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荆州那可是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战略意义重大。刘备得了荆州后,镇守荆州的人选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关羽,关羽确实厉害,“熊虎之将” 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还匹马斩颜良,威震四方。但他也有致命弱点,太傲了,骄兵必败,最后丢了荆州。那问题来了,谁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呢?嘿,还真有这么一个人,武力能和关羽抗衡,魏延见了都得服软。
咱先来说说关羽守荆州为啥最后失败了。《三国志》里记载,就因为刘备给马超升职这事儿,关羽心里不痛快,诸葛亮还得专门写信安抚他,说马超和张飞差不多,比他可差远了,关羽这才满意。你瞅瞅,多骄傲。后来孙权想和他联姻,他倒好,直接来一句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把孙吴得罪得死死的,完全把诸葛亮 “东联孙吴,北拒曹操” 的战略方针抛到脑后。在那复杂的局势下,荆州处于曹孙两家夹缝中,这么一搞,荆州失守也就不意外了。
再讲讲魏延,他也是一员猛将。最开始在刘表手下,后来被刘备的仁德吸引,就跟着刘备了。在益州、汉中攻略这些战役里,立下不少战功,深得刘备信赖,还被任命为汉中太守。不过要说镇守荆州,他还差点意思。虽说勇猛,但在处理各方关系上,缺乏足够的智慧和手段。而且他和诸葛亮关系不太好,诸葛亮觉得他有 “反骨”,从长远战略规划和内部协调来看,他镇守荆州不太合适。
那到底谁最合适呢?我觉得是赵云。赵云可不仅仅是勇猛,人家是有将帅之才的。定军山之战后,曹操大军来夺汉中,和赵云遭遇了。当时赵云兵力明显处于劣势,可他不慌不忙,下令把营寨四门打开,偃旗息鼓。曹操呢,在那看了半天,愣是不敢进去,只能灰溜溜地走了。这空城计啊,其实最早是赵云用的,可不是诸葛亮。面对敌军千军万马,敢用这招,没点大智慧、大勇气可不行。
还有啊,荆州失守后,刘备气坏了,要出兵伐吴。武将里就赵云站出来劝刘备,说魏国才是头号大敌,吴国应该是盟友,为了伐吴消耗国力,让魏国坐收渔翁之利,这太不明智了。但刘备不听啊,结果呢,不但没夺回荆州,还赔进去数万精兵,蜀汉国力大损。从这两件事就能看出来,赵云有勇有谋,还能从大局考虑问题。镇守荆州,不光得能打仗,还得能处理好和孙曹两家的关系,赵云在这方面可比关羽和魏延强多了。只可惜赵云在刘备阵营里,一直没得到足够的重用,没多少独当一面展示才能的机会。要是当初让赵云去镇守荆州,说不定历史就得改写了,荆州大概率能守住,蜀汉的发展也会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