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猛将里,除了吕布稳坐头把交椅之外,其他人的名声与地位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很多人认为接下来应该轮到赵云出头,然而也有人不认同,坚信关云长才是后继者的最佳人选。毕竟关羽的战绩更为耀眼,他斩杀过的都是名将,守住荆州之后又屡次大败前来进犯的魏军,尤其是当年击杀庞德、擒获于禁的事迹,令他的威望更加,几乎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与之相比,赵云虽然名望不及关羽,但他凭借勇武与忠诚,仍在蜀汉武将中占据重要一席,成为一个备受讨论的“继承人”话题。
赵云在后世更被誉为常胜的猛将。他不仅在蜀军之中屡战屡胜,且对刘备极为忠诚,性格温和,待人仁厚,外貌又英俊挺拔,因此赢得了许多女子的青睐。这些光环让他看起来更像天生的领袖人选,成为人们心中理想的接班人。不过,赵云并非永远无往不胜,他也经历过失败,总数达到五次之多。在这五次的败绩中,有三次是因为他自身力量不足以压制对手,只能选择撤退以保存实力;另外两次则是他出于对形势的判断和战场压力,主动放弃抵抗而退走,带着伤痛和自省回到队伍里。
早年,赵云还只是公孙瓒麾下的一员,公孙瓒屡次出兵讨伐其他势力,却往往处于劣势之中。若非赵云多次保护他,防止公孙瓒在混乱中被他人击杀,后果不堪设想。尽管赵云屡立战功,但他对和这样的主子同侍感到前途渺茫,也不被看重。后来,袁绍大军击溃公孙瓒,公孙瓒自焚以死,赵云也因此不得不重整旗鼓。面对如此断崖式的命运,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选择奋力脱离包围,冲出重围求得一线生机,终于走向另一段崭新的征途。
当他随刘备的主要智囊孔明南征时,成为前锋的大将,与魏延携带着前军先头直抵孟获领地。前期的作战中,他们多次击溃孟获的军队,取得胜利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孟获随后找到一名能操控猛兽之人,形势立刻变得复杂起来。面对这股新兴的威力,赵云的部下损失惨重,战线被迫后撤。孟获借助野兽之势,令蜀军的攻势受阻,赵云陷入艰难的防守与挫败之中。直到猛兽军团被击破,孟获又请来藤甲兵等绝对防御的兵种来援,再次让赵云吃了败仗,战局再度转向对他不利的一方。
后来赵云携同孔明北征,继续担任先锋大将,继续在战场上扮演关键角色。初期,他成功打败魏军名将夏侯楙,立下趟数功劳,但随后却中了魏军的圈套,被设下埋伏。魏军的谋士故意示弱、示意失败,诱使赵云进入埋伏的陷阱之中。赵云在凤鸣山被困,带兵多次突围却难以脱身。幸得孔明及时派出援兵相救,才保住了他的性命,令他从生死关口走回到安全的后方。
如今赵云与邓芝一起带兵对抗魏军大将曹真之时,他已年事已高,蜀国的主要将领大多已殆尽,留在前线的只有他一人。许多人已不愿再让他上阵,但赵云依然心怀战意,想要继续带兵出征。在箕谷之战中,他所统领的部队被魏军击退,伤亡惨重。回到营地后,他主动请求孔明给他处分,最终被降为镇军将军,此后不久就去世,留下无尽的传颂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