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金、西夏、蒙古以及大理并立的历史格局中,大理始终是最弱的一支。这个位居云南西南的小国,对当时的国际局势影响微乎其微,若不是后来小说里提到的六脉神剑与一阳指,以及人们对它的好奇心,许多人都不大记得它的存在。它比南宋早二十五年就被蒙古所灭,但就对云南的实际统治时长而言,段氏的治理却比元朝本身的时间还要久。
在大理正式覆灭前的一百多年里,名义上的皇帝仍然姓段,但真正掌权的却多是姓高的官员。随着蒙古大军一波波南下,大理的防线日益疲惫,最终崩溃。末代相国高泰祥被擒获,末代皇帝段兴智选择投降。由于抵抗并不顽强,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总管,继续统辖原有的大理旧地,职位虽高,却不再具备皇帝的头衔。
此后,段氏家族几乎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理总管”,世代传承这个头衔,但皇帝的名号早已不再。前几十年间,他们对元朝极为忠诚,遵从廷命,调派军队四处征战,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安宁。直到元朝末年,风云突变,第九任大理总管段光因与元朝梁王之间的领界问题爆发冲突,竟然像个土霸般不把任何臣下放在眼里,权势大得近乎独裁。
尽管与梁王的关系日益紧张,当明军向云南推进,处境如同“唇亡齿寒”,段氏仍与梁王结成同盟,共同抵御来势凶猛的明军,数次挫败来敌,勉强保存了云南这个自立的王国。即便在元朝正式退出天下、北返的背景下,段氏仍以元朝为正统,与梁王并肩抵御外敌,维持着表面的和谐与自给自足的局面。其实表面的和解不过是权力博弈的掩护,若明争得不到解决,梁王便暗地里出手刺杀了当时的大理总管段功,联盟于是遭受重创。
1381年,明军再次大举入滇。此次突袭使得段氏与梁王之间早已脆弱的盟约彻底崩解,各自为战之下再也无力抵挡,最终被明军击溃,云南也就此落入明朝的版图。算上之前的大理国,段氏在云南的统治持续了整整四百多年,成为南方边疆历史上重要的一段传奇。