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先贤抗战故事
商道承国志 烽烟砺丹心
汤元炳:(1909-1995),江苏南通人。1953年参加民建,曾任第一、二届民建中央委员,第三届副主委,第四、五届副主席,第六届咨议委员会副主任,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浙江省副省长,杭州纱厂经理,第二、三届全国工商联执委,第四届常委,第六届顾问,浙江省工商联秘书长、副主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第二、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汤元炳早年就读于南通英化职业学校、上海浦东中学和同德医学院。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后,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同年10月加入国民党。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愤然脱离国民党,并于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在杭州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时被捕入狱。1934年东渡日本,在日本法政大学攻读经济学。在日期间,资助共产党人办的新知书店,并推销进步书籍。1937年七七事变后,毅然回国,投身工商实业活动。
烽火岁月中坚定身影,坚守民族大义
抗战初期,汤元炳身处沦陷区,目睹了日军的残暴行径和百姓的苦难生活。那烧杀抢掠的场景,那流离失所的民众,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以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开始了在暗流涌动的沦陷区中的抗争。他秘密联络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爱国人士,共同商讨抗日救国大计。他们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中,传递抗日信息,动员民众觉醒。汤元炳深知,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才能汇聚起强大的抗日力量。他四处奔走,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用生动的语言揭露日军的罪行,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他的演讲如同星星之火,在沦陷区的黑暗中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让许多原本迷茫的人们找到了抗日的方向。
在组织抗日活动的同时,汤元炳还积极为抗日前线筹集物资。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药品、粮食等紧缺物资。他亲自参与物资的采购、运输工作,不顾个人安危,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将宝贵的物资送到抗日战士的手中。这些物资对于艰苦奋战在前线的抗日将士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
随着抗日形势的日益严峻,汤元炳的抗日活动引起了日伪的注意。日伪军对他进行了疯狂的迫害,企图摧毁他的抗日意志。汤元炳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日伪特务多次对他进行威胁、恐吓,甚至对他和他的家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他的住所被搜查,他的财产被查封,但他始终坚守着民族大义,没有向敌人屈服。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汤元炳被迫转入地下工作。他化名改姓,四处躲避敌人的追捕。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他从未放弃抗日斗争。在地下工作中,他继续秘密联络爱国人士,组织抗日力量。他通过秘密渠道,与抗日根据地保持着联系,为抗日根据地传递情报,提供支持。他还积极参与营救被捕的抗日志士的工作,想方设法帮助他们逃离敌人的魔掌。
以经济之力支援抗战,在文化领域 弘扬抗战精神
汤元炳不仅在抗日活动中表现出色,他还充分发挥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专长,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深知,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经济实力的比拼。他积极倡导发展民族经济,抵制日货,为抗战提供经济支持。
他联合一批爱国企业家,共同发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运动。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抵制日货的意义,呼吁民众自觉抵制日货。在他们的努力下,抵制日货的运动在沦陷区迅速蔓延开来,给日本侵略者的经济掠夺造成了沉重打击。同时,汤元炳还积极投身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他投资兴办了一批民族企业,生产抗战所需的物资。这些企业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和生活用品。他还积极为民族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汤元炳更加重视经济抗战。他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民族经济的建议,为政府制定抗战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他还积极参与国际援助工作,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援。他通过多种渠道,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抗战的形势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汤元炳深知文化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他积极投身于抗战文化宣传活动,通过文化的力量,弘扬抗战精神,鼓舞民众斗志。他组织了一批文化人士,创作了大量的抗战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以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等形式,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这些作品在沦陷区和抗日根据地广泛传播,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战士气和爱国热情。
他还积极创办抗日刊物,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他亲自撰写文章,揭露日军的罪行,分析抗战形势,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他的文章言辞犀利、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他还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演出的组织工作。他组织文艺团体,深入前线、农村、工厂,为抗日将士和民众演出。这些演出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爱国情怀,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在抗战文化宣传活动中,汤元炳还注重培养抗战文化人才。他积极为年轻的文化人士提供学习和创作的机会,鼓励他们为抗战文化事业作出贡献。他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方式,提高文化人士的抗战意识和创作水平。在他的培养下,一批优秀的抗战文化人才脱颖而出,为抗战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汤元炳在抗战中展现了无私奉献精神和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关键时刻,他作出正确选择,拒绝诱惑,坚守正义。他那坚如磐石的政治信念,犹如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他卓越非凡的领导才能,恰似舵手引领航船破浪前行,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