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条考古新闻,四川那边挖古墓,居然刨出个青铜爵来。瞅着照片里那玩意儿,三条细腿支着个椭圆肚子,前面伸个长长尖尖的 “嘴”,后面还拖个小尾巴,第一反应是这喝酒得多费劲?
说实话我对青铜器本来不太感冒,总觉得那些绿锈斑斑的老物件离咱太远。但这次看到这爵的造型,突然就来了兴致。你别说,这东西长得是真别致 —— 中间腰收得细细的,像个小蛮腰,一侧还焊了个小把手,底下三条腿尖尖的,看着就站不稳似的。考古队的人说这是商周时期的物件,算算年纪,都好几千岁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就是个普通酒杯,后来查了查才知道,这爵在古代可不是谁都能用的。听说那会儿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碰这东西,跟现在的奢侈品似的,讲究个 “明贵贱,别尊卑”。想想也有意思,喝个酒还要分三六九等,古人的仪式感真是刻在骨子里。
你说这爵前面那长 “嘴” 是干嘛用的?总不能是为了方便干杯吧?后来看到河南出土的一个商父辛铜爵,腹部还有花纹,把手内侧居然还有字,说是为了祭祀父亲做的。突然就琢磨过味儿来 —— 这爵可能不光是喝酒,还跟祭祀、庆典这些大事儿有关。说不定古人举着这沉甸甸的铜杯子敬神的时候,比咱现在端高脚杯还郑重。
四川这地界儿也是个出宝贝的地方。前几年渠县那边就挖出过巴国王族的大墓,里面的青铜器老精美了,有编钟还有剑,剑格上都包着金子。这次这爵虽说没那么华丽,但能在古墓里待几千年还保存完好,也够神奇的。就是不知道这爵的主人是谁,是不是也跟巴国王族沾点关系?
其实吧,这爵看着好看,真用起来估计挺麻烦。那么沉的铜家伙,装满酒不得有好几斤?古人喝酒还要讲究 “三爵而止”,估计喝不了几杯胳膊就酸了。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是贵族用的东西,实用不实用另说,排场得先摆足了。
你发现没,咱们现在说 “加官晋爵” 这个词,居然就跟这杯子有关。听说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时候,不光用爵喝酒,还会把爵赐给人家当信物,这爵就成了身份的象征。这么一想,这老物件还挺有文化分量的,不光是个杯子,还是本会说话的历史书。
看资料说最早的青铜爵在二里头遗址就有了,比商周还早,只是那时候的爵没这么多花纹,简简单单的。从素面朝天到满身纹饰,这爵的变化也能看出古人手艺越来越好了。就是不知道四川这爵身上有没有花纹,考古报告里没细说,有点小遗憾。
突然觉得挺有意思的,几千年前的贵族们举着这样的铜爵喝酒聊天,商量国家大事,那场面肯定很壮观。就是不知道他们喝的酒是什么味儿的,会不会像现在的米酒那样甜甜的?要是能穿越回去看看就好了,说不定还能蹭杯贵族特供酒尝尝。
你们说这古代贵族是不是太闲了,喝酒都要专门设计这么复杂的杯子?是单纯为了好看,还是有啥讲究?见过博物馆里类似文物的朋友,觉得这爵到底是实用器还是纯粹的摆设?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