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寻史奇谈
所谓“权臣”,就是指那些在朝廷中权势极大、能够一手遮天的大臣。中国历代王朝中,权臣往往横行无忌,肆意妄为。任何敢于反对他们的大臣,多半结局凄惨,甚至皇帝本人也难以幸免,常常沦为权臣手中的傀儡。实际上,这些权臣在朝堂之上俨然是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太上皇”。他们若有意废黜甚至杀死皇帝,几乎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中国历史上名声显赫的权臣比比皆是,例如东汉末年的曹操、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等等。而今天要介绍的人物,则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凶狠、最可怕的权臣之一,连曹操见了他都要自称小弟。他便是北周王朝的权臣——宇文护。这位人物在权臣生涯中先后毒杀了三位皇帝,然而最终也逃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宿命,死在皇帝手里。
宇文护出身显赫,他是西魏大将宇文颢的第三个儿子。由于父亲早逝,他自幼便由叔父宇文泰抚养长大。宇文家族在南北朝时期可谓门阀世家,几代人都有人位列权要、执掌兵权。宇文泰不仅是西魏的重要大臣,更是能征善战的统帅。他对宇文护十分器重,从小便训练他文武兼备。宇文护少年时期随叔父多次征战东魏,屡次立功,不仅表现出勇猛的一面,也展现了权谋心机,因此深受宇文泰赏识。
随着时间推移,宇文泰逐渐掌控了西魏的军政大权,成为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在他的治理下,西魏的军事实力和经济状况都明显超越东魏,甚至为后来北周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宇文泰原本有意废掉西魏皇帝,自立为王,并计划出兵攻灭东魏,统一北方大业。然而天不假年,他突然因病去世。由于自己的儿子们年纪尚小,他担心无人能独当一面,于是将大权托付给自己一手抚养成人的侄子——宇文护。
宇文泰死后,宇文护迅速接过权柄,不久便逼死了西魏恭帝元廓,这是他手中第一个丧命的皇帝。此后,他又扶立堂弟宇文觉登基,是为北周孝闵帝,自此西魏灭亡,北周正式建立。可这位年少的皇帝不过是宇文护的提线木偶。宇文觉心中不甘,曾联合包括权臣独孤信在内的朝臣图谋除掉宇文护。然而久经沙场、老谋深算的宇文护怎会不知?他先下手为强,毒死了宇文觉,这便是他害死的第二位皇帝。至于独孤信等人,自然难逃一死。此事之后,朝臣人人自危,无人敢再轻易挑战宇文护的权威。
同年秋天,他又立堂弟宇文毓为帝,是为北周明帝。起初,宇文护为了避免太多敌意,还允许明帝亲政。然而随着矛盾加剧,宇文护索性再次动手,将宇文毓毒杀,这是他毒害的第三位皇帝。至此,宇文护已连环夺去三帝性命,朝堂之上几乎无人敢发一言。
但世道自有公理,宇文护的嚣张跋扈终究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公元560年,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即位,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周武帝。眼见两位兄长接连惨死于宇文护之手,宇文邕心中早已誓死报仇。他隐忍十二年,表面顺从,暗中却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572年,宇文邕发动宫廷政变,一举诛杀宇文护,这位目无法纪的权臣终于走到了末路。
北周武帝亲政后,励精图治,使北周国力日益强盛。他不仅平定内乱,还成功攻灭了北齐,成为一位兼具文治武功的帝王。可惜的是,就在他谋划南下攻陈、完成统一大业之时,却骤然病逝,未能实现宏愿。最终,这份天下一统的重任落到了后来崛起的隋文帝杨坚手中。不得不说,北周武帝的早逝,既是历史的遗憾,也让宇文护之死显得更具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