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日本投降矣!这幅《胜利之夜》画作里,藏着整个民族的喜悦心情
迪丽瓦拉
2025-10-02 04:32:52
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0日,胜利的消息已提前在重庆传开。当天,燥热的空气中骤然炸开一声惊雷——捷报通过电波传遍长街!那一夜,无数中国人喜极而泣,整座山城也沸腾了。

▲丰子恺创作的赠友人的《胜利之夜》

当时,正置身在这人海洪流中的中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丰子恺,以一幅《胜利之夜》定格了战乱之后的动人场面。画中,明亮温暖的灯光下,橘黄色的小猫蹲坐一侧,幼小的孩童被男人高高举起,高兴不已,一旁的妇人也满面笑容和小姑娘齐齐望向孩童,四人其乐融融……

烽火散尽后,一个小家的团圆

2025年8月15日的午后,北京一寓所内,81岁的宋菲君指向一幅画作,眼底泛起泪光。画中暖黄的灯火晕染开来,年轻的父亲背对观者,将幼子高高托向天际;母亲依偎在侧,唇角漾着温柔的涟漪,身旁的小女孩仰首凝望,眸中盛满懵懂的喜悦;一只花猫蜷伏于光影交界处,尾尖轻晃,仿佛在细听人间久违的欢腾。画幅左侧,一行小字如时光的注脚——“日本投降后三日”。

这幅珍贵的画作的原件如今收藏在了建川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凝固的正是获悉抗战胜利消息的重庆街头。而画中那个被举向星空的孩童,正是宋菲君——国画大师丰子恺的长外孙。

“画里男人是我的祖父,托起的是我大表哥宋菲君,他是丰家二女儿之子,1942年生,当时不过三四岁模样。”丰子恺之孙丰立星向记者娓娓道来,“旁边的小姑娘,或许是邻家玩伴,也可能是祖父最疼爱的幼女。他总爱看孩子们嬉闹,画纸便成了记录童真的相框。”

“那些年啊,街坊的孩子常在丰家院子跑进跑出,这画里的团圆,何尝不是烽火散尽后,千万个中国家庭的缩影?”丰立星嗓音微顿,笑意里溢出怀念。

丰立星,是丰子恺二儿子丰元草的儿子,出生于1977年。他告诉记者,尽管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但捷报早在8月10日便通过电台与政府渠道传至重庆。10日当晚,丰子恺便创作了一张描绘胜利之夜的画,有意思的是,当时画中人物是一位穿着军装的军人,他也举着一个孩子,以艺术定格历史性狂喜。

▲8月10日当晚,丰子恺创作的胜利之夜系列画

“爷爷丰子恺常对同一题材进行多幅创作,建川博物馆的那幅画,落款抗战胜利三日后(8月12日),是送给朋友新吾先生的作品。”丰立星说。

这个胜利之夜,中国人等得太久

《胜利之夜》这看似温馨而普通的画面,最特殊之处就是题字中的“日本投降”这几个字,这个家庭的欢乐场景,定格的正是中国人民迎接胜利的狂喜时刻。自1931年开始,中国人的胜利之夜,已等得太久!

通过画作,人们似乎看到了1945年8月10日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

当日本投降的消息通过电波刺破长街,整座山城沸腾了:千家万户的窗棂里爆出金蛇狂舞的鞭炮,小什字街头的盲眼乞丐抛下竹杖,踩着翻倒的水果摊嘶吼狂跳。素不相识的人们在霓虹与火把交织的流光中相拥而泣,餐馆老板砸开店门呼喊“随便吃!不要钱!”,碗碟碰撞声淹没在铜锣、脸盆、铃铛汇成的金铁交响里,连嘉陵江的波涛都卷着“胜利了!”的呐喊奔向天际。

丰子恺也和其他人一样,谈论应该如何庆祝胜利。素来好酒的丰子恺,此刻更成为友人邻舍关注的焦点——一位平素谦恭的友人试探着询问是否可到丰子恺家中讨一杯酒,共庆胜利。丰子恺闻言朗声大笑,慨然应允:“此酒珍藏多年,正待此时!”他当即引众人归家,郑重捧出两瓶尘封已久的茅台佳酿。那一夜,斗室之中酒香氤氲,故交新友举杯相庆,笑声与热泪交织,直至后半夜两点,友人才在微醺的月色中依依话别。

后来,丰子恺在《狂欢之夜》一文中记录了当时的心情:“我想起了八年前被毁的缘缘堂,想起了八年前仓皇出走的情景,想起了八年前生死离别的亲友,想起了一群汉奸的下场,想起了惨败的日本的命运,想起了奇迹般地胜利了的中国的前途……我差不多没有睡觉,一觉起来,欢迎千古未有的光明白日。”其实那一夜,丰子恺画了很多画,尽情描绘胜利场景,《胜利之夜》是其中一幅。

“(胜利之夜)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非常温馨的中华家庭团聚的幸福,赶走了日本人,我们才能过上这样安详、安宁、幸福的,有儿有女的,开着灯的祥和日子。”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这幅画反映了丰子恺先生抗战胜利的喜悦心情,是我们大家的心情,也是我们民族的心情。”

