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能胜朱允炆,陈亨功不可没,他的一个决定,保家族10代富贵
迪丽瓦拉
2025-09-30 03:32:17
0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有深谋远虑的刘伯温、料事如神的朱升,武有谋勇兼备的徐达、忠义勇烈的常遇春等。他们为大明江山出谋划策、征战沙场,不仅在历史上留下美名,也成为明朝历史的谱写者之一。

但这些名将名臣只是朱元璋手下的一部分,朱元璋手下的武将群体极为庞大,他们同样为大明江山浴血奋战,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而声名不显。其中的陈亨就是一位被忽视的开国武将。

陈亨原本是元朝武将,夜深沉,陈亨坐在府邸中,独自思索着元末乱世的动荡。寂静的房间中,烛光摇曳,映照出他沉思的脸庞。他的眉头紧锁,深邃的双眼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

在他的心中,朱元璋的崛起是一个赌局,而他选择加入这场赌局,孤注一掷。铁甲长的职责,不仅是指挥军队,更是肩负起对朱元璋的信任。每一个战局,都是一次次决定,他必须用心智和勇气面对战争的考验。

一日,朱元璋亲自召见陈亨,对他说:“陈将军,我看重你的能力和忠诚,此番任命你为千户,是对你的信任。希望你能在这个职位上继续发挥你的才华,对抗我们的敌人。”

陈亨躬身一礼,声音坚定:“陛下,我必不负您的期望,将全力以赴为您效劳。”朱元璋微笑着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陈亨长期跟随徐达作战,在战火中不断展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徐达的赏识,成为徐达的得力助手。

在徐达北伐元大都之战中,陈亨负责镇守东昌府。有一次元朝的两万多铁甲骑兵,蜂拥而至。陈亨一点都不慌张,毕竟他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将对方一网打尽。

明朝开国后,勇猛善战的陈亨被调任北疆防线,防御北元进攻,先后担任燕山左卫指挥使、北平都指挥使等职。

朱元璋对陈亨的才干和忠心都比较欣赏。在洪武年间的功臣清洗中,陈亨一直安然无恙,并未受到波及。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登基,陈亨再度得到重用,升任北方重镇大宁卫都督佥事。

然而,在建文元年的北平,陈亨的内心却随着时局的变化而起伏。

建文帝登基不久,靖难之役爆发,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为了皇帝宝座打得不可开交。

战争初期,朱棣处于劣势,他虽是一方藩王,但明朝法令规定藩王不得养兵,因此朱棣手中兵力极为缺乏,只能依靠手中的卫队和临时招募的士兵作战。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朱棣必败无疑。

要想破局,只能另辟蹊径。

于是,朱棣看上了陈亨镇守的大宁卫。

大宁卫是明朝防御北元的军事重镇,武力值很高,如果让陈亨与自己一条战线,那么朱棣的实力必然提升,与朱允炆的对抗,就会事半功倍。

建文元年九月,朱棣带领一路人马,从小路奇袭大宁城,活捉宁王朱权。此时的陈亨带兵驻守松亭卫,是大宁各路守军的最高首领。

明朝的前途和命运,决定权此时握在他手中:是忠于建文帝与朱棣决一死战,还是投降朱棣反叛建文帝,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

朱棣的密信达到陈亨手中后,他紧握着信笺,心中掀起波澜。朱棣在信中巧妙地运用文字,勾勒出旧日的友谊和对他的赞誉,同时指责卜万的不忠不仁。

在孤独的夜晚,陈亨对着烛火低声自语:“朱棣,你的词句如同悠扬的琴音,挑动着我的心弦。而朱允炆的猜疑却如一把尖刀,刺痛我的内心。”

与此同时,他在朝廷内部也感受到了刘贞对他的提防。刘贞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和疑虑,使得陈亨明白,朱棣的诚意与朝廷的不信任交织在一起,他的选择变得愈加艰难。

在一夜之间,陈亨突然偷袭了刘贞的大营。他的眼神坚定,心中的决断如同利刃一般锋利。刘贞大营的篝火烧得通明,陈亨带领大宁卫的将士穿越黑夜,如影随形。他们默契地执行计划,将卜万揪出,使其身败名裂。

