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金庸的经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时,我们会觉察到蒙古方面组织的武功高手,例如金轮法王、潇湘子、尹克西、尼摩星等,他们与蒙古大军共同对襄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取得了显著的战果。然而,在同一时期的另一部作品《射雕英雄传》中,金国的皇室和朝廷与之相比,却鲜有武功高强的人物出现。这让人不禁思考,难道金国就不曾拥有过许多武功高手吗?
其实,《射雕英雄传》的背景设定在金国刚攻下北宋不久,时间跨度最多也就是六十年。像王重阳这样的武林高手都亲历了金国与宋朝之间的厮杀。这样的战乱环境下,武功高手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即便在历史的长河中,金国能够成功攻占中原地区,得以保住一部分江山,难道不是依靠着众多武功高手的努力吗?
那么,这些武林高手到底去了哪里呢?我们所讨论的“高手”,并不是那些游荡在江湖中的散修,而是由官方组织、经过系统培训的武功人才。在历史上,许多真正的武功高手都隶属于朝廷的军队之中。他们不仅有时间和精力去磨炼自己的技艺,还能从官方获得一定的物质保障,得以不断进步。而在民间,由于缺乏系统的训练,以及各种现实的限制,练武者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成长。
这使得古人常说“穷文富武”,即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便无从谈起练武。事实上,武功的锻炼需要耗费许多物质资源,普通人往往难以承担。在金国和宋国的军队中,虽然仍然有武功高手,但多数都是一般水平的武者,毕竟他们并不能算作那些顶尖的绝世高手。就像曲灵风在大内窃取宝物时遇到的内侍,尽管这些侍卫能够应付一般的江湖侠客,但面对真正的高手时则显得无能为力。
在朝廷所培养的高手中,系统的培训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会使用统一的教材和训练方法,从而在同一水平线上批量培养出一批高手。这样的人才虽然数量众多,但却难以与黄药师这样的独特人物相提并论,后者往往依赖于个人的天赋和机遇,而非规范化的训练可以培养出来的。
朝廷所需要的,正是那些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的武功人才,达到杨铁心级别的水平已然足够。他们通过人数的优势来战胜大多数对手,正如开场时完颜洪烈所带领的追杀队伍,虽然是金国一批练出来的高手,却难以撼动丘处机这样的武林绝顶高手。
当然,这一切也跟完颜洪烈当时所指挥的人员规模有关,他未能意识到丘处机是一名强敌。纵观全球,又有多少像丘处机这样的高手呢?因此金国和宋国的武功人才培养机制并非问题,但一旦面对黄药师这类的顶尖高手,他们自然要寻求其他的应对之道,像忽必烈故意寻访金轮法王这样的民间高手,便是一个明智之举。
回顾历史,金国皇室的确曾拥有过如王重阳般的高手团队。根据《神雕侠侣》中描述,金国皇帝多次派遣数十名高高手前去追杀王重阳,但最终却无一人能成功逃脱。王重阳依靠活死人墓的地利优势,成功击败了来犯的敌手。这一系列的争斗,导致金国损失惨重,其损失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像王重阳这样的顶尖高手是极为稀有的,通常一个国家也只有少数几位,而这数十名高手的消亡,对于金国来说着实是个巨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