劫波渡尽创伤未愈,但生命蓬勃希望已然破土

▲丰子恺和他的宠物阿咪

1937年11月下旬,日本人采取迂回战术突然袭击丰子恺故乡石门镇,仓促之际,丰子恺领着家族老弱妇孺十多人,带着两卷铺盖,开始了辗转多地的流离生活。在漂泊过程中,丰子恺创作了一系列抗战漫画大树画册,描绘华夏大地上的触目惊心。据家人统计,丰子恺画过的抗日战争的漫画目前发现有420多幅,丰子恺的抗战决心曾经用漫画的十个字配文表现了出来——“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

丰立星还有另一个身份,丰子恺美育馆馆长,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以美育命名的艺术场馆。“人生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观看他的作品时,领悟感觉都有所不同。”作为馆长,丰立星坦言,到目前为止,他也不能完全理解爷爷的所有画作。

丰立星回忆,自己从记事起,便开始关注爷爷的画作。然而直到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重新审视时,那些曾被忽略的深意才如星火般骤然点亮。早年,他只读懂了画面的表层叙事——抗战胜利后的举家欢庆,大人怀抱着婴孩欢呼雀跃。可多年后凝神细观,画中一盏微弱的灯火竟如此灼目。它并非明亮夺目,却在艺术家精妙的处理下成为视觉的锚点,无声诉说着烽烟散尽后“天亮了”的隐喻。这束光,是撕裂长夜的第一缕晨曦,是生活重建的序曲,更是民族在废墟之上倔强重生的宣言。

画家特意将怀抱孩童的男人置于画面核心,妇女身侧依偎着幼女,绝非偶然。孩童的意象在此升华为双重象征:他们是血脉延续的薪火,更是国家未来的脊梁。战争的终结,意味着被硝烟遮蔽的童年重获生长的权利——他们终将走向学堂,在未受摧残的阳光下长成新生的林莽。这幅家庭图景,实则是民族命运的缩影:劫波渡尽,生命依然蓬勃;创伤未愈,希望已然破土。

在采访中,丰立星提到一个小插曲。从抗战开始,丰子恺带领家中的男女老少从浙江逃亡至重庆,不过当时丰立星的父亲和姑姑认为,那是他们儿时最快乐的时光。从他们的话语中,丰立星能看出当年爷爷努力使他们避免受到战争的摧残,一路呵护他们到达重庆。

▲宋菲君(左)和丰立星(右)

三千公里颠沛流离,丰子恺的布衫日渐褴褛,脊背却始终挺直如松。他教孩子在弹坑旁写生,用炭笔记录残荷倔强的茎秆;他将幼女绑在背上跋涉,哼唱的江南小调盖过枪声。“大树被砍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正如丰子恺所言,丰立星觉得,爷爷在骨子里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相信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的激情和精神,终将化作一个民族春来怒抽的新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白... 说实话,最近翻《唐摭言》这类史料,越看越觉得唐朝考生跟咱们现在备考的孩子,简直是跨时空 “卷友”。就...
原创 定... 杨东霞 定陶王陵中大量使用楠木,柏木,尤其是用于高规格的“黄肠题凑”葬制,是西汉政治制度、经济实力、...
绝美!重庆马鞭草盛放 紫色花海... 2025年8月30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菖蒲大草原度假区大片马鞭草盛放,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尽...
重磅纪录片|山河千古在 80年前 有人用炮火撕裂山河 有人用生命缝合伤痕 十四年浴血奋战 千万个无名背影 终将破碎山河 重新...
第一观察·瞬间|“合”力向前:... 8月31日晚,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
习语丨“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真正做全面发展的人才”。又到开学季,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莘莘学子的勉励和期盼...
原创 成... 中华文明走过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从三皇五帝到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历史一直在权力与战争的斗争中延续。自夏...
这个电影暑期档很“燃”!“小人... 新华社上海9月1日电(张璟怡、许晓青)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28亿元,二维动画影片《浪浪...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新京报讯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日发布“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改陈设计施工布展项目公开招...
原创 原... 关于朱元璋具体的死亡时间,一直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传出。传统的说法包括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五,以及闰五...
秋季养生“四大名补”,不要错过... 秋季养生吃什么 很多人认为,吃一些名贵的保健品或者是药材,这样才能够起到滋补的作用,其实,并不是这样...
人肉军粮与苻登的末路悲歌:前秦... 公元394年夏夜,废桥战场腥风血雨。52岁的苻登将染血的苻坚灵牌绑在背上,手持断刃冲向姚兴军阵。当氐...
原创 刘... 很多人其实没有搞明白一个关键问题:韩信的兵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萧何曾...
原创 烽... 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迎来整整80周年。为铭记那段血与火...
原创 韩... 在韩国历史教科书的开篇,常会看到一个传奇人物,檀君。据13世纪高丽僧人一然编撰的《三国遗事》记载,这...
千年石窟瑰宝如何永续流传? 原标题: 文化新观察|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千年石窟瑰宝如何永续流传? “大家看,这是上世纪7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首次集中展... 央广网北京8月31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东北抗联遗址出...
原创 中... 辽宁旅顺矗立着两座塔,一座叫胜利塔,一座叫白玉山塔。 虽说这两座塔修建时间相差了将近四十年,可是却和...
原创 苏...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们会持续为您带来更多精心创作的图文内容,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别迷路,您的支持将是...
原创 西... 公元前119到前117年,短短三年,西汉损失了三位猛将。一个是三朝老将“飞将军”,一个是崭露头角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