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战争,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那一场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比如官渡之战,袁绍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压境,而曹操手下能够动用的前线兵力不过四万。当时所有人几乎都认定曹操会一败涂地,甚至连生还都成问题,但结局却让人目瞪口呆。曹操不仅成功全歼袁绍的精锐部队,还趁机吞并了其广阔的地盘,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再比如赤壁之战,曹操再次以二十万大军南下,却因刘备、孙权的精妙配合而惨败,不仅精锐水军付之一炬,也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而在这些赫赫战役之外,还有一场针对单个人物的行动,为了斩杀他,居然出动了七位一流名将与三大谋臣。这等排场,放眼整个三国,也可谓空前绝后。那么,这人究竟是谁?他的故事又为何如此惊心动魄?
这位人物,正是关羽——那个被称为“名将收割者”的传奇武将。自从在虎牢关一战中斩杀华雄,关羽之名便响彻天下。曹操为了笼络他,许以高官厚禄,甚至传说连貂蝉都愿意奉送,但关羽最看重的始终是义气与兄弟情谊。他在河北为曹操斩杀颜良、文丑以报恩后,当即辞官归刘备。重新投奔刘备的关羽,成为其手下最倚重的支柱。随着刘备相继夺取荆州与益州,最终确立三分天下的格局,关羽也被任命为荆州之主,手握重兵,威震一方。
后来,曹操想要报赤壁之仇,派曹仁领兵进攻荆州。然而关羽凭借荆州将士的悍勇,将曹仁打得节节败退。曹操只得再派于禁、庞德率五万援军增援。恰逢雨季,关羽抓住时机,利用洪水决堤的天险,直接摧毁了于禁大军,庞德力战而亡,于禁则无奈投降。这一仗让关羽威名再上一层楼,震动了整个天下。曹操甚至一度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而孙权也忧心忡忡,生怕关羽挥师东进,遂派使者提亲,希望以联姻稳固同盟。
然而,傲气凌人的关羽丝毫不买账,他怒斥孙权的提亲举动,说出“虎女岂能配犬子”的话来。当消息传到孙权耳中,他怒不可遏,遂决定终结刘孙联盟,转而与曹操联手对付关羽。曹操对此自然欣然同意,于是派出张辽、徐晃、曹休、曹真与曹仁等五员大将,再加上司马懿、董昭、蒋济三位智囊坐镇谋划。与此同时,孙权则派吕蒙、甘宁等人作为奇兵,准备夹击关羽。
双方的计划极为周密:曹军正面牵制,东吴则趁机偷袭荆州,断绝关羽后路与粮道。关羽腹背受敌,军心动摇,在断粮的困境下只能率军突围,企图北上上庸。但几位谋士早已设下天罗地网,关羽最终被擒。孙权为雪耻,更为彰显威慑,毅然将其斩首。就这样,一代“武圣”陨落,壮烈却也让人唏嘘。
关羽的失败并非偶然。当初诸葛亮早已劝告他,要与孙权保持良好关系,共同抵御曹操。可惜关羽因胜利而心生骄傲,不仅无视了劝言,还直接破坏了同盟。最终,曹操与孙权为了对付他,动用了七大名将与三大军师的豪华阵容,这样的场面也足见关羽的分量。虽然他战败身亡,但能让敌人如此倾尽全力来围剿,本身也已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