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英雄并起,风云激荡,千军万马逐鹿中原。各路诸侯各展英姿,群雄逐鹿,掀起了风雷之声。而在这场恢弘的历史洪流中,刘备的集团未能最终胜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不甘。如果刘备最终统一了天下,他会继续保持自己一贯的仁义之道,还是像许多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那样,做出背叛与算计,置身事外、尔虞我诈的局面呢?
如果刘备真的得到了天下,马超是他第一个要除掉的对象。诸葛亮早已识破了这一点,但他选择了沉默。马超,作为凉州名门马腾之子,曾经是西凉的一个重要力量,在刘备攻打刘璋时,主动归降他,表示愿意效力于刘备。归降之前,马超在刘备的眼中曾是一个与自己并列的强大对手;但归降之后,刘备任命他为平西将军,还赐予侯位,可见当时刘备对他是充满信任的。
然而,马超的背叛历史使得刘备对他心存疑虑。马超曾在其家族危难之时,为了报仇而联合了曾经的仇人,导致曹操大怒,屠戮了马超的亲人。后来,马超投靠张鲁,却在适当时机选择了背叛。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刘备怎能轻易信任?他一直看重马超的军事才能,但却无法忽视他那不忠、不孝、不义的行为。像马超这样一个随时可能反叛的人,刘备必定会将其视为威胁,只有消除这个潜在的炸弹,才有可能确保自己的大计不受威胁。
即使刘备和关羽有过深厚的结义,桃园三结义的誓言也许仍回荡在耳边,但一旦刘备登上帝位,情况必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关羽在刘备眼中,虽然忠诚无比,是蜀汉最重要的将领,但关羽的能力与骄傲同样让他成为了刘备心中的威胁。关羽所拥有的军事能力、治国理政的才能,使得他有了骄傲的资本;然而,这份骄傲也让他难以容忍任何人的指挥和控制,甚至对诸葛亮的提议也屡屡不满。刘备清楚,关羽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战将,更是一个能威胁皇权的存在。
关羽镇守荆州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士兵勇猛,人民对他十分爱戴。这样的功臣,刘备若想确保自己帝国的稳定,便绝不能轻易留在身边。对于一个帝王而言,任何能够威胁其权力的人,都是无法容忍的。关羽骄傲自大、兵权在握,他的独立性和强大实力,足以让刘备感受到压迫,最终,他必定会做出除掉关羽的决定。
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的灵魂人物,深得刘备的信任。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诸葛亮的智慧都为刘备的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可以说,诸葛亮的出现,让刘备的国家逐渐站稳了脚跟。然而,当刘备真正掌握了天下后,他对诸葛亮的依赖逐渐转为防备。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以及在蜀汉的地位,让他成为了刘备最大的隐患。
刘备在夷陵一战后,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已经开始衰弱,面对未来的局面,他心中的防备渐渐显现出来。刘备虽然曾将诸葛亮比作曹丕,表示他能够安邦定国,但实际上,刘备心里早已对这个忠诚的大臣生起了戒备之心。即便在自己弥留之际,他对诸葛亮的态度已经不再单纯,只是因为仍然需要他辅佐,因此才忍住未言。若刘备真的得了天下,他便会为了保证皇权的稳固,不惜用任何手段铲除任何潜在威胁,诸葛亮便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对象。
刘备虽然一生推崇仁义,但在权力面前,他也必定会做出冷酷的决策。这是一个残酷而无情的现实,权力对于一个帝王的诱惑远远超过任何人情与义气。刘备若能最终统一天下,那时的他,必定是一个全然不同的皇帝,一个冷血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