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平定准噶尔耗时70多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用了多久
迪丽瓦拉
2025-09-30 08:03:52
0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军队成功攻占了伊犁,并俘获了准噶尔大汗绰罗斯·达瓦齐。就在清军取得胜利之际,准噶尔部的领袖阿睦尔撒纳趁机发起了叛乱。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清军终于在1757年平定了这场叛乱。随着准噶尔部局势的稳定,清朝释放了此前被准噶尔扣押的南疆伊斯兰教领袖大和小和卓,并派遣他们前往天山南路的各个城市进行招抚。虽然大、小和卓本应协助清朝稳定局势,但在阿睦尔撒纳叛乱的混乱时刻,他们暗中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等重要地区。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和卓霍集占在一场刺杀清军副都统阿敏道的事件后,自立为王,正式开始了与清朝的对抗。

在1758年,乾隆皇帝决定亲自出征,命令大军征讨大小和卓的叛乱势力。清军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终于在战败后选择西逃,他们通过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如今位于阿富汗东北部),最终在巴达克山的首领素勒坦沙的手中被擒获并处决。至此,西域地区的天山南北再次回归中原正统王朝的统治。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便将这一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但自唐代中期起,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一度中断,长达近千年之久。

西域,作为汉唐时期的旧疆土,对于清朝皇室而言,虽然是新近获得的领土,但乾隆皇帝依旧高度重视这一地区的归属,并亲自将其命名为“新疆”,确立了中国对新疆的主权。通过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以及镇压大小和卓的反叛,乾隆成功捍卫了新疆的领土完整,也为该地区的百年稳定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时光流逝,直到中亚浩罕汗国的阿古柏在英俄两大帝国的支持下开始入侵新疆,清朝对新疆的统治面临了新的挑战。此时,已经年过七十的老将左宗棠毅然出征,并最终成功捍卫了中国近六分之一的国土。乾隆皇帝为新疆主权立下的基石与左宗棠在1876年重新收复新疆的军事行动,往往被人们拿来做对比。

如果我们仔细对比这两者的行动,不难发现: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努力,花费了超过七十年的时间才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而左宗棠则在1876年4月出兵,至1878年1月成功收复和田,整个军事行动仅历时一年半。虽然左宗棠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收复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但伊犁依然被沙俄占领,直到1882年,清政府通过《伊犁条约》才得以从沙俄手中收回这片重要的土地。尽管左宗棠的军事行动在时间上短暂,但如果将外交、后勤准备等因素考虑在内,实际上这一过程持续了长达17年。

然而,将左宗棠的快速行动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平定准噶尔部的漫长过程做简单对比,未免过于片面。尽管左宗棠的实际军事行动仅有一年半,但在此之前,他为了收复新疆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在后勤保障、军事训练、以及与外界的外交布局等方面,展现了他高度的战略眼光。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对抗也并非始终处于战斗状态,期间有多次休战期,双方在战斗的间歇期里也需要时间进行兵员补充与物资调动。因此,三代皇帝花费的七十多年时间,实际上不仅仅是战斗的时间,还包括了战争间隙的准备与恢复。

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左宗棠的行动应当被视为17年,而非仅仅一年半。即便如此,若将左宗棠与清朝三代的漫长斗争进行对比,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平定准噶尔部的过程是多么艰难且充满曲折。

那么,为什么清朝平定准噶尔部需要长达七十多年呢?这主要是因为准噶尔汗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了后来入侵新疆的阿古柏。阿古柏原本只是浩罕汗国灭亡后的流亡者,刚进入新疆时,身边的随从仅有不到五十人。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势力并不足以构成威胁。然而,由于清朝当时正面临内忧外患,阿古柏得到了英、俄两大帝国的支持,迅速扩张,最终占领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英俄支持阿古柏,不过是想通过这一动乱从中谋取利益,但他们并未亲自出兵帮助阿古柏。

与之相比,准噶尔汗国曾是西域的强大帝国,最盛时期统一了整个新疆,并且其势力一度横扫中亚,甚至扩展至外蒙古与西藏。准噶尔汗国的军力、人口以及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阿古柏的流亡军队。全盛时,准噶尔汗国的领土包括今天的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西伯利亚南部及中亚的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地。其人口曾达到五百万,军队人数也多达三十万。准噶尔在军事上具有极大的优势,曾聘请瑞典军官雷纳特为其制造火炮,并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先进的装备,准噶尔汗国曾被列为世界上最强的战争帝国之一。

面对这样一个强敌,清朝花费了超过七十年的时间才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的叛乱,完全可以理解。相比之下,阿古柏的军队不过是一群流亡者,虽然得到了外力支持,但其军事能力远不及准噶尔汗国。因此,尽管阿古柏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注定失败。

左宗棠的胜利并非轻而易举。在出征前,他深知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因此提前为七万大军的粮草开支、物资供给等问题做了精密的规划,并通过与俄罗斯商人的合作,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准备为他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聚焦两个议题 “中国收复南沙群... 昨天(23日),“中国收复南沙群岛的法理与历史: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
原创 从...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资源,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兴衰。因此,主粮的演...
灵魂裂变:188万国民党起义投...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被俘的国民党部队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共188...
原创 三... 在三国时代,枪被誉为百兵之王,无人能与之匹敌。这也是为何众多三国的猛将,都偏爱使用枪这件兵器。枪法精...
原创 地... 在我们常见的认知中,远古时代常常被描绘成一个荒芜的世界,地球似乎被庞大的野生动物主宰,而那时的人类还...
原创 刘... 刘邦和项羽,两位历史人物,总能引发无数讨论。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权谋与智慧的较量,更能从他们的...
香港,不曾忘却的抗战记忆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抵抗仅持续18天,驻港英军投降,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贾氏家族的命运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色彩。作为历史中的关键人物,贾逵、贾充与贾南风的命运交织,...
原创 三... 参天之木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三星堆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见证,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
原创 长... 长坂坡之战中,张飞曾言若碰见赵云,必定一矛刺死,这番话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很多人都好奇,张飞真的有这种...
安伟走访慰问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 安伟走访慰问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奋斗精神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原创 康... 提到清朝,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康乾盛世,这段时期从康熙到乾隆,祖孙三代的统治让清朝迎来了最辉煌的时代,持...
原创 义... 战国时期,秦武王因在举鼎时不幸去世,年仅十几岁的秦昭襄王在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帮助下继位,成为秦国...
一封烽火中的家书 如何讲述革命... “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正在四川博物院开启...
原创 朱...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要把自己曾经住过的吴王府,赐给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
展讯 ‖《红色白银》即将开展! 白银,是一片红色印记厚重的黄土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是红军长征一、二...
原创 周... 1975年12月20日,这一天对罗青长来说,永远铭刻在心,那是他最后一次与周总理见面。在那时,周总理...
原创 胜...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的战斗进入关键阶段。徐州的守敌在战况紧张之际纷纷撤退,向萧县和永城方向逃窜...
原创 被... 翁同龢是清朝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的重要老师,他的为人和才学都颇具声望。翁同龢身上散发着温文尔雅的气质,...
从沉沦到觉醒的抗战史诗 ■魏世通 当九一八事变的炮火撕裂沈阳夜空,当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北平黎明,中华民族在近代最深的沉沦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