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的免死金牌真的免死吗?几乎不可能,反而成了“催命符”
迪丽瓦拉
2025-09-30 05:32:50
0

古代的“免死金牌”真的是万能的保命符吗?在许多历史演义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免死金牌往往被描绘成一种无敌的“法宝”,持有者不仅地位尊崇,在危难时刻更能保全生命。然而,历史的真实却并非如此,免死金牌的作用远比传说中的复杂。今天,我们就来剖析一下这个历史谜团。

“免死金牌”其实是民间的俗称,官方名称为“丹书铁券”或“丹书铁契”。顾名思义,这是一块用朱砂字刻写的铁质铭牌,外形像圆筒瓦片,金字辉煌。根据宋代《程氏演繁录》的记载,这种铁券起源于汉高祖刘邦时期。汉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刘邦为笼络那些为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不仅加官进爵,还颁发了象征荣誉与身份的“丹书铁券”。然而,当时这块铁券并不具备免死的功能。直到南北朝时期,宇文泰才为“丹书铁券”加入了“免死”这一特殊功能,使其成为了封疆大吏、功臣的专属荣誉。

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是后周末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成为了新的统治者。末帝柴宗训被降封为郑王,并赐予“丹书铁券”,从此,这块铁券成为了制度的一部分。不同的功勋者根据贡献的大小,获得的“免死”次数不等,最少一次,最多可达十次。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继承了这一制度,并大规模发放了“丹书铁券”,一度高达35张,其中包括许多开国功臣。众多功臣以为拿到“免死金牌”意味着高枕无忧,殊不知,这些“免死牌”最终却成了他们的“催命符”。

这块铁券的背后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每张“丹书铁券”上都隐含了一行微小的文字:“谋逆大罪不免死。”这些曾为大明江山抛头颅、洒热血的勋贵们最终死于“谋逆罪”,他们的悲剧也为“免死金牌”增添了一层讽刺色彩。如果没有“谋逆罪”,那么这块“丹书铁券”是否真能免死呢?

简言之,所谓的“丹书铁券”,不过是统治者和大臣之间签订的“互信契约”,它不仅使用次数有限,且有着严格的“保质期”。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工匠打造了35块“免死金牌”,这些牌子被颁发给六公二十八侯,享有极高的荣誉,尤其是被誉为“在世萧何”的韩国公李善长,个人便获得了两块“免死金牌”,只要不造反,就能免死两次,且其子孙还可受此特权。作为中书左相,李善长一度享有极高的权力与恩宠,按理说即便朱元璋心生杀意,也不该对他下手。然而,朱元璋在晚年时逐渐对这些位高权重、掌握重兵的开国功臣产生了忌惮。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担心一旦自己去世,这些人将成为威胁自己的潜在力量。于是,在朱元璋心中,所有持有“丹书铁券”的功臣,最终都成了“刀下鬼”。许多功臣在临死时才恍然大悟,所谓的“免死金牌”不过是一个安抚心头的幌子,皇帝若想你死,便没有任何人能保得住你。

接着说到李善长,不得不提胡惟庸,作为明朝开国功臣,虽然未曾封侯赐爵,但深受朱元璋的信任,曾最高担任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在权力的驱使下,开始变得独断专行,甚至连生杀大权都敢自行决断。最终因谋逆罪被揭发,朱元璋勃然大怒,将胡惟庸及其亲属满门抄斩,牵连死亡者超过三万。李善长也因与胡惟庸有关联而深陷其中。原来,胡惟庸曾试图拉李善长一起参与阴谋,但李善长坚决拒绝,然而,胡惟庸却指使李善长的胞弟游说他。最后,李善长无奈之下,只能对其弟说出:“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这十个字,不仅是李善长的告别,也是对他命运的预言。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免死金牌”不过是一个被统治者用来稳固自身权力的工具,许多功臣们在得到“免死金牌”后,最终并未得以保全生命。那些想通过这块牌子得到安宁的人,最后都只能默默叹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几乎是神话般的存在,他被塑造成智慧、忠诚的化身。然而,细细考量蜀汉的历史...
原创 2... 这段历史,实际上令人感到相当蹊跷。通常来说,领土一旦被敌人占领,国家应该会尽力进行反抗,尤其是对于那...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通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中央集权制的专制国家。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
原创 真... 近年来,清朝宫廷题材的影视作品掀起了广泛的热潮,众多剧集和电影以清朝皇室为背景,讲述了皇帝、皇后以及...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中,关于“通古斯”的记载几乎难以寻觅。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对于通古斯族群完全没...
原创 孙... 前言 在这动荡的时代,权力、智慧与人性如何交织出一条清晰的抉择之路?一个年轻的领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
原创 刘... 刘伯承,作为一位传奇的军事统帅,凭借卓越的军事才华和非凡的战略眼光,被誉为“军神”。在他的指挥下,涌...
(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学者呼... (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学者呼吁以青年交流推动和平记忆构建 中新社长春8月23日电 (记者 郭佳)...
原创 三... 三国时期可谓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个英雄都在这个战乱不断的时代中展现了不同的风采。在这其中,曹操、刘备...
原创 历... 自古以来,战争一直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阴影。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社会,无数次的战争爆发和结束不仅仅是历史...
三国正史之中,文武双全的16位...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原创 关... 前言 关羽,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广受尊敬的英雄人物,在文学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中,已经成为了不...
原创 蜀... 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斗争可谓激烈,内部的权力纷争和派系斗争让许多人背叛了自己的国家。特...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提到托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刘备在白帝城的托孤。那时,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逃至永安的白...
原创 曹... 《短歌行》中的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笔下,展现了他渴望贤才的决心。这一诗句,也彰显了...
原创 朱... 如果要提到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朱元璋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创业打天下方面,他的事...
原创 清...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军队成功攻占了伊犁,并俘获了准噶尔大汗绰罗斯·达瓦齐。就在清军取得胜利...
唐代东都文物精华亮相杜甫草堂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2025年8月20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杜甫...
“魔鬼使我如此做”:中世纪修道... 公共领域探寻其背后的含义。博士苏珊·博顿音乐教授,历史音乐学教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十一、十二和十三世纪...
原创 中... 历史总是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巧合与奇迹,有时,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或小物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