牲。他们以血肉之躯诠释了“红军精神”,这是我们永远值得铭记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
《郭元亨道长相助红军的往事》 人民政协报
《程世才:战火中打造出的不世将才》 湖北党史
《解密:西路军余部的悲壮历程》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