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铭记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英勇献身的先烈,我们从浙江多家档案馆的珍贵史料中,精心挑选出一组特殊的老照片,追溯它们背后波澜壮阔的故事——
浙东游击纵队练武场景。(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抗日战争中,浙江各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浙东抗日武装便是其中之一。
1941年5月至9月,中共浦东工委领导和秘密控制的武装700余人南渡杭州湾,到达浙东地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3年12月22日,浙东抗日武装改名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何克希为司令员,谭启龙为政治委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浙东游击纵队建立起以四明山为中心,包括三北、四明、金萧、淞沪根据地和三东游击区的浙东抗日根据地,从而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也是全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略支点。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5月至1945年8月,浙东游击纵队在各地武装力量和广大群众的配合下,作战643次,攻克上虞、南汇两座县城,摧毁敌伪据点110余个,毙伤日军官兵610人,俘日军少佐顾问、军曹以下21人;毙伤伪军副旅长、团长以下3062人,俘伪军团长、支队长以下5504人。
浙东游击纵队最气壮山河的一战,发生在舟山大鱼山岛。1944年8月25日,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第一中队76名战士,面对八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日伪军,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浴血奋战7小时,毙伤敌军近百人,包括指导员严洪珠在内的42名战士壮烈殉国。
这场新四军军史上唯一的海岛战斗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被誉为“海上狼牙山”之战。新华通讯社播发了战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向全世界进行了广播,浙东游击纵队的《战斗报》还编绘了连环画《血战大渔岛》。
当年的硝烟虽已消散,但这些珍贵的史料时刻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永不磨灭的丰碑!
(资料来源:浙江省档案馆、上虞区档案馆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