卜万被擒,陈亨站在大营中,目送卜万被押向朝廷的审判。这一夜,陈亨的内心沉甸甸的,他为自己的果断而自豪,却也为战友的牺牲而心生悲痛。

而当陈亨归降于朱棣,朱棣亲自出席的欢迎仪式上,他与陈亨对话:“陈将军,你的到来,将是我们军队的一大助力。”

陈亨微笑着回应:“殿下,我能为您效力,是我莫大的荣幸。”

就这样,大宁卫十余万精兵,瞬间成了朱棣的囊中之物。朱棣从此有了一争天下的雄厚实力,并最终击败建文帝,取而代之。

陈亨用自己的一个选择,决定了靖难之役的结局,把朱棣一手扶持上明朝皇帝宝座,明朝历史走向在他手中发生大转折,进入朱棣时代。

然而,1400年的白河沟之战,陈亨身中敌军箭矢,朱棣得知陈亨的伤势后,深感忧虑。他亲自前往陈亨的府邸,看着躺在床上的将军,轻声说:“陈将军,你为国家付出了太多,是我军中的楷模。”

陈亨虽然不能言语,但从他微微一笑的神情中,透露出对朱棣的感激。然而,陈亨的病情却日渐加重。在那年十月,陈亨在自己的府邸中安详地去世,享年68岁。

朱棣得知这一消息后,心头充满悲痛。他在陈亨的墓前,静静地站了许久,目送着一代将军的灵魂飞向苍穹。在这一刻,他与陈亨的对话并未结束,只是变成了一种超越言语的心灵沟通。他对陈亨说:“陈将军,你的一生,是我军中的传奇。你的付出和牺牲,必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廊中。”

陈亨的选择,不仅是对朱棣的极大支持,也为他自己和家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决策,虽然在当时看来颇具风险,但最终证明是明智之举。他的家族因此而获得了长达十代的荣华富贵,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疑是极为难得的成就。

靖难之役,是陈亨的辉煌篇章,也是他无悔的人生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你知道吗?有一座城市离韩国首都首尔只有60公里,开车1个小时就能到,但现在却属于朝鲜!这就是开城——...
(抗战胜利80周年)台胞姊妹的... 中新网大连8月20日电 题:台胞姊妹的抗日青春 作者 黄欣欣 2015年,一张照片定格台胞苏菁晚年的...
阅兵日,抗联忠魂跃上大银幕 2025年8月23日刊| 总第4067期 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你们有...
原创 早... 在19世纪中叶,清朝在与外敌作战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重的失败,但在这段动荡的历史中,仍然涌现出一些勇猛的...
原创 6... 邱会作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在战争年代积累的功绩,他在1955年获得中将军衔。1959年,他被任...
出土石制品494件 山西一旧石...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析城山旧石器遗...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武将众多,其中不乏英勇善战、战无不胜的英雄人物,如吕布、关羽、张飞和典韦等。他们在历史和演...
原创 唐... 导语:玄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大师,他的经历也成为了《西游记》故事的蓝本。按照常理,这样一位为国家...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是许多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其中,卧龙指的是智谋超群的诸...
原创 古... 古代的“免死金牌”真的是万能的保命符吗?在许多历史演义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免死金牌往往被描绘成一种无...
原创 欧... 最近,双普会之后,欧洲这边可就炸开了锅,再也坐不住了。欧洲的政要们那叫一个着急,几乎倾巢而出,陪着泽...
时空见证·抗战文物说历史|一封... 这封写有177个字的家书,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在1936年8月1日夜写给其子(宁儿)最后的嘱托。在沈...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现代社畜杨凡穿越成大明假太监,凭机智躲过验身危机,沦为陈妃随从。他周旋于后宫美人之间,一边偷练武道秘...
原创 古...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历史的积淀深厚。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
原创 唐... 在唐宪宗李纯的统治时期,国家终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藩镇割据问题,成功实现了唐朝的复兴,这一历史阶段被称...
原创 韩... 公元前206年七月,刘邦在汉中立下重用人才的决心,他不顾麾下诸将的反对,破格提拔原本只是治粟都尉的韩...
陕西发现隋兵部尚书家族墓 墓志...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2年8月,该院在陕西省咸...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宪宗”作为皇帝的庙号代表了帝王的博学和能力。古人认为“博闻多能曰宪”,因此那些被...
原创 齐... 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打算模仿其他国家征讨中原,于是派兵北上攻打齐国。那时,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在位,...
免费开放3个月!古田会议纪念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1日,“铸魂·砺剑·擎旗